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詩仙——李白。(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享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美譽,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也是華人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李白存世詩文有千餘篇,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月下獨酌〉、〈靜夜思〉、〈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並有《李太白集》傳世。他的作品猶如天馬行空,意境奇異;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宋代詩論家嚴羽撰〈滄浪詩話〉云:「人言太白仙才,長吉(李賀)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詞,長吉鬼仙之詞年耳。」明代詩詞大家楊慎的〈升庵詩話〉則說:「李白神於詩,杜甫聖於詩。」李白一生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古詩、律詩,還有樂府詩,其中尤以絕句獨受好評。清康熙年間曹寅主持編撰的《全唐詩》收錄了李白的五言絕句86首。明高柄選編的《唐詩品彙》選錄了李白的五言絕句23首,並把李白列為五言絕句的正宗詩人。《唐詩三百首》選錄李白五絕3首。李白的五絕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奇葩,歷來廣受人們喜愛,有許多五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達到了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程度。
天生奇才10歲吟詩 文武全才少年遊俠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名叫李客,為任城尉。根據傳說,當李白的母親快要分娩時,突然夢見太白星從天空中突然落入她的懷裡。驚醒之後,當晚她就生下了李白。因此,後來有很多人認為李白是太白星下凡。李白大約5歲時隨父親李客遷居四川,他自幼天資聰慧,異於常人,10歲時就能吟詩作對,父親指導他誦讀漢代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時,他一讀便能領悟。
李白少年時代也廣泛閱讀諸子百家、楚辭、古樂府及漢魏六朝著名詩人的作品。他在青少年時期,學習範圍相當廣泛,自述「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贈張相鎬〉),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接受了多方思想和知識。李白15歲時文章寫得已經非常出色,20歲時,當時著名的文學家蘇頲到蜀中做地方官,看到李白的作品,曾大加稱賞,認為將來必能大成。讀書之餘,李白還拜師學習劍術,時常撫劍揚眉,吟嘯起舞,是名符其實文武全才的少年遊俠。他生平總是「劍不離身,身不離劍」,《宣和書譜》中說他:「卯歲知通書,及長好擊劍,落落不羈束。」〈五月東魯行答上翁〉中說他35歲時:「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李白的詩中有很多寫到劍,如「抽劍步霜月,夜行空庭遍」、「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長劍一杯酒,男兒放寸心」、「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等,可見劍在李白的生活和心靈中位置非同一般。
少年時代的李白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自稱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一方面要做超脫塵俗的隱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輔弼大臣,這就形成了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但積極入世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李白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
李白20歲以後,開始在蜀中漫遊,曾登峨眉、青城諸名山。這些生活經歷對其豪放的性格和詩風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李白26歲時,為了實現政治理想,「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漫遊兼求仕的時期。他浮洞庭,歷襄漢,上廬山,東至金陵、揚州,復折回湖北,以安陸為中心,又先後北遊洛陽、龍門、嵩山、太原,東遊齊魯,登泰山,南遊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遊蹤遍及半個中國。
供職翰林不媚權貴 緣遇杜甫一段佳話
李白雖是曠世奇才,詩文蓋世,然而他的官運卻一直不甚亨通。直到天寶元年,李白已經42歲,才得到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下詔征赴長安。這是因為京都詩人官任秘書監的賀知章讀了李白的詩章之後,大為讚歎,向唐玄宗推薦的結果。
李白初到長安,賀知章一見歎為「謫仙人」,聲名益振。唐玄宗召見時,也「降輦步迎,如見園綺」。但是唐玄宗所賞識的只是李白的詩文才華,把他看作點綴歌舞昇平和宮廷生活的御用文人,並非賞識他的政治抱負。這時李白才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同時他也看不慣帝王權貴的傲慢作風,正如其詩云:「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他的恃才傲物又招致了當朝權臣們的讒毀,使他感到長安終非久留之地。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