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秘史》第二十三回 帝女常儀謝世盤瓢子孫分封

發表:2014-08-17 00: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且說帝嚳自出都訪道之後,到此番回朝,不知不覺已是幾年。這幾年之中,國家之事自有大小臣工和衷共濟,依舊是太平無事。可是宮中卻起了非常之騷擾,為什麼呢?就是盤瓠的一班男女,起初吵鬧不堪,雖則依了帝嚳的方法,分別教導,但是帝嚳的宮室並不甚大,聲息相聞,不免仍舊要聚攏來。加之這班男女年齡漸大,惡作劇的事情亦漸漸增多,不是逾牆,就是穿壁,真個吵得來不可開交。管理教導他們的人竟是無可奈何。

他們所懼怕的只有帝女一個,但帝女終是女流,而且沒有幫手,二十幾個孩子,五六處地方,顧了這面,顧不了那面,教訓了這批,又要教訓那批,弄得來終日奔走,略無休息,舌敝唇焦,精力疲憊,幾個月以後,漸漸生起病來了。姜嫄、簡狄、常儀等見她如此,都苦苦相勸,叫她不要再操心了。但是這班男女沒有帝女去管束,益發肆無忌憚,到得後來,竟鬧出風化案子來了。

原來這些孩子雖不過都十歲左右,但是身體發長得甚快,大的幾個,競有尋常十四五歲樣子,因而他們的知識亦開得甚早,異想天開,竟是兄弟姊妹各各做起夫妻起來了。帝女在病中聽到這個消息,一時急怒攻心,吐血不止。常儀知道了,慌忙過來,百般勸慰,又吩咐宮人:「以後無論何種事情,都不許輕來報告。」哪知自此以後,帝女之病日重一日,看看已是無望,恰好帝嚳歸來,常儀就把這種情形統統告訴帝嚳。帝嚳聽了,也不免長嘆一聲,說道:「莫非命也!」於是就到後宮來視帝女。帝女起初聽見帝嚳歸來,頗覺心喜,後來看見帝嚳走到床前,不禁又大哭起來,說道:「父親,你空養女兒一場了!女兒當初原想做一個有名譽的人,給父親爭一口氣,哪知道竟遭了這樣不名譽的事情。仔細想想,倒不如做了那個馬頭娘娘,還能到處立廟,受著人家的崇拜呢。現在剩了這許多小孽種,原想好好的教導他們,將來有點出息,成個人才,或者還可以挽回些名譽,不料如今竟做出這種禽獸亂倫的事來!女兒的羞辱亦羞辱盡了,生不如死,請父親千萬不要為女兒傷悲。不過女兒承父親養育教誨之恩,絲毫未報,這是死不瞑目的。」

帝嚳不等她說完,連連搖手,叫她不要說。帝女還是哭泣個不止,嘮叨個不休。帝嚳道:「汝在病中,豈可如此傷心,世間之事,大概總離不掉一個‘命’字,以前的事情,汝還要盡著去想它做什麼?至於這班小孩子,雖則吵鬧無理,但是因為他們的種性與人不同,並非就可算是恥辱之事。依朕看來,將來他們雖不能在歷史上有赫赫之名,成赫赫之功,但族類一定非常蕃衍,而且有名譽的。汝可放心吧。」

帝女聽了,以為是父親安慰她的話,並不信以為真,不過連聲答應就是了。哪知因此一來,傷感過度,病勢更劇,漸漸不救。臨死的時候,向常儀說道:「女兒生性歡喜遊樂,硬要跟了父親去南巡,以至得到這種不幸的結果,現在已無庸說了。不過女兒拋撇家庭的日子太多,這次回來,雖住了幾年,但是壽命不濟,又要離別父母而死。女兒雖死,女兒的魂魄仍舊戀戀於家庭,所以女兒死了之後,每到正月裡,務望母親拿女兒平日穿過的衣裳向空中招迎一回,那么女兒的魂魄一定仍舊回來的,母親千萬記牢。」常儀聽到這種話,真如萬箭攢心,淒慘之極,口中只能連連答應。隔不多時,帝女竟嗚呼了,一切喪葬等事自不消說。帝女平日待人甚好,她的這種遭際更為可憐,所以宮中上下人等無不痛悼。但是依母女之情,自然以常儀為最甚,過了幾日,不知不覺也懨懨生起病來了。

