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送醫身亡續:家屬稱醫院錄像存空白

發表:2012-12-20 20: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2月15日,一起車禍給聞乃香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當天中午,在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射陽港橋十字路口,一輛麵包車被一輛大貨車從後面撞上,麵包車上的一對母子摔出車外,23歲的母親當場死亡,出生僅89天的巴成軒還在動彈。同車的外婆聞乃香抱起孩子,於12點24分被送至射陽縣人民醫院搶救。

12點58分,醫生宣布巴成軒救治無效,確認死亡。

聞乃香說自己跪了4次,醫院都「見死不救」,才導致外孫死亡。而射陽縣人民醫院的「初步調查結論」卻堅持治療流程符合規範,不存在搶救不及時的過錯。

外婆稱34分鐘內跪了4次

「找醫生的時候,醫生讓先去掛號,然後再來檢查。」聞乃香告訴記者。

聞乃香抱著面色青紫的外孫,來到CT室。「敲門敲了10多分鐘,都沒人開。後來是個醫生來幫著我們叫開了門。」聞乃香回憶道,「當時屋裡沒有病人,只有一個醫生在,我們也不清楚,為何沒開門。」

據聞乃香所說,孩子放上CT機後,醫生坐在儀器前,一動不動,沒有任何操作。聞乃香跪在地上,「麻煩您趕緊給我孫子看一看。」

這是她在醫院的第一跪。

CT檢查提示,巴成軒「蛛網膜下腔出血伴腦室系統少量出血,左額部硬膜下積液。兩側胸腔少量積液(血),前縱隔胸腺略大,血腫待排」。

聞乃香回憶,當時醫生說「孩子腦部出血了,你們趕緊送到鹽城去吧。我給你們叫120急救車。」此時,巴成軒的手還在微微動著。

聞乃香抱著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往外衝。

就在大廳外,聞乃香看見了一輛停著的120救護車。她誤以為是送自己的車,就上去了。

但是,聞乃香被司機拒絕了,據她回憶,司機說沒有「出行條」不送。

聞乃香第二次跪了下來。「求求你把我孫子送到鹽城市的醫院,求求你們……」可是,拗不過那張出行條,聞乃香眼看著這輛救護車駛向急救中心西邊,停下了。

此時,第二輛救護車來了,同樣需要出行條,聞乃香又抱著孫子下車了。

六神無主,她又回到醫院大廳跪了下來,求那些穿白大褂的人幫忙。

救護車下來的護士看到這一幕,帶著他們到二樓的兒科。想要輸液,沒有輸液單。想要看醫生,又要排隊。「先救救我家的孩子吧!」聞乃香又跪下了。

「我不記得孩子有沒有睜開眼,有沒有傷痕。」聞乃香語氣哽咽,「那時整個人都懵了,只想趕緊找個醫生救救孩子。」

得知醫生沒時間看病,這位護士就帶著聞乃香和孩子去了隔壁的搶救室。「一個醫生過來給孩子輸液,之後他去拿心電圖,就讓一個圍觀的獨臂老人給孩子輸氧。她不知道怎麼弄,把氧氣罩放到了孩子嘴上。」聞乃香說。

12時58分,心電圖上的那根直線徹底摧垮了聞乃香的最後一絲希望,「孩子還在輸液,怎麼就沒用呢?」

醫院:治療流程符合規範,並無過錯

在聞乃香及其家人看來,這34分鐘是搶救巴成軒的黃金時間,是醫院的不作為導致了外孫的離開。

射陽縣人民醫院醫患溝通辦張玉英主任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巴成軒是「先查的CT,後去挂的號。」

「小孩來醫院後,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家長看起來很著急。一個內科醫生就帶他們到外科診室,不到1分鐘,就引到CT室門口,敲門不到1分鐘就開了。」張玉英表示,這些都可在視頻中看到。

