中國機構改革暴露了習近平軟肋(圖)
習近平(圖片來源:NOEL CELIS)
【看中國2023年3月15日訊】中國剛剛結束的人大會議對一些國家機構進行了改革。最突出的改革就是習近平在2月28日舉行的所謂「民主協商會」上提到的改革。習近平在講話中主要指出了兩個改革。一個是金融體制改革;另一個是科技工作體制改革。有關專家認為,這恰恰反映出習近平內心深處最大的擔憂。
機構改革背後最大的擔憂:安全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習近平近年來已經比歷屆中共領導人都擁有更多的權力,甚至超過了毛澤東,但是他仍然感到不夠安全,仍然需要把更多的權力集中到他自己手中。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縱覽中國》網刊發行人兼主編陳奎德博士在接受記者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的這次機構改革突出了習近平心中的安全問題。
陳奎德說:「他反映了這種獨裁統治者越是到了這個時候,就越是有不安全感,就像毛澤東的晚期一樣。我想他已經進入那種心理狀態。這次開‘兩會’基本上就是要把他在‘二十大’他拿到的這個中共的控制性的權力,壟斷性的,他一個人的控制權力落實到各個機構層面,而且我覺得他是有一個心理負擔,他越是特別地好像是大權在握的時候,他越覺得自己的不安全感越強。」
陳奎德指出,習近平一直在內部強調安全問題,包括政治安全和各方面安全。儘管所謂的「習李體制」從來就沒有形成,但是習近平仍然認為上一屆總理李克強對他是一個制衡,是一個牽扯的力量。因此習近平的基本想法就是一定要在機構層面通過各種設計布局使他的整個權力能夠穩穩妥妥地確定,以便使他的意志能夠貫徹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機構。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及東亞所特聘教授間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2023年3月9日接受法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到類似的觀點。寇健文說:「安全議題對中共來說,是重中之重。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安全這個名詞的頻率是91次!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高。」
他說:「這次機構改革有一個背景。二十大的報告中提到了這個背景,也就是整個中國大陸,官方認為面對一個不安全或是正在轉變中的國內外環境,面對比較大的挑戰和機遇。面對這樣一個不確定的外在環境,機構改革的方向選擇了權力集中,也就是它的解決方案是權力集中。按照官方的說法,就是集中統一領導。目的就是要滿足國家安全的需求。這是我對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內容的理解。這個大致方向也和過去十年來中國政治發展方向,比如個人集權、黨委擴權、強國家弱社會等趨勢相近。」
對金融安全的擔憂
陳奎德指出,中國高層內部,習近平本人非常關注金融領域,主要原因在於,根據世界各國的經驗,一個國家如果發生一般的經濟危機、社會危機、社會騷亂,都不太可能影響到顛覆性的政治動亂。但是金融危機和其他的經濟危機或者社會危機不大一樣,因為金融涉及到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在用錢。」
陳奎德說:「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就使得有一些政權被弄掉了,像印度尼西亞、泰國都發生了政權的轉移。另外像1948年中國的國民政府,國民政府的時候後來在金元卷大金融危機的時候,也是中國當時國民黨失敗被逐出大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說,金融太大了。如果是說一旦金融發生了重大的動亂,它會使得人心大大的搖動,不是一般的社會重量的這種搖動,而是因為涉及到每個人的身家性命的問題,每一個人天天都在用這個東西。如果天天象那個鈔票一天漲幾十倍或者怎麼樣,那怎麼可能生活下去?所以必須活不下去了,必須造反。」
寇健文教授認為,近年來中國金融系統腐敗嚴重,僅僅2022年上半年就有60位官員落馬。地方金融機構缺乏監管,導致去年發生了一些地方銀行儲戶取款困難。中國上層現在更加擔心發生更大的金融風險,影響經濟安全。同時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並不信任。這些應該是這次金融機構改革的重要原因。就是進一步將權力向中共中央集中。