且說常儀為什麼原故生病呢?固然連月以來伏侍帝女之病,又悲傷帝女之死,憂勞憔悴所致,但其中還有憂子的一段故事。原來,常儀只生了帝女和摯兩個,帝女遭逢已經是大大不幸了。那個摯呢,照年歲說來並不算小,卻因從小祖母溺愛,又因為他是帝嚳長子的原故,凡事不免縱容,就養成了一種驕奢淫佚的習慣。雖則說帝嚳是個聖君,治國之道,齊家為先,但是一個人總只有這一點精力,總只有這一點時間。帝嚳平日勤求治理,旰食宵衣,已經是絕無暇晷,哪裡還有功夫親自教子?再加歷年以來,省方巡守,出外的時間居多,近年又因求仙訪道,多年不歸,那麼教子一層,自然只好圈起了。那個摯既然沒有嚴父之管束,已經不能循規蹈矩,禁不得手下一批勢利的小人又去慫恿他,誘惑他,把個摯益發教壞了。這幾年來,帝嚳在外,摯的行為越弄越糟,聲名亦愈弄愈劣。常儀知道了,氣得一個發昏,幾次三番的叫了他來加以訓戒,但是摯的年紀已經大了,不是小孩子了,而且終日在外,做母親的如何管得到呢。所以常儀雖則嚴切的教訓,終是如水沃石,一無效驗。常儀眼看見姜嫄所生的那個棄終日在那裡講求農學,岐嶷英俊,簡狄所生的那個契終日在那裡研究禮義,孝友敦篤,都是極好的人才。便是側室所生的子女,除出實瀋、閼伯兩個氣性不大好外,其餘亦都優秀。別人生的子女個個如此好,自己所生的子女個個如此不好,婦女們的心理本來以子女為希望依靠的,現在相形之下,到得如此,不免灰心絕望,因氣生愁,因悶生郁,再加以勞瘁悲傷,那個身體如何禁得住呢,所以一經生病,便非常沈重。帝嚳明知道常儀這個病是不能好了,但是為盡人事起見,不能不安慰她的心。

一日,對常儀說道:「朕看汝不必再為兒女操心了,摯兒雖則不好,沒有做君主的德行,但是他品貌頗好,很有做君主的福分。朕年紀老了,繼嗣問題正在打算,擬就立摯兒做繼嗣的人。名分定了之後,他或者知道做君主的艱難,能夠改行為善,兢兢業業,亦未可知。朕再加之以訓誨,好好的選幾個正人去輔佐他,未見得不曾好起來,汝何必儘管憂愁呢?」常儀聽了,大驚道:「這個斷斷乎動不得。君主之位,何等鄭重!

天生民而立之君,是為百姓而立的,不是為私情而立的,況且現在正妃生的這個棄,何等篤實;次妃生的這個契,何等仁厚;就是三妃所生的那個堯,雖則還沒有見過,但是聽說亦非常之聖智。那麼應該就他們三個之中選立一個,豈可以立這個不肖的摯呢!帝向來大公無私,處處以天下為重,以百姓為心,現在忽然有這個念頭,莫非因為妾患重病,要想拿這個來安妾的心嗎?帝的恩德,妾真感激極了,但是妾實在沒有這個心思,而且以為萬萬不可的。照班次而論,妾居第四,當然應該立正妃之子。照人才而論更不必說,就是為摯兒著想,亦斷斷不宜,因為他現在並沒做君主尚且如此,萬一明朝果然做了君主,勢必更加昏縱。自古以來,昏君庸主的下場是不堪設想的,豈不是倒反害了他嗎!」

