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也能形成「雲層」?科學家有了證據(圖)

作者:林澄 編譯 發表:2019-06-22 11: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火星上也能形成「雲層」?科學家有了證據
好奇號拍攝下來的火星雲層(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Justin Cowart)

無論在哪個星球上,物理學都是一樣的。對於雲來說,它們只圍繞著某種粒子形成,通常是一粒塵埃或鹽粒,又稱為凝結核。在地球上,由於其厚重的大氣層和強大的氣流,有可能在整個大氣層中發現這些輕粒子,在不同高度形成雲層。但在火星上,這個過程更加困難,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了解他們在火星天空中經常看到的高空雲,因為以模型預測來看,即使火星上大量的塵埃飛揚,也很難被提升到足以形成雲層的高度。

據天文學網站(Astronomy)刊載文章表示,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觀測的結果,加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生維多利亞哈特威克領導的團隊分析,他們可能已經破解了這個火星雲如何形成的難題。

他們認為,隕石進入火星大氣層時碎成塵埃,研究人員稱之為「流星煙」(meteoric smoke),這可以提供形成高空所需的粒子。該團隊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上公佈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利用「流星煙」中的粒子形成雲並非前所未聞,一些地球上的縷狀夜光雲,就是這樣的機制,但其實這也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發現。

以前,太空船在這顆紅色星球的中高層大氣中觀測到的雲層,很難用電腦重現,但是隨著模型中流星粒子的加入,匹配度達到標準,而MAVEN的結果更加證明了這一理論。

2017年,航天器在火星的高層大氣中觀測到電離金屬粒子。研究人員將此視為進入火星天空的流星被加熱並蒸發成微小顆粒的證據。這在地球上是一個常見的過程,地球每天有多達100噸的流星落下,火星上的情況相對來說就少了許多,不超過3噸,不到半噸被轉化為可能作為雲的細顆粒。但即使是比這個更小的量也包含了數十億個單獨的粒子,它們具有明顯的累積效應。

在地球上,研究人員能夠藉由飛越雲層並捕捉到大氣中的煙霧,因此發現雲的凝結核非常容易,但在火星上做這件事卻非常困難。就雲層的影響而言,火星雲層很薄,而且往往幾乎看不見。但是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凝結核仍然可以影響中層大氣,那裡的溫度在一天當中可以達到十度以上的溫差,溫差是雲層的形成和消散的原因。

但哈特威克指出,古代火星的降雨量會更大,「當你時光倒轉時,這可能會對早期氣候的雲形成產生更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洪伊凡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