美國聖湯馬斯大學國際研究和現代語言主任葉耀元教授表示:「中國金融市場,尤其是在所謂的跟美國脫鉤的狀況之下,其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今天習近平是想要透過這個國家機器更能夠掌握金融市場的穩定,我覺得這個程度當然一定是有的。」
在體制上,葉耀元教授認為,金融體制的改革是相對來說會讓用人民幣所進行的投資有更集中化的管理。之前有兩個部門,訊息分散,導致機構之間需要進行協調。如今合併在一起,統一掌控所有訊息,在溝通上相對會比較迅速,也會比較容易掌握整體狀況。當然,這樣也可以把權力進一步集中。但是葉耀元教授認為,這次金融機構改革並沒有把打擊金融腐敗作為主要考量,而是考慮金融官員是否和習近平同心同德。
葉耀元教授說:「腐敗其實不見得是造成問題的一個核心點,而是說應該是說這些金融官員,他們可能他們基本上想要做的事情會跟中國共產黨想要做的事或習近平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點不大一樣,因為習近平想要做的事情是把這些組織全部收歸他的手上去做管理,所以他可以得到更大控制。」
但是葉耀元教授指出,在資本主義市場上,有一個很基本的原則,就是如果越分散,人們會為了自己越賣命,這樣機會有機會把自己做大做強。他認為今天的官員,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來說,當然都希望把自己的餅做的更大,因為餅更大,他們可以分到更多。但是習近平要做的其實不是讓餅變大,而是讓自己可以控制,讓自己可以控制這些機構。
陳奎德博士也認為,中國的金融機構改革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習近平的所作所為違反了市場經濟的規律。他指出,中國經濟中畢竟還是有一部分市場經濟,應該符合市場的規律。這種市場經濟的規律不可抗拒,任何行政力量都阻擋不了。
陳奎德說:「努力地貫徹他的意志,只有兩種結果。一個結果就是說這個股票市場,這個市場或者金融機構就等於沒有效率,或者不和世界不能接軌的,或者是完全不能通行的。在這方面失敗。或者就是完全你一管就死了,然後你如果是不管的話,過去的就說不還是照過去的管法,就是一般國家對金融機構的玩法來說,遵循國際市場的一般規律管理的話,他還是會有各種金融風暴。而且你這個體制本身會引發這種更大的,甚至比其他國家更厲害的金融風暴。」
科技機構改革: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對於中國機構改革的第二個主要部分,科技機構的改革,陳奎德博士指出,這又是習近平執政中「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另一次行動。
陳奎德說:「他還有一個是重大的心理原因。你看他,他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他看到了一些危機,或者說別人給他匯報了,他知道了。比如晶元問題,美國基本上卡了晶元這個領域,基本上中國的高端晶元都已經完全以後得不到了,而且整個市場總歸,尤其是現代的科技的整個市場和晶元是息息相關的。他覺得別人該匯報說這個太重要了,否則中國的科技,中國的整個現代科技體系,整個的工業體系根本就無法和其他國家競爭,無法和西方競爭等等,所以他要把這個東西,他就知道,哦對,這個很重要,所以他要去建立一個科技委。」
陳奎德說,習近平還是使用了中共長期使用的統治方式,就是要直接控制。過去科技工作屬於國務院系統管轄,習近平現在感覺中間隔了許多層,自己鞭長莫及,無法真正親手控制。
陳奎德說:「一定要建立一個能自己直接能控制的,或者是自己完全徹底信任的親信去控制,而且是自己可以隨時直接下命令的這樣一個部門。」
成效不重要,控制最重要
葉耀元教授認為,實際上習近平在意最多的是控制。他的控制其實是比進步更重要。
葉耀元教授說:「因為如果進步更重要的話,理論上資本主義市場就會讓整個中國市場繼續擴張。可是習近平過去這幾年就是一直在把這一些自由市場的東西收歸到國家去管理。他的重點核心可能還是在控制上面。當然進步是一回事,可是控制沒做的好,他認為這些進步會帶來共產黨政權一定程度的擔憂。」
然而陳奎德博士指出,以習近平的心態,這種控制的前景可能不會如他所願。
陳奎德說:「習近平,你可以看到,他的執政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他發現了什麼事情,他說這個不對,這個肯定是壞人在搞鬼或者是敵對勢力在搞鬼,或者國外勢力在搞我們。把他自己的人派進去,把它管起來。但是我剛才說的,他這個管起來恐怕前途非常糟糕。」
