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淺談「古琴」的內涵(圖)

作者:陳韻如 發表:2017-08-02 12: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天人合一!淺談「古琴」的內涵
中國文人撫琴,目地不僅僅是單純將音樂呈現出來而已,其中蘊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生命觀與道德觀。(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在凡事講求迅捷便利的今日社會,面臨在文化層面的衝擊與日俱增;當人們期待能放慢腳步,尋求身心各面的調和,怡情養性、休養生息……似乎越來越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工商社會的繁忙與競爭壓力中,許多人迷失了自我,忘記曾經擁有的文化傳承,更不清楚將如何面對未來。

古琴四藝之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瑰寶,並賦予人們許多處世的哲學與智慧。逐漸被人遺忘的「古琴」就具有這樣的功用。它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修身養性的必修之樂器。嵇康在《琴賦》中說:「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所謂「士無故不撤琴瑟」(《禮記・曲禮下》),「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心也」(《左傳・昭公元年》),可見「琴」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國的文人撫琴,目地不僅僅是單純將音樂呈現出來而已,其中蘊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生命觀與道德觀。一個人若心中有所思,撫琴時,從其琴聲與撫琴的姿勢,就能被了解。聽一個人彈琴,如同在讀一個人的心,琴彷佛像一面鏡子,將人內心世界映照出來,藉著琴音的傳達、文人撫琴的姿態與神韻,能了解這個人的性情、喜好。許多古籍中提到「琴德」、樂教、撫琴能修身養性等概念,因為文人藉由撫琴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緒起伏,進而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進一步從外在撫琴時姿勢的改正,以合乎撫琴時的要求,影響內在心理的調整,久而久之便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琴聲淳厚淡泊,能使人的心靈平和安靜,全身舒暢。所以說一個人養身不如養心,聽琴不如親自學琴,自己親身體會、感受在琴中的各種影響力,那種心靈深處的喜悅與滿足感是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的。

古琴的琴德

中國五千年來,承繼儒、道兩家的思想,形成極具特色的歷史、生活與文化內涵。中國的「古琴」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本文將以「古琴」為例,說明在久遠文化的傳承中,「古琴」所具備的深遠內涵,藉以明了其中蘊含的修身養性之道,並從中體會「清、微、澹、遠」的意境,及面對生命的智慧。

談到古琴,往往相映引出對於「琴德」與「琴道」之探究。中國的「古琴」除了演奏外,更具備修身養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義。本文試以古琴的「琴德」來探討一個社會應具備的文化內涵。

一、古琴的教化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訴下一代:要積德行善!究竟「德」是什麼?這是個很嚴肅的課題。在儒家思想的傳承中,中國人從家庭倫理開始,將「德」溶進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等相關事物之中;也從中教導晚輩重視禮節。儒家倡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告訴人修身的方法。除了儒家之外,道家與佛家的思想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各種樂器中,古琴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因為古琴強調「琴德」,而且在學琴前有一些規矩,這些道理與儒、釋、道三家的教導互相呼應,非常值得探究介紹。

蔡邕的《琴操》記載:「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宋史・樂志》:「伏羲作琴有五弦,神農氏為琴七弦。」桓譚的《新論・琴道》文曰:「琴神農造也,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神農作琴。昔神農氏繼伏羲而王天下,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於是始削桐為琴,練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農氏為琴七弦,足以通萬物而考理亂也。」因此伏羲氏、神農氏作琴,周公制禮作樂,古代的聖王以「德」教化人民,順應天道與人心。

古代治國者把樂作為獎勵臣下的手段,通過不同形式的音樂歌舞,可以看出其治民的功績,說明古人十分重視樂的教育作用。在《樂記・樂施篇》中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諡知其行也。」

此外,在《史記・樂書》中有一段話:「凡音由於人心,天之與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響之應聲。故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與之以殃,其自然者也。故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笙心,故天下治也。」

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也有相關的記載,騶忌以琴見齊威王,受到了齊威王的重用,騶忌獲得「三月受相印,一年封於下邳」的禮遇。騶忌面見齊威王時,以四時、政令作為比喻,陳明治國之道都在古琴以德教化的思想中。《史記》這一段寫到「……故曰琴音調而天下治,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乎五音。」由此可知:騶忌藉古琴比喻在上位者,必須以「德」教化人民的思想,從個人的修身養性,推及到治理天下國家的方法。

