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廖祖笙(公有領域)
【看中國2019年11月30日訊】看看廖祖笙的今天想想香港人的明天
——廖祖笙向習近平申訴之三
習近平先生,昨天我在給你的申訴和建言中,就怎麼解決香港目前存在的問題,談了一些粗淺的看法,希望能或多或少給你以幫助和參考。若你覺得嚴懲各地的政法流氓、人權惡棍、黑惡警渣、枉判法官,給法治以顏面,給國家以正氣,給港人以信心,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所做的手術太大,那麼還有一個更便捷的方法,即兌現中英聯合聲明的相關承諾,確保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港人的五大訴求,無一逾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外延,不難滿足,理當滿足。曾經滄海難為水,想要將香港和臺灣同化成類似於中國大陸的某個省區,或是某個直轄市,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以任何高壓、黑惡手段都不可能夢想成真。地球人都知道,在假「共和」之名行納粹之實的黑手伸出之前,港人與台胞的幸福指數普遍高於中國大陸。這樣一個四不像的體制,這樣一個罪惡的體制,不能禍害了大陸的十幾億人,又想著要去怎麼禍害原本活得更好的香港人和臺灣人。
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個人都同樣是爹媽所生,而不會是從石頭縫隙裡蹦出來的。這個世上的許多事情,看似無解,實則易解,只要推己及人,把自己代入對方的位置,以同理心去思考問題,就不難達成融合,排解難題。人人也都可以將自己暫時代入香港人的位置,想想一味用強將香港同化成類似內陸某地後,香港人往後過的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日子。或者,還能再簡單些,只要看看廖祖笙的今天,再想想香港人的明天——
倘若香港人不抗爭,其法定權利日久必和內地人一樣,所享有的只是「紙上的權利」,即使法律賦予了港人言論自由,只要筆下、嘴上稍有不慎,就隨時可能像中國大陸的廖祖笙一樣,一夜之間落得家破人亡,法西斯新變種虐殺了港人的親人,還能明火執仗公然「統一宣傳口徑」,公然指鹿為馬,公然禁絕媒體據實報導慘案,公然關閉司法大門,就連殺人的事都能強權壓迫「協商解決」……此後的港人,就像廖祖笙一樣哭去吧。
倘若香港人不抗爭,往後的香港就永無真相可言。能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封殺作家廖祖笙,就不能在全港範圍內全面封殺某個香港人?媒體林立又如何?中國貌似一個媒體大國,實則更多的時候只有一家報社、一個電臺、一處網站、一家電視臺……那些動輒可以下達全網封殺指令的惡棍,說白就是白,說黑就是黑,「搜索引擎」百度上只有顛倒黑白的說法,沒有你香港受害者的什麼說法,網民根本看不到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再血腥的事情都能抹得干乾淨淨……此後的港人,就像廖祖笙一樣哭去吧。
倘若香港人不抗爭,此後面對的就必將會是蒼苔蠹壁,鹿走蘇臺,雖然明面上的公幹機構林立,但走進之後迅即就會發現,那不過是一座座的荒廟。即使港人家破人亡了,即使港人知道是哪些人殺害了其親人,也別想讓正義得到伸張。那些穿著制服的兩腳獸,非但不會去懲治、緝拿凶徒,還會快樂地數著鈔票,和殺人犯同穿一條連襠褲。港人會像廖祖笙一家一樣,不斷被置於生存絕境的邊緣,就是想到異地另求生存,也會被種種下流的路數告知此路不通……此後的港人,就像廖祖笙一樣哭去吧。
……
無需再一一例舉了。習近平先生,你並非生活在外星球,中國大陸歷經了周永康之流的十年浩劫,已是滿目瘡痍到了何等程度,想來你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怎麼收拾好這個爛攤子,對你、對整個司法體系而言,都可謂任重道遠。這樣的一個爛攤子,歷時這麼多年尚且是收拾不過來,何苦還要去惦念香港和臺灣?這種罪惡的體製作孽已經夠多了啊,饒了香港人吧,饒了臺灣人吧,讓其自得其樂,自我管理,像原來那樣繼續享受佛光普照、六時吉祥,就好。
習近平先生,記得兩年前我曾同你說過,可以對香港全面放權,允許其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自由決定一切,真正實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不但是對當初莊嚴承諾的一種必要兌現,對彼岸臺灣也是一種最好的感召,對自我的施政重擔也是一種更為徹底的分擔。「一國兩制」一旦在香港死掉,兩岸的和平統一就只會遙遙無期。而今兩年過去了,原本亮麗的「東方之珠」黯淡了不說,還長期成了一鍋亂粥,這委實讓人不勝唏噓。希望習近平先生及其執政團隊,能有一顆菩薩心,能有某種大智慧,在處置港臺問題時,會切記處處做到了懷柔。
就是納粹也不會這樣對待同胞
——廖祖笙向習近平申訴之四
習近平先生,黨國花費巨資在網上構筑的「偉大的牆」,向來就是一面破牆,對於位處權力巔峰的你而言,想要看到牆外的聲聲血、字字淚,肯定也不會是什麼難事。國之重器只有看得到一枚硬幣的正反面,才能盡量避免決策失誤,對接下來的工作方向,也才可以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
