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教授對中國人的心理分析(2)(圖)

──人際關係和處事態度


一個日本教授對中國人的心理分析(2)
中國人之間有翻舊帳的習慣。(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国2018年7月26日訊】

「自己人」幾乎是家裡人的同義語

有一個日本人一直長駐在中國。他父母親從日本來中國遊玩,於是他一個中國老闆主動幫他去接機,然後再將其父母送到酒店,一直到為他父母設宴、陪他們去遊玩以及回國時送他們去機場等全都一手包了。

在日本人看來,關係再好也得講個禮儀,哪怕親兄弟之間都得有一個距離。但是中國人對於這種距離感的看法跟日本人相比可就相差太遠了。

在本名信行教授的眼中,中國人的人際關係猶如一層一層包裹著的雞蛋。最裡層的蛋黃是本人,外面一圈是自家人的家屬親戚等,再外一層是被視為等同「自家人」的親友,這相當於一層硬殼。在這層殼外面的是是熟人,對於熟人還是相當友好的。在這層外面的便是「外人」,跟自己毫無關係。

對於中國人來說,哪怕是外人,一旦進入自家人圈內的話,就會將其視為親人。如果是自家人要借錢或做保證人之類的,那是不能拒絕的。那種關係屬於絕對不會背叛的信賴關係。

對這個範圍的共同體予以特別重視的民族,一般對政治、行政等都不太抱期望的民族居多。而要想進入對方的這層內殼,就最好互相之間有人情往來。日本人如果欠了誰什麼請的話,總想著趕快還掉,而中國人正是通過這種人情的往來而加深了互相之間的關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時就會向對方說,以後去你那兒玩兒,初看上去,好像有點厚著臉皮的感覺,殊不知這正是向對方示好的表達,同時看對方的反映如何來決定自己下一步的行為。

中國人都很粗略嗎?

有一個在日本市政廳工作的中國人在當地的公民館中開了一個班,教日本人做中國菜,這個班也很受日本人的歡迎,由於他的菜譜裡沒有調味品量的詳細說明,大家都希望他能把這部分內容詳細地寫出來。

只要看看中國的菜譜,就可以看到裡面有關調味品的部分幾乎都是:「少量」、「適量」,在中國的大多數菜譜書裡,一般都不詳細記載調味品的具體數量。

可以說中國人本來就比日本人要粗略一點。在日本如果說這個人比較粗略,會給人一種負面的感覺,而在中國則相反,比較正面。因為中國人對那種不太介意細小事情的人比較有好感。

經常對細小事情很介意的人會被認為氣量狹小,一般評價都不太好。中國人經常引用「後漢書」裡的一句話,這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今天還有許多中國人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中國人對於謝罪與感謝所持的想法

有一個日本人的部下是個中國人,因為他英語很好,所以就讓他去美國出差兩個星期。由於這個中國人的妻子剛生了孩子,所以他拒絕了這次出差,結果只得讓一個英語比較差的人去了。但是這個中國人卻事後一點也沒表現出抱歉的樣子,並沒覺得他這樣做對公司是有虧欠的。

另外,中國人使用對不起的頻度要遠低於日本人。這是因為中國人只有在確實承認自己犯錯的時候才會道歉。所以對中國人而言伴隨著道歉的責任是很重的。因為這樣做的話,會讓對方記住自己所犯的錯,那麼在意想不到的場合下就會使自己處於非常難堪的處境。在中國人之間有例舉對方過錯的傾向(翻舊帳),喜歡舊事重提。

同樣,「謝謝」這個字眼比起日本人來說,中國人使用的頻度要低得多。因為過於頻繁地說謝謝會使對方趕到見外而引起不快。因為中國人有句話叫「大恩不言謝」,意思是說,與其用話語,還不如用行動來回報對方。



責任編輯:申思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