《禮記・樂本篇》中有一段話,闡明實現「王道」的重要措施必須以禮樂教化為主,輔之以刑法、政令。「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禮記・樂記》中談到:「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者。」德是人的天性,樂是德之光華。這樣,就把音樂與道德品行等溝通起來了。

桓譚《新論・琴道》:「琴七絲足以通萬物而考至亂也。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振華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八音廣博,琴德最優。」

〔明〕蔣克謙《琴書大全》記載劉向所說的:「凡鼓琴有七例:一曰:明道德,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風俗,四曰明心察,五約制聲調,六曰流文雅,七曰善傳授。」

二、古琴的操習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描述彈琴的環境與內心的準備之配合,有一段話:「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性情,抑其淫蕩,去其奢侈。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上頭,或在林石裡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崖上。再遇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所以古人說:知音難遇。若無知音,寧可獨對著那清風明月,蒼松怪石,野猿老鶴,撫弄一番,以寄興趣,方為不負了這琴。還有一層,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撫琴,先須衣冠整齊,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儀表,那才能稱聖人之器。然後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將身就在榻邊,把琴放在桌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兒,對著自己的當心,兩手方從容抬起,這才身心俱正。還要知道輕重疾徐,卷舒自若,體態尊重方好。」

操琴的理想環境,藉由外在超塵脫俗的氣氛,焚香、靜心、淨身、淨手,並且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來,非常悠閒且有自信,泰然自若,與天地間調和,不疾不徐,全身的精氣神是調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氣相通。操琴的姿勢有些類似靜坐的姿態,全神貫注,眼觀鼻、鼻觀心、心下丹田,氣息調勻,端坐於琴的第五徽位前,手放在弦上,將自己內心的心弦與古琴的琴弦相融合;操琴者的氣息、性情、思慮、想傳達的琴趣與意念……,透過手在琴弦與琴身的接觸與駐留,隨著樂句的起伏與意境,在虛實間展現出超凡脫俗的意境,求得弦外之音,趣外之趣,體會心靈與琴弦契合的妙趣,親手操縵能更深切體會琴樂的樂趣。由此可知古人修身養性之道,合乎天地自然的「道」,同宇宙萬物生成之理,在「琴、棋、書、畫」中所能呈現的意境,若細細品察、學習,將能深刻體察,得知精髓。

在徐嗇的《溪山琴況》中的「遲」項:「未按弦時,當先肅其氣,澄其心,緩其度,遠其神,從萬籟俱寂中泠然音生,疏如寥廓,若太古,優遊弦上,節其氣候,後至而下,以協厥律。」

在徐嗇的《溪山琴況》中的「和」項:「稽古至聖,心通造化,德協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於是制之為琴,其所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調品弦,尋徽協聲,辨之在指,審之在聽,此所謂以和感,以和應也。」

正調品弦之「正」,有止於一的涵意,而「正調」所強調的並非指黃鐘調……;而是要求撫琴者要用正心、正念來彈琴,調音要將琴調成五正音,是心弦為主,琴弦為輔,在調音中,將琴音自然調到正調,並從五正音的相互共振間,調整身心的狀況,琴與音和,指與琴和,意有所指。

「品弦」是要觀察、品評五正聲的音準是否已經達到與自然間的和諧;並聽聽調音時,琴弦震動的頻率,是否與精神層面的正心、正意相契合。

由此可知,操琴前需要正德、正心、正念,方可在彈琴時達到人神相和的境界。

三、結語

中國的「古琴」具備修身養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義。古琴蘊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生命觀與道德觀;隨著時空的移轉,「琴道」與「琴德」依舊是彈琴的人必須放在心中作為自我要求的標準。若一個社會中,人人都能重德行善,整個社會自然展現出安定、和諧的風貌,比如周朝的文武之治,唐朝貞觀之治、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人心的回歸向善,是眾生之福。

撫琴有許多規矩,比如在彈琴前應淨手、淨身、靜心,並莊嚴我們的儀表,以合乎禮節;用正心、正念而生出的誠懇心,如同進入廟宇的莊嚴肅穆的心態,尊敬自己,也尊敬周遭的人,緩和氣息,先做到「澄其心」、「緩其度」,之後能做到「遠其神」,達到寧靜致遠,心身和一,與天地相和的境界。相信古琴蘊含的琴道、琴德也是一個社會應具有的文化內涵。

(此文為台灣「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的論文)

參考資料

劉新宇:歷史故事:琴藝傳神的師曠

責任編輯:輕描淡寫 来源:正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