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方公布將推出總投資約4.7萬億元人民幣的基建項目。(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5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堪稱中國最神秘的「權威人士」9日再次發聲定調中國經濟,稱經濟走勢是L型,這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在訪談中「權威人士」坦承中國目前各方面的風險很高,需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話音未落,僅2天後的11日,官方公布將推出總投資約4.7萬億元人民幣的基建項目。
「權威人士」定調 專家稱中國經濟在加速度變化
日前,中共黨報《人民日報》連續2天高調談論中國的經濟困境,先是9日以「權威人士」的形式公開承認目前中國經濟困境的各種問題。之後10日《人民日報》又罕見的報導稱,中國不良貸款真實水平可能至少是數據的9倍。
匿名的「權威人士」坦承,債務水平已經高到給匯市、股市、債市和房市造成風險的程度。他聲稱:「綜合判斷,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經濟週期基本上都是以重複循環的方式在進行著,經濟學家將這個週期循環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經濟走勢又分為三種形態:「V」型、「U」型、「L」型。
從「權威人士」的論調可以看出,中國經濟或將進入蕭條階段。在蕭條階段,企業利潤下降,不管在投資上、僱用員工上都將付出最少的成本,而整體社會的失業率快速增高。民眾收入所得大幅下降,消費也跟著減少,許多企業將因此倒閉,整體經濟狀況呈現停滯的狀態。蕭條期達到谷底時,社會可能因經濟低迷而動盪不安。「L型」經濟衰退後長期處於蟄伏期,是最令人困擾的階段,時間週期一般是5年以上。
官方數據顯示,雖然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7%。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一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長是建立在大規模信貸基礎上的。一季度中國央行投放的信貸額度達到4.61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顯示中國經濟又走回到靠舉債投資拉動經濟的老路上。
對此,權威人士表示,「我們面臨的固有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一些新的問題也有所暴露。‘穩’的基礎仍然主要依靠‘老辦法’,即投資拉動,部分地區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
據鳳凰財經5月16日報導,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中國經濟未來變化遠超預料並且將加速度變化。以往的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五方面的不利影響:一是資源過度消耗;二是生態惡化;三是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四是經濟效益普遍低效;五是為了促進高速增長錯過了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機。
「權威人士」話語未落4.7萬億的計畫開始實施
「權威人士」發聲後僅2天,交通運輸部官網11日發布消息: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畫》(簡稱《行動計畫》)。該計畫稱,2016—2018年,擬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303項,涉及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元人民幣。
其中約一半投資集中在今年,投資額約2.1萬億元。從公布的項目和投資來看,這4.7萬億投資還是和之前投資刺激經濟,保GDP的老路相同,集中在鐵公基(鐵路、公路、基建)上。
有業界人士認為,這個投資計畫,可能和習近平提出的「供給側改革」相呼應。中共當局一直把去產能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大陸鋼鐵、煤炭等行業的產能過剩一直是習近平擔憂的問題。現在大規模投資鐵路、公路和機場建設可以擴大市場對鋼鐵、水泥的需求。如果當局一方面擴大市場對鋼鐵、水泥的需求,一方面停止給殭屍企業輸血,控制產能過剩企業的規模,甚至藉機關停一些殭屍企業,這樣從消費方面削減了產能過剩的壓力,同時從生產端也減少了產量,這樣就達到了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的目的。
不過,高盛的分析師們表示,交通運輸部宣布的計畫令外界對中國經濟政策的走向更加困惑。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尋求打造現代化經濟的年代,基建支出對國家十分有用,但近年這類支出帶來了大而無當的工程、工業產能過剩、經濟扭曲以及債務。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