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2年3月31日讯】(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與中國之間擬議安全條約,允許中共在該國駐軍,引發印太地區安全疑慮。索羅門群島安全事務專家塔利菲魯(Celsus Irokwato Talifilu)表示,若簽訂條約將衝擊印太地區安全形勢,並透露索國政治人物被中國企業買通,索羅門群島恐成北京的傀儡國。
專家:索羅門政客被中資買通 恐成北京傀儡國
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今天(3月31日)表示,該國已經和北京簽署了一份廣泛的安全協議。來自索羅門群島總理辦公室的一份聲明指出:「索羅門群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員,今天已經簽署了兩國之間的一份雙邊安全合作框架(Security Cooperation Framework)內容。」
在北京與荷尼阿拉(Honiara)的一份安全文件草案本週在曝光後,受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批評和擔憂。《路透》獨家報導稱索羅門將開展與中共軍事合作,3月25日在社交體上傳出一份蓋軍事合作內容的中索安全協議草案副本,該協議草案指出索羅門將允許中國在該建立海軍艦艇基地。雖然這份文件仍未能證實其真實性,但中索軍事合作已引發澳大利亞的高度憂慮。
索羅門群島和台灣斷交,投入中共國懷抱已經2年,此次洩露的協議草案引起澳洲及紐西蘭政府擔憂將衝擊區域安全,甚至有可能衝破美國的「第一島鏈」防線,進一步對台灣造成威脅。
《悉尼梨晨驅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3月30日刊登馬萊塔省(Malaita)省長蘇達尼(Daniel Suidani)的政治顧問塔利菲魯的評論表示,這項安全條約對索國以及印太地區來說都是壞消息,中共蓄意讓索國捲入美中地緣政治紛爭,索國人民將會因此受害。
塔利菲魯提到,由蘇達尼所領導的馬萊塔省從來就不同意索國在2019年與中國建交。他透露,來自中國的伐木業者買通索羅門群島政治人物,侵害索國的森林和人民,而由侵吞利益的政客組成的索國中央政府並未奉行民主政治,整個國家已淪為寡頭政治,政府不再向人民負責。
他呼籲,澳洲、紐西蘭、日本和美國為了索國人民福祉和區域安全著想,不要支持索國政府的寡頭政治。
他還說,為了不要成為中國的傀儡國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應確保2000年「敦士市和平協議」(Townsville Peace Agreement)獲得履行。該協議要求索國政府修憲,擴大馬萊塔省和其他省分的自治權。
澳洲嚴重關切
據《路透》報導,針對北京有意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中共恐駐軍紐西蘭、澳洲「後院」,介入南太平洋安全事務,澳洲總理莫里森3月26日向媒體表示:「我們『太平洋家族』皆對此表達強烈關切,因為我們的聯絡非常密切。」
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才剛和中共建交2年,日前就傳出要與中共展開軍事合作。協議草案曝光索羅門疑似將允許中共軍艦,直接開進太平洋的海軍基地,這馬上引發美國、澳洲和紐西蘭關注,擔心破壞區域安全。
莫里森說:「這個週末我將持續與索國政府高層進一步討論,昨(25)天我們已經和索國蘇嘉瓦瑞總理(Manasseh Sogavare)和外交部長開過一次會。」
蘇嘉瓦瑞在會議中對澳洲持續的支持表達感謝,對此,莫里森也強調,「我們(澳洲)是索羅門群島發展進程中,第一且最大的合作夥伴」
報導指出,索羅門群島政府官員3月24日曾向《路透》透露,與中國的安全協議將被送至內閣進行審查和辯論,但中索雙方已經簽署了「警政合作協議」。
美國官員:中共企圖在南太平洋建立軍事關係
美國官員指出,中共明顯地在太平洋有野心,這一點「正令人非常擔憂」,「有非常明顯跡象顯示,(中共)想在太平洋地區建立軍事關係」;他們尤其關切中國在索羅門越來越具有影響力,「目前最迫切的是索羅門群島的情況」,指中共在索國去年11月發生反政府暴動後,派警察顧問和裝備協助索國訓練警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月12日宣佈,將在南太平洋國家索羅門群島,重新開設大使館。國務院知會國會的報告中罕見明言,這項計畫是要在中國勢力在該區域變得「根深蒂固」前,提高美國的影響力。
美國在索羅門首都荷尼阿拉(Honiara)重開大使館,符合拜登政府3月11日宣佈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著重在南太平洋地區建立夥伴關係,抗衡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和野心。
「美聯社」取得國務院知會國會的報告,當中指中共「積極地尋求與索羅門政治精英和商界人士接觸」,與索國政商領袖往來一直「利用一套熟悉的模式,即大開承諾支票、成本高昂的基礎建設貸款和可能極具風險的負債程度」。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