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始皇帝 法令政策創下百世筑基的輝煌(組圖)



萬代始皇帝法令政策創下百世筑基的輝煌。(網路圖片)

秦始皇從二十二歲親政,至三十九歲出兵擊敗山東齊國,進而完成統一中國之歷史大業,秦始皇在短短十七年之內,迅速結束春秋戰國時期長達幾百年的諸侯混戰局面,遂又不失時機制定與頒布一系列有利於統一之法令及措施,在前人從所未有的前提下,完成眾多體制變革和文化變革,建立並完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皇朝。這種氣魄,遠非一般帝王能比。用前人未有之魄力、膽略,大刀闊斧,恰應天時,順民心,明主治國,百世筑基,讓世人重享安寧。

秦王朝統一乃全方位統一,除法律統一,其所創立之皇權體制、法律、經濟、文字體制卻為後世各朝各代不斷採用,綿延兩千多年。

頒布法令創建大統一皇朝

秦始皇在完成統一大業之後,又以其非凡之雄才大略,拓土開疆,迅速制定與頒布了一系列開創性法令及措施,建立並完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皇朝。其所奠定之皇朝體制,為中華民族後兩千年奠定了堅實基礎。

秦朝以前夏、商、週三個王朝為三個大國。中等國謂之方國或諸侯,小者以族屬為名,星羅棋布。其生存狀態,一直處於融合與兼併過程中。

《史記‧秦始皇本紀》曰:秦王初並天下,令丞相、御史曰:「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為代王,故舉兵擊滅之。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兵吏誅,滅其國。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為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


皇帝、郡、縣、鄉。(網路圖片)

皇帝為首,三公九卿

設皇帝為國家元首——秦始皇廢「王」號,稱「皇帝」,是開創歷史之大事。古時只有三皇、五帝,卻從無皇帝之稱。皇帝已非舊制本族「大宗」,而是至高無上的國君。與之相應,皇后已非舊制國王眾妻之正,而是執掌六宮、母儀天下之女主。皇太子已非舊制本族之「宗子」,而是儲君,法定皇位繼承人。皇帝尚在君、王之上,君、王則由皇帝任免。皇權神授,在人間至高無上。秦始皇上承先秦兩千數百年之結局,下啟後世兩千數百年之先運,成為本次人類中華史上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是華夏本次文明第一位皇帝,即名符其實的「始皇帝」。秦始皇設丞相、三公、九卿,負責朝廷各部門工作。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負責,一切聽命於皇帝。丞相、御史、廷尉分管國家政務、監察、司法,分工明確,互不干擾,當今西方三權分立體制與此十分相似。另又廢除世卿世祿制,自中央至地方之官員均由皇帝任免,無權世襲。雖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眾生,一朝文化,朝朝眾生皆來自不同天國,但秦始皇所建皇權體制卻一直被歷朝歷代所繼承,直到清朝結束,共沿襲二千多年。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皇帝;君、王亦皆由皇帝分封。

地方行政,郡縣制度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度,設立中央直接管理下之郡、縣、鄉、亭、裡等多級行政基層結構;該管理結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到現在還在延續。

地方行政郡縣制——秦始皇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郡直屬中央,置守、尉、監三長,分掌行政、軍事、監察。郡下設縣,置令(長)、丞、尉三長,分掌行政、文獄、軍事。郡縣主要長官由命官充當,由皇帝任免。

郡縣制是中國歷史重要里程碑。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初並天下……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秦始皇肯定李斯所奏,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

秦始皇建立大秦皇朝,使其後近一千七百年中國在管理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各國。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都行秦政法」(《後漢書‧班彪傳》),兩千年皇權時代之中國,在制度上基本沿襲秦朝制度。

秦始皇這套皇朝體制,是中國古代制度的文明典範,是中華民族的守護神。兩千餘年以來,疆土保衛、神傳文化進一步豐富,都得益於這一皇朝體制。


統一貨幣。(網路圖片)

統一貨幣

戰國時期,各國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各不相同。齊、燕等國發行刀幣;趙、魏、韓等國則通用鏟形布幣;秦和東周流通圓形方孔錢;楚國卻使用貝幣。秦始皇下令規定:在全國統一發行使用圓形方孔錢,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銅為下幣。這種銅錢沿用到兩千多年後的清朝。


統一度量衡。(網路圖片)

統一度、量、衡

「度」指長度,「量」指容積,「衡」指重量。度量衡乃商品交換工具,與國家賦稅相關,但由於各國單位進位不相同,使得七國之間度量衡五花八門。各國度制不一樣,使用長度尺碼有大有小;量制不同,量具大小不一,所用單位也各有別。

為解決貨幣不通、單位不一帶來的諸多問題,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馬上發布詔令,統一度、量、衡標準,以秦國度量衡為標準,度量單位改為十進位,定期對度量衡進行檢查。並改進或新制器具,由官府負責監製,全國頒布實施,其中也包括車軌軌距統一,即「車同軌」。


統一文字。(網路圖片)

統一文字,造福萬代

文字乃用於「文以載道」,用以人神溝通。漢字傳至商代甲骨文階段已相當成熟。到戰國時期,列國長期分立、「言語異聲」等各種因素影響到文字統一,出現「文字異形」現象,造成了人們之間文化交流不便和誤解,亦影響文化歷史的準確記載。

滅六國後,秦始皇在統一度量衡的同時,下令廢除六國舊體文字,授命廷尉李斯主持統一文字事宜。李斯以原秦國字體為基礎,創製字形固定、筆畫簡省、書寫方便之小篆(或稱秦篆)作為規範化文字,推行於全國,即「書同文」。小篆不僅吸取、繼承了六國文字之合理因素,同時還具有筆劃簡明的特點,較易推廣。此外,民間還流行一種比小篆更為簡易之文字——隸書。這便是中國今體文字的前身。

統一文字使得歷史文化得以準確保存,以利後世之人對神傳文化、正法、正理之準確理解,造福萬代。當後世「萬佛臨凡、萬法歸一」時,後人能準確無誤地得大道,返本歸真,完成人類的最終使命。


大篆、小篆、隸書。(網路圖片)

秦始皇是一位富有雄心壯志之明君,一生勤政。史書稱秦始皇「晝判獄而夜理書」,夜以繼日,辛勤工作。據載,每天批閱各種奏請簡札達一百三十多斤重。

秦始皇在位時,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範圍擴大一倍。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管理和制度建設,因此使統一土地統治穩固。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功績方面,和漢武帝一樣,歷史上功高無量。

奠定中國現代版圖也是秦始皇首次從疆域上實現了中國歷史上中原南北疆土大統一。秦之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今越南中部),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史記‧秦始皇本紀》)比西周時疆域至少超過五倍,是中國現代版圖基礎,至此中華文化擴大至更多種族及區域。



責任編輯:蘇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