看看牆內日復一日的鶯歌燕舞、粉飾太平,再看看牆外的悲聲四起,習近平先生啊,不知你會作何感想,不知你是否也像我一樣,常有淚水溢滿了胸腔。各種如潮的控訴和譴責,不是來自別國,而是來自於「法治國家」的大江南北,慘像萬千,早已讓人艱於呼吸,艱於視聽。
就是納粹也不會這樣對待同胞——這是我翻牆瀏覽之後,常有的一種觀感。這十幾年來,我一直見到的是暗無天日,對於「法治國家」法治的虛無、人權的缺稀、公權的妄為等等,比許多人都要知道得更加清楚。這「國」多像是一個瘋人院,因為公權力一向得不到有效的制衡,所以公職人員也往往有權就發瘋,所以大江南北總是悲聲四起,所以這「國」群魔亂舞、國已不國。
就是納粹也不會這樣對待同胞——因針砭時弊,為百姓的看病難、上學難、買房難寫下過海量的政論和時評,從2005年起,我被黨國列為殘酷迫害的對象,愛子廖夢君於次年在廣東佛山慘遭虐殺,當局隨後「統一宣傳口徑」,指鹿為馬,禁絕傳媒據實報導佛山慘案,公然關閉司法大門,強權壓迫「協商解決」殺人案……這之後有形和無形的迫害,對我一家也來得更是公開化。
就是納粹也不會這樣對待同胞——我在家破人亡後,又被當權者不斷施以雪上加霜,一去上告就會被公職人員當街綁架,綁架者要我夫婦倆「坐下來和政府好好談」,而「談」了十幾年的結果,是絕人之後的殺人犯可以大搖大擺逍遙法外,受害者反倒成了被監控、被禁止出境的對象,被不斷置於生存絕境的邊緣,就連吃飯的問題,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碼一大堆的字請求你習近平最好能高抬貴手,幫助解決……
我把我生命中最好的年華,無怨無悔地獻給了軍營,獻給了國防事業,在當兵次年即榮立了軍功。在扛槍的日子裡,我從未想過因為我的奉獻和立功,在來年要向國家索取些什麼。但也從未想過,會僅只是因為激揚文字,希望政府善待人民,就被整得家破人亡,就會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習近平先生該問問幕後的迫害操縱者,這般無盡無休迫害一個立過軍功的老兵,幾個意思?
這「國」對苦難的我而言,哪裡還是人間呢?分明就是一魔窟。即便二戰時期的德國納粹,也不曾這樣對待自己的同胞,也不會變態到這般折磨一個心系國家前程和百姓福祉的作家。納粹黨主張並認定「國家應供給公民工作及生活為其首要任務」、「一切德意志公民應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必須保護母親和兒童」……
習近平先生,此情此景,我不禁要問,這「國」還是一個真意義上的國家嗎?納粹黨尚且知道「國家必須保護母親和兒童」,而我的母親和岳母都已是94歲高齡,我的女兒到現在還不滿6歲,作為家庭頂樑柱的我,在家鄉工作拿著一點餬口費,根本就無法給她們以更好的生活,想要憑著一技之長去異地另求發展,居然關山重重,難道就這樣將我一天天困在家裡,餓死我的一家老小,即屬「保護母親和兒童」?
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共產黨,怎麼可以下流得連納粹黨都不如?
餓飯黨治下的餓飯國
——廖祖笙向習近平申訴之五
習近平先生,你也一定知道,你現在擔任黨魁的這個黨,過去是個餓飯黨,在未得江山之前,因為飢腸轆轆,常忽悠國民上街鬧事,大張旗鼓「反飢餓反迫害」,直鬧得國民政府雞犬不寧。
餓飯黨武裝暴動後,在陝甘寧邊區曾開展過大規模的生產運動。1945年1月10日,毛澤東說:「由於部隊和機關的人數和邊區人口比較,所佔比例數太大,如果不自己生產,則勢將餓飯。」
為了避免「勢將餓飯」,餓飯黨還有過見利忘義,還出過生產傷亡事故。學者張耀傑揭露說,所謂「死得重於泰山」的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實際上是在燒制鴉片時,窯洞坍塌被活埋而死的。
餓飯黨在外來入侵面前,對國民政府釜底抽薪,使得國軍常常腹背受敵,抗戰結束後,又殺人盈野,所殺害的抗戰將士不知凡幾,在纍纍白骨之上鳩佔鵲巢,所建之國美其名曰「共和國」。
「共和國」在浮誇風盛行之年,成了舉世震驚的餓飯國,餓死的國人達幾千萬之巨,據相關資料記載,許多地方當時都出現過人吃人。劉少奇曾對毛澤東說:「人相食,要上書的!」
餓飯國後以「改革」的名義圈錢,在國人看病、上學、買房等必經之路上四處設伏,終於搖身一變成了「強國」。原先的餓飯黨也一闊臉就變,開始動輒以渴服馬,頻頻玩起了餓別人的勾當。
在「維穩」經濟之下被惡意阻斷生活來源的人群,在周永康禍國殃民期間就與日俱增,此類例子在網上可謂數不勝數。因「生活無法維繫」的西安訪民康素萍,曾突發奇想「斗膽應聘中南海」。
我被你黨以渴服馬久矣。我曾以文為生10年,家破人亡後被黨國全面封殺,我的生活來源因此被完全阻斷;我想賣房自救,被拘留了5天6夜;我在外面打工,國保坦言去找過我所在公司的董事長……
沒有誰會甘於終生聊以餬口,也沒有誰會願意為著餬口就一直忍受凌辱。我想遠走他鄉,想憑著自己的一技之長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結果在被跟蹤、被套路、被勸返中,遭遇的是關山重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現在幾成流行語。與此同時,伴隨著「維穩」已成產業鏈,餓飯這般下流之事在黨國時有發生。習近平先生,你能否告訴我,你黨的「初心」和「使命」究竟是什麼?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