陳奎德博士說,習近平想要達到中國老話所講的「萬無一失」的境地。但是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陳奎德說:「把這個話倒過來說,也可能就是一失萬無。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萬無一失’就是所有的漏洞,所有的窟窿都填上。‘一失萬無’就是你如果是失去了最核心的一點,你的基本的政治權威,在外交孤立等等情況下失掉這個基本的權威,一切就都沒有了。」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 像漸凍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習近平個人(圖)
- 鳳眼果(組圖)
- 如何面對孤獨?夏目漱石給出心靈良藥(圖)
- 穿越時空 焦孟不離 楊六郎智收猛將(組圖)
- 【貫明專欄】金針花飄香在花蓮六十石山(組圖)
- 從星星初心到愛的回歸 永遠的《小王子》(組圖)

- 【袁紅冰熱點】內幕 (獨家) 美國點習近平死穴 習近平內外焦慮恐懼加劇
- 李強祖墳24小時專人看管 李父住4層小白樓(圖)
- 從全票當選到全面垮臺 只在今天與明天(圖)
- 三重日食預言:台海戰爭與天滅中共(組圖)
- 蓬佩奧捅破習近平與金正恩之間的秘密(圖)
- 習近平當選三災齊降?百姓怒吼「造反就差一把火」(組圖)
- 老祖宗的告誡:想要長壽 莫睡三覺(組圖)
- 蓬佩奧:習近平是全世界最危險的人(圖)
- 中共肺炎(又称武漢肺炎)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台鐵
- 拜登
- 川普
- 特朗普
- 國安法
- 貿易戰
- 習近平
- 華為
- 三峽大壩
- 新疆棉
- 長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國安法
- 漢光演習
- 國民黨
- 退黨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閻麗夢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賴清德
- 孟晚舟
- 關稅
- 邊境牆
- 彭斯
- 美國
- 貿易談判
- 劉鶴
- 王滬寧
- 江澤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內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貪官
- 情婦
- 腐敗
- 反腐
- 打虎
- 官場
- 看中國
- 一國兩制
- 法廣
- 社交媒體
- 往事微痕
- 出賣國土
- FB
- 六四
- 朝鮮
- 加拿大
- 脫歐
- 央行
- 債務
- 槓桿
- 美元
- 貨幣
- 人民幣
- 歐元
- 日元
- 港幣
- 房地產
- 樓市
- 財政
- 財富
- 中產
- 海參崴
- 台灣
- 蔡英文
- 北京
- 劉強東
- 大媽
- 房價
- 疫苗
- 非洲豬瘟
- 大陸
- P2P
- 霧霾
- 基因編輯
- 防火牆
- 維權
- 709律師
- 上訪
- 法輪功
- 網絡審查
- 活摘器官
- 江東六十四屯
- 唐努烏梁海
- 長白山
- 白龍尾島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勞改營
- 言論自由
- 女主播
- 央視
- 華人
- 移民
- 華人
- 留學
- 海關
- 遣返
- 簽證
- 回國
- 入籍
- 綠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國
- 桂軍
- 抗戰
- 孫中山
- 蔣介石
- 宋美齡
- 鄧小平
- 林彪
- 劉奇
- 中共
- 皇帝
- 諸葛亮
- 易經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機
- 預言
- 奇聞
- UFO
- 外星人
- 壽命
- 文革
- 養生
- 紫鳳
- 貫明
- 李道真
- 軼飛
- 李雲飛
- 雲中君
- 辛思
- 夏聞
- 時代漫談
- 滄海
- 東方縱橫
- 唐柏橋
- 王尚一
- 江楓
- 黃清
- 李唐風
- 園丁
- 今濤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經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馬新宇
- 馬來啟
- 紫君
- 秦山
- 陳破空
- 戴東尼
- 曹長青
- 邢仁濤
- 瑜正
- 簡易
- 肖川
- 伍凡
- 顧言
- 歸瑜
- 乙欣
- 陳泱潮
- 徐沛
- 鄧正梁
- 人生要順遂「2大忌」切記要遠離(組圖)
- 俄羅斯2024年軍費狂增近70%
- 於潛縣的信佛家族 獨自一人驅離山精野魅(圖)
- 習近平鎖定挑戰中共太子黨;石正麗突警告疫情恐再爆發 (視頻)
- 他壞秦嶺龍脈 習近平出手了!太監政治復活?中共再出糗(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