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乎致命的晚餐

發表:2012-07-01 00: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法國『世界報』亞洲來信專欄作者今天寫的文章題為「幾乎致命的晚餐」。報導寫到:頻繁出現的毒食品醜聞讓中國人感到憤怒。大家對任何一個購買的與食物有關的產品都產生了疑心。於是,在中國,「食品安全戰士」們自動在網上組織起來,及時告知消費者有關食品是否安全的最新消息。

作者寫道:有一個中國人在五月份率先為IPHONE手機使用者發明瞭一個危險食品警報,名曰「中國生存指導」。這個警報的標誌底部是一個綠色方塊,綠色方塊中豎立著一個白色的十字架。打開這個食品安全警報設置後,首頁寫著一句歡迎消費者的銘言:大意為「你是窮人,你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你是富人,你應該幫助別人」。進入到裡面,第一個項目就是「最新生存警報」,列舉了在網上或在報章上最新披露的所有危險食品的細節。

危險食品警報的發明者在介紹這項發明時說:「我們能夠向月球發射探測器,能製造超級計算機,能創造最尖端的產品,但是我們連快餐的問題都不能解決。這是一個沒有底線的國家」。他接著寫道:「儘管食品醜聞源源不斷,沒有一個涉案的企業家被判處死刑,沒有一個高官為之辭職。中國,一個不懂什麼是責任的國家」。

據說發明者在金山網路安全公司工作,他向媒體匿名介紹自己是為了「公眾利益」而進行了這項發明。他說這也是一個獻給他的女兒的「痛苦的禮品」。因為,當他從電視上發現有些果凍裡含有皮鞋的殘留物質後,從此禁止自己的女兒去吃她最喜歡吃的甜點。

作者說,中國人為食品擔心是很自然的,因為中餐是世界上最豐富和最好的餐飲之一。中國電視上最近播出了名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系列記錄片,觀眾人數創下記錄,記錄片分析中餐從古到今的發展演變。為什麼這一系列記錄片如此吸引人,『南方都市報』分析說,「因為它使人們從對食品醜聞的憤怒中找到了尊嚴」。可是,作者指出,當電視觀眾發現了中國傳統的美食佳餚之後,他們腦中揮之不去的則是中國整個食品生產鏈的每個生產環節可能會對他們的健康帶來的危險。

今天法國各大報有關中國的報導不多,『解放報』重登了哈斯基和蒲浩琳1997年6月30日寫的長篇報導:這篇在香港回歸中國前夕寫的長篇報導題為「香港—最後的一天」。

編者大概有溫故知新的意思。在這篇舊文旁邊編者加了幾句按語。按語說,香港已回歸中國15年,貨幣和司法獨立,享受著半自主的特殊地位。但是香港特首是按照北京的旨意非直選選出。香港是按照中國宣布的一國兩制的原則來統治的,這一特區現在已變成全球重要的金融、服務和商業區,在中國大陸雇佣著數百萬人。然而,香港過於仰仗北京的現況引起了港人的緊張。擁有真正言論自由的香港泛民主派以及民間社會的活躍份子,他們每年堅持紀念1989年六四事件,他們不停地揭露中國缺乏人權的現狀。編者最後引述香港民主黨主席李柱銘當年說的一句話結尾:「我們的夢想是能夠看到:中國有一天變成一個偉大的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每個公民的人權都得到了尊重」。

本文節選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