帝嚳聽了這一篇大議論,不覺連連點頭,說道:「汝言極有道理,一無尋常婦女的私心,朕甚佩服。不過朕的意思,摯兒是個長子,太后向來又是極鍾愛的,他的相貌又似乎還有做君主的福分。因為這三層,所以起了這個念頭。現在給汝一說,朕亦不免疑惑起來了,且待將來再議吧。」常儀道:「三妃一去多年不回來,妾甚紀念她。就是她生的那個堯,到今朝還沒有見過父親,亦未免缺陷,妾想起來,總應該叫他們回來,不知帝意如何?」帝嚳道:「汝言極是。朕即日就遣人去叫他們吧,汝總以安心靜養為是。」

說罷,走出宮來,要想到簡狄那邊去。哪知剛到轉彎之處,忽然一塊瓦片照臉飛來,帝嚳急忙把頭一低,幸未打著,卻把一頂冠帽打落地了,向前一看,又是那幾個有尾巴的孩子在那裡惡作劇,一見帝嚳走來,都紛紛四散跳去。帝嚳也不追尋,拾起帽子就向簡狄宮中而來。簡狄與契慌忙迎接,看見帝嚳手中拿著帽子,不免問起原由。帝嚳遂將上事說了,簡狄道:「論起那班孩子,實在太不馴良了。現在我們自家的這許多孩子,大家商量著只好不許他們出去,一則恐怕受那班孩子的欺侮,二則亦恐怕沾染惡習,但是照這種情形下去,如何是好?妾想帝總有方法可以處置他們的。」帝嚳道:「朕已定有辦法,明朝就要實行了。」簡狄剛要問如何辦法,忽報木正重在外有事求見。帝嚳不及細談,就匆匆的出宮御朝去了。到了次日,帝嚳吩咐教導盤瓠子女的幾個人將那些孩子都叫了來。

原來那班孩子雖則桀騖不馴,但對於帝嚳尚有幾分怕懼,聽見說叫他,不敢不來,不過見面之後,一無禮貌罷了。帝嚳一看,那班孩子大的竟與成人無異,小的亦有十二三歲的樣子,暗想這個真是異種。當下就正色的向他們說道:「朕在幾年以前,從這許多遠的地方接了汝等來,給汝等吃,給汝等穿,又請了師長教導汝等,汝等不知道感激,用心習上,又不聽師長的教訓,不服師長的命令,終日到晚總是惡吵,照這種情形看來,實在不能再留汝等在此,只好將汝等逐出去了。汝等不要怨朕無情,說道母親才死,便見驅逐,要知道實在是汝等不好。汝等懂朕的話嗎?」那班孩子聽了,面面相覷,都不作一聲。

帝嚳便問那些教導的人道:「這些孩子對於朕的普通話能夠懂嗎?」大家齊聲道:「已能瞭解。」帝嚳又正色問那班孩子道:「據師長說,汝等對於朕的話都已能瞭解,那麼為什麼聽了之後不發一言呢?現在朕再問汝等,如汝等願意住在這裡的,自此之後,必須改過自新,明白禮儀,研究書籍,才可以算得一個人。要知道這裡是中土文化之邦,不是野蠻之地,可以任性而行,隨便糊塗過去的。倘使不能夠如此,還是早早離開這裡的好,朕亦不來管汝等,汝等應該細細的想一想,自己決定。」