張玉英表示,醫院的攝像頭是24小時監控的,而搶救的30多分鐘的視頻是「連貫的」,並且,巴成軒的家屬已經在公安民警的「見證下」看了視頻。

不過,巴成軒的家屬卻說只看到了「十多分鐘」的視頻,出現聞乃香的畫面不到「五分鐘」,「不連貫」,也「沒有看到CT室的情況」。

巴成軒的爺爺呂加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曾看到醫院出示的視頻。他說:「我們只看到她抱著孩子進大廳,還有一個醫生帶著他們出來的畫面。她跪求的畫面沒有,在大廳門口找120急救車的畫面也沒有,獨臂人幫忙輸氧的也沒有。很多地方都是空白。」

至於為什麼已知巴成軒傷情嚴重的情況下,不先採取救治措施、只是讓他轉院,張玉英表示:「這是醫療上的問題,我不跟你探討,說了你也不一定能聽懂。我們醫院究竟有沒有過錯,該不該承擔責任,這些可以通過法院調查、評判。」

12月17日,射陽人民醫院向聞乃香及其家人出示了一份「關於巴成軒醫療爭議情況匯報」,對聞乃香是否多次被120救護車拒絕一事,作出答覆。

匯報稱,嬰兒家屬將嬰兒抱上救護車,隨車醫護人員正忙於交接剛接回來的病人。後來120護士聽到急診大廳有患者要轉院,主動與其聯繫。

不過,就120救護車是否因聞乃香沒有出行條拒載、是否是圍觀人員幫忙輸氧等問題,匯報書上隻字未提。

在匯報書的末尾,醫院寫到:「嬰兒入我院後,措施得當,診療流程符合規範常規。嬰兒發生車禍送至我院後,我院開放綠色通道,實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採取了積極的診治措施。」

射陽縣人民醫院認為,「嬰兒由於嚴重車禍導致死亡,從入院到死亡時間三十四分鐘,不存在搶救不及時的過錯」。

12月19日,張玉英表示,這份匯報只是「初步調查結論」,詳細過程還是得通過錄像視頻獲知。

目擊者與醫院「錄像」各執一詞

在巴成軒最後的34分鐘內,有3個人見證了這個過程。

射陽港派出所的聯防隊員吳鳳虎是第一個證人。他到事故現場,並將聞乃香和孩子送去了醫院。

「是我花12元幫孩子挂的號,掛號單我還留著呢。」吳鳳虎告訴記者,「聞乃香帶小孩去做的CT,我去挂的號。」

吳鳳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聽說是交通事故,醫院也同意先拍片子,但有個醫生非要求掛號。」

第二位證人是醫院一位病人的家屬顧凱。顧凱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做完CT時,小孩還有氣息,醫院連最起碼的氧氣都沒有接。後來孩子的外婆看到兩輛120救護車在門口,爬上去又下來,多次懇求醫院安排120急救車送至鹽城市區醫院,均遭到拒絕。」

第三位證人是周德花,65歲的獨臂老人。此前,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下樓買橘子時看到一個婦女抱著小孩一樓二樓上下跑很心疼,而且不時地給醫生護士下跪,於是自己就幫忙把聞乃香扶到二樓。二樓搶救室裡的一個女醫生居然讓我幫忙給孩子接氧氣,「讓我這個獨臂的人給孩子插氧氣管,我哪兒會啊。」

在匯報書中,醫院寫明瞭在搶救室對巴成軒採取的一系列搶救措施,「吸氧、開放靜脈通道、心肺復甦等」,同時通知心電圖醫師進行心電圖檢查,「發現嬰兒心電圖呈一條直線」,才「宣告死亡,停止搶救」。

時至今日,聞乃香和親戚們已經在醫院待了4天,「我們不求什麼賠償,就是想弄明白為什麼醫生不搶救」。

12月19日,張玉英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談到賠償問題,先要搞清楚醫院的診療措施是否得當,是否有過錯和瑕疵。家屬可以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或者向法院起訴,採取司法途徑解決問題。

来源:中國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