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有吸菸、喝酒,加上吃檳榔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竟然多出123倍。(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臺灣三立電視臺董事長林崑海於元宵節傳出離世的消息,據聞其罹患頭頸癌中的鼻咽癌末期,兩年中已經多次出入加護病房,但是林崑海不肯開刀,所以只接受藥物治療。頭頸癌名列臺灣男性常見癌症第四名,醫師提醒大家頭頸癌出現的7大症狀,呼籲民眾及早發現,就醫診斷和治療。
頭頸癌依據原發部位的不同,分為鼻咽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嚥癌、喉癌等,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6歲,較其他癌症(肝癌64歲、肺癌65歲、大腸癌65歲)明顯更低,而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性的10倍之多。
根據臺灣衛福部統計指出,頭頸癌中以口腔癌為多,口腔癌患者中近9成有嚼檳榔的習慣,嚼檳榔患上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8倍。更驚人的是,同時有吸菸、喝酒,加上吃檳榔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竟然多出123倍。
頭頸癌的前兆
頭頸癌相較於其他癌症而言是比較容易察覺的,出現7種症狀一定要警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頭頸癌相較於其他癌症而言是比較容易察覺的,出現以下7種症狀一定要警惕。
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楊政傑表示:飲酒、嚼檳榔、吸菸,即所謂的A(Alcohol,酒精)、B(Betel nut,檳榔)、C(Cigarette,香菸)是頭頸癌的致癌三大危險因子。
楊醫師說,大多數患者可能是受到環境影響,沾染這些不良的習慣,「但因為他們多半是家中經濟支柱,容易輕忽症狀,總是拖到痛得受不了,或已經潰爛出血,在家人的陪伴下才願意就醫。因此,即使頭頸癌已是相較容易發現的癌症,據觀察仍有半數的患者確診時已經是第三、四期。」
楊政傑指出,頭頸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1、頭頸部有不明腫塊
2、口腔出現紅或白色斑塊
3、口腔傷口不容易癒合
4、吞嚥疼痛或困難
5、不明原因口臭
6、喉嚨痛
7、聲音嘶啞
以上這些都是頭頸癌常見的症狀,「若發現有異狀一定要盡速就醫檢查,千萬不要覺得是常見的小症狀就輕忽,延誤了就醫時機。」
頭頸癌的治療方法
人體頭頸部包含了哪些器官和組織呢?根據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部主任李日清指出,頭頸部依功能分為上呼吸道、上消化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竇、鼻咽、口咽、喉、氣管,上消化道則包括:口腔、口咽、下嚥、頸部食道。
李醫師表示,「其中,除了原發於甲狀腺、唾液腺的腺體腫瘤以外,其餘部位的惡性腫瘤,大多起源於上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上皮細胞。」人體重要感覺功能,例如聽覺、視覺、嗅覺、味覺,也由此區域主宰;也是許多神經和血管的通道,如頸叢顱神經、頸動脈等,因此使頭頸癌和人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有許多不同的常見症狀。
楊政傑醫師指出,目前頭頸癌治療方式多為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重要的是和醫生討論適合的方式、積極治療,這樣的話有效控制頭頸癌的機會很高。
此外,楊政傑認為對患者而言,更大的挑戰在於治癒後的生活,由於患者因為顏面損傷和語言能力受損,必須面對大眾的異樣眼光,原本的人際關係和能從事的工作受限,導致經濟和心理各方面壓力增大。
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人應做「口腔黏膜檢查」
許多民眾因為疫情影響,擔心染疫風險不敢就醫,國健署提醒大家,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者,可以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如果發現口腔黏膜出現持續2週以上無法癒合的潰瘍、不明白色或紅色斑塊,或嘴巴、舌頭活動受限制,甚至腫塊等破、斑、硬、凸、腫的情形,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錯失早期治療的良機。
楊政傑醫師呼籲:遠離ABC三大危險因子、定期接受口腔黏膜篩檢,以及發現異狀盡速就醫診治,才能更好的應對頭頸癌。
責任編輯:亞靜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