帝嚳說完了,用眼將那班孩子一個一個的看了一轉。隔了一會,有一個年紀大的孩子說道:「我們實在不要住在這裡,住在這裡,一點不能跑動,要悶壞人的。」帝嚳道:「那麼朕放汝等到外邊去,好嗎?」眾孩子一齊大叫道:「好!好!好!」帝嚳道:「朕仍舊送汝等到那個石洞的地方去,好嗎?」有些孩子都連聲應道:「好!好!」有些孩子卻連聲反對道:「不好!不好!」霎時間大家又吵鬧起來。帝嚳細看那些說不好的孩子都是有尾巴的,知道是宮女的兒女了。一面喝住他們,不許吵鬧,一面就問那些有尾巴的孩子道:「那邊山洞是汝等的老家,理應回去,為什麼說不好呢?」那些孩子道:「那邊去住了,人要變成石頭。我們母親已經變成石頭了,所以我們不願去。」那些帝女生的孩子聽了,非常不服氣,就羼著說道:「帝不要聽他們的話,活人變石頭,不過偶然之事,哪裡儘管會變呢。我們的母親何以不變呢?」說著,兩方面又大吵鬧起來。

帝嚳再喝住他們,便間那些有尾巴的孩子道:「汝等既然不願住在那個山洞裡,那麼願住在哪裡呢?」有幾個道:「最好是有山的地方。」有幾個道:「最好是有水的地方。」帝嚳道:「朕給汝等一個地方,又有山,又有水,如何?」那些孩子聽了,都大喜跳躍,說道:「好!好!好!」於是帝嚳又正色的向眾孩子說道:「汝等這些孩子年紀尚小,現在出去,又分作兩處,雖說是汝等自己情願,但是朕終不放心。現在朕想弄些牛羊布帛及各種五穀種子之類給汝等帶去,那麼到了那邊之後,容易謀生,不至於餓死,汝等願意嗎?」那班孩子又一齊拍掌跳躍的叫道:「好!好!好!要!要!要!」帝嚳道:「那麼這許多東西一時一刻不能辦齊,至少要等十幾日,但是在這十幾日之內,汝等切須安靜,不可再吵,汝等知道嗎?」

眾孩子聽了,又一齊叫道:「知道,知道,我們決不吵,請帝放心,我們決不吵。」帝嚳點點頭,就叫教導他們的人領他們進去。

過了十日,各物齊備了,姜嫄、簡狄及各宮人對於眾孩子雖無好感,但是看在帝女面上和常儀面上,各有衣服及種種物件贈送。常儀是自己的親外孫,賜與的優渥更不必說,所以行李輜重非常之多。到了動身那日,帝嚳選了四十個壯士,分做兩組,一組伴送帝女的子女到石洞去,一組送宮女的子女到塗山去。臨走的時候,帝嚳又切實的教訓他們道:「汝等這番出去,第一,在路上須要聽送行的人的話,不可倔強。第二,將來汝等蕃盛之後,對於中國切須恪守臣子的禮節,不可隨便前來侵犯,否則不但中國決不輕恕汝等,必要用兵征討,便是皇天亦不保佑,汝等可知道嗎?」眾孩子聽了,都諾諾連聲,歡欣鼓舞而去。

後來那帝女所生的六男六女,到了山洞之後,自相婚配起來,子孫滋蔓得很,自號曰蠻,外面像個愚笨的人,裡面實在很姦很刁。他們以為祖父是曾經有功勞於國家過的,祖母又是皇帝的女兒,因此驕傲之極,不肯遵守法律,凡有種田經商等等,都不肯繳納賦稅,官吏對於他們也無可如何。後來到了周朝,他們就叫蠻荊;到了漢朝,就叫作武陵蠻、五溪蠻等等,都是盤瓠的子孫。有人說唐朝時候的吐蕃亦是它的支派,雖則無可考查,但是這支盤瓠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也可說不算小了。至於那宮女生的三男六女,到了塗山以後,亦自相婚配起來,子孫也非常眾多。後來他們浮海東去,得到了一週圍三百里的大地,立起一個國家來,叫作犬封氏。

