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們別失了「根」?(組圖)

作者:丹陽 發表:2018-12-25 05: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們別失了「根」?
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易經五行,無論如何的柔外剛中還是沖氣以為和,根本目的還是一個,就是修德守德。圖乃老子與孔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近覽古籍,頗有淺得。道家、儒家、《周易》、五行是那麼深地滲透在中國歷史之中,而它們雖然表面上各自蔚然成林,但是也是互相縱橫交錯地貫穿在一起的。

這些貫穿在一起的,包括「位」的概念和相生相剋的道理。

「位」

「位」的概念在中華傳統文化裡十分重要。「位」就是位置,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物質,有著彼此不同的、屬於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位置、不離開自己的位置才能生生不息。一個生命的位置,就是他的本性,或者說這就是他的生命。

儒家講君子要「柔外而剛中」,這個「中」有內的意思。無論男女,做人要心裡是非分明絕不含糊;但是待人接物、外表的行為一定要溫敦寬厚,對於女人來講就是要溫柔。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做人標準。在古代的君主帝王,因為是天下之人的「中」心,所以對待臣民就要柔,比如自稱「孤家」、「寡人」,對待臣子要謙遜有禮,要以民心為己心,要視臣民為子女。

「中」--君子之位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君子的位就是中,這個中也是有內的意思。孔子的弟子曾參說,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要守住自己的位置才能繼續成為君子,怎麼守呢?君子之本質是剛而直,是陽,屬於一種極至的情況,那麼就用「柔」與「曲」之表來沖和以達到平衡,自身達到這種平衡。

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同紋,紋裡,就是外在的、表面的。文質兼備,不可偏廢,才能叫君子。而且二者井然分明,不能內外裡表相顛倒。一個人達到這個標準,那麼人們跟他相處就會因為他剛中而感到值得敬佩、可信,因為他柔外而感到親切。孔子就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因為剛中而「厲、威、安」,因為柔外而「溫、不猛、恭」。

如果有所偏廢,那麼就會走極端。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作為君子,信和義是質,禮和謙遜是表。弟子子路問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回答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也不能篡亂。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縱觀古今多少求而不得的故事,很多都是因為希望得到不該得到的,謀求原本屬於別人的東西,期望占有別人的位置。一旦起了這樣的心,就是在離開自己的位置了,縱使一時得到了,也終將失去,因為那不是屬於自己的。而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像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處,非但沒有了自己的位置,本性也因此而迷失在那不可能得到滿足的慾望裡面。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面,就講守本分,順天由命。

在《易經・繫辭上傳》的第一章裡面,專門闡述位置的道理和《易經》裡面對中位的強調,「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在《易經・繫辭下傳》的第一章裡面講,「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卦裡面爻的變化就是其位的變化。

天地萬物的變化,就在這裡面;凡是得取中的,大多都是好的,卦象的六爻之中,二、五分別是上下卦之中,因此「二多譽」,「五多功」。而不得中位的三、四位,則是「三多凶」,「四多懼」。

儒家文化是孔子對上古中古文化的整理和總結,而《易經》始終是那時候文明的圭指,由此《周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之首是理所當然的。把其中的一部分道理貫穿到人類社會這裡,就成了儒家文化。可是《周易》涉及的道理是包羅萬象的,「彌綸天地之道」,那麼我們世界裡的萬事萬物都出不了這個理的範圍。從這個角度講,古人講「天人合一」真的是再合理不過了。

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們別失了「根」?
中國是一個貫穿一切的理,天陽而地陰,中國人把這個貫穿到了天、地、人的一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位」因相生相剋而達「和諧」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講到,「萬物負(同:覆)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句話完整地涵蓋了上文所講到的那些道理。而近代的科學家們則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講的正是原子的結構特點,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嘛。可是通過縱覽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卻看到了,這在西方科學裡面只是一條科學的道理,而在中國則是一個貫穿一切的理,天陽而地陰,中國人把這個貫穿到了天、地、人的一切。

而對於「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緊接著就指出了對映在人間的道理,對於國君們就是「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這和儒家所講的君子柔外而剛中是一致的。對於這種,儒家《禮記・坊記》裡就有「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後己。」《禮記・緇衣》裡面也有具體詳盡的闡釋。《道德經》還有諸如「輕則失根,躁則失君。」「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這樣的話,指的也是和「剛中」一樣的道理。

這個世界是變化的,而千變萬變只有不離開自己位置的變才是順利的,才能夠「吉,無不利。」而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和控制、平衡著這種變化的因素就是相生相剋的理。「位」被相生相剋所制約、平衡著達到了「和諧」的秩序。

《道德經》自始至終都在表述著這個道理,表述著兩種相對立是如何在這個理的制約之下相互牽制的,並且講述如何符合這個道理。因為《道德經》是用於指導人們超凡脫俗修煉的,他的主要特點就是放棄,放棄是與非,放棄和世間有牽連的一切,從而達到過去修煉人的那種無爭無為的狀態。

而儒家則不然,講述的主要是如何在這個世間做一個符合好人標準的君子、甚至更好一點的聖賢之人。所以如何在這個世間更好地存在,就是儒家文化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了,就是我們所說的平衡、「和諧」。「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是因為各有其位、各有秉性和自我,和就是自身和諧、與他人和諧、乃至與天地和諧。

如何達到和諧呢?儘量做到「柔外而剛中」。對自身是柔外而剛中;對他人是貴人而賤已;對國家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禮;對天地就是敬天畏神。一句話,就是《道德經》裡面講到的「沖氣以為和」。「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相推達到了平衡,自身就成為一個生生不息的小宇宙了。中庸之道,內涵確實很深的。

因筆者對五行了解甚淺,僅知道它也離不開相生相剋的理,和陰陽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儒醫相通,因此覺得我們古老的五行學說應該和道儒是一體的。希望在這方面有專長的讀者有所指點。

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們別失了「根」?
古老的五行學說應該和道儒是一體的。圖乃孔子問道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儒道、五行的終極目標

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易經五行,無論如何的柔外剛中還是沖氣以為和,根本目的還是一個,就是修德守德,能夠不離開自己的位置,離開自己位置的人能夠回去,古人認為這是做人的根本目的。生之人為路上行人,行游於四方而不知歸者,彼何人哉?

在《易經・繫辭下傳》裡卻有這麼十分傷感的一句話,「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因為下面就是《易經》裡面如何修德守德的九個卦象。為什麼說他傷感呢?據說《繫辭》是孔子撰寫的。觀看儒家諸經典,每每看到孔夫子嘆息道德的失去和推仁行義履行禮的無奈。而老子的《道德經》說得更明白「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根都沒有了,我們還能堅持自己的位置嗎?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曾經在哪裡了,我們還能回到自己的家園嗎?當我們連回去的願望都沒有了,那我們是無歸宿的浪裡浮萍,還是不知歸的夢中遊客?



責任編輯:輕描淡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