這一支卻與中國無大關係,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盤瓠一班男女送出之後,大家都覺得頓時安靜。帝嚳的無數小兒女從此可以往來自由,不比以前幾年,只能躲在一室,不容易出房。亦覺非常舒服。獨有常儀,不免反有所傷感,那病勢不覺又重了幾分。一日,慶都帶了堯,奉帝嚳之命回來了。那時堯已十歲,因為寄居母家之故,依了他母親之姓,叫作伊耆堯。可憐他自墮地以來,尚未見過父親。入宮之後,當然先來拜見帝嚳。帝嚳一看,只見他生得豐下銳上,龍顏日角,眉有八彩,鳥庭荷勝,好一表人材,真是個聖明天子的狀貌。又拿他兩隻手來看看,掌中都有紋路,彷彿握著一個「嘉」字。問他說話,又是非常明達,當下心中不勝喜悅。那時姜嫄、簡狄、羲和等妃子及摯、棄、契等小兄弟都聞聲而來,聚集在一處。就是常儀,因為慶都來了,也勉強扶病出來。堯都上前一一見過,真是熱鬧非常,幾乎連屋子都擠不起,有幾個只好站在外邊。

帝嚳將四個妃子的兒子細細比較,暗想:「剛才堯兒的相貌固然是好極,就是棄兒相貌亦不壞,下部披頤,上部開張,像個角亢之星,照相法上說起來,亦是個全福之相。再看看契兒,亦是不凡的。就是摯兒的相貌,雖則及不來三個兄弟,但是九五之尊,亦是有分,至於凶敗不得善終之相,一點沒有,不過他的福分不長久罷了。我現在如果立他做儲君呢,卻又難違天意,這事卻甚難處置。」後來又想了一想,立即決定了一個主意,暫且不發表。

過了幾日,帝嚳視朝,大會文武,除司衡羿因事他去外,其餘百官都到。帝嚳便說道:「朕在位六十餘年,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從前顓頊帝在位七十八年,享壽不過九十一歲。先祖考少昊帝在位八十四年,享壽不過一百歲。即如先曾祖考黃帝在位百年,享壽亦不過一百十一歲。朕的薄德淺能,在位的年分雖則遠不及列祖,但是在人世上的年齡已經比顓頊帝為過,比少吳帝差不多了,將來還有幾年可以在世,殊不能逆料。

所以朕身後之事,不能不先與汝等商酌妥協,庶免臨時倉卒不能妥善,汝等以為何如?」百官大小聽了這番話,覺得是出其不意,不免面面相覷,無能作答。倒是火正吳回先說道:「帝春秋雖高,但是精力很好,而且這幾年來研求道學,功效不淺,面上的色澤竟和三四十歲的壯年一樣,將來享國長久,正未有艾,何必預先計算到後事呢?」帝嚳道:「這個不然,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古聖人的話是一點不錯的。現在朕並非說即刻就不能生存,不過為預備起見,不能不有一種商量。朕所最難解決的,就是繼嗣問題。朕諸子之中,論人才,當然是堯與契。論其母的資格,當然是棄。而論年紀的長幼,當然是摯,而且摯又是先母后所鍾愛的。但他的才德卻及不來他的兄弟,朕因此甚為躊躇,所以欲與汝等一商。汝等以為朕之諸子中,究竟誰可繼嗣?」木正重道:「立儲大事,最好簡在帝心。臣等愚昧,實在不能讚一詞。」水正熙道:「木正之言甚是。古人說得好,知子莫若父,無論臣等知人之明,萬萬不能及帝,就是以親疏而言,觀察所及,亦決不能如帝的詳細,請帝自定吧。」帝嚳道:「朕因為躊躇不決,所以和汝等商量。現在汝等之意既然如此,那麼朕想謀之於鬼神,用龜來卜它一下,汝等以為何如?」諸臣齊聲道:「這是極應該的。」當下決定了方法,帝嚳便去齋戒沐浴,擇日告廟,以便占卜。(未完待續)

来源:漢典古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