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治理經濟不能靠「運動」

作者:郎咸平 發表:2012-05-16 12: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經濟改革不應該在原地打轉,經濟發展問題已經無法靠經濟改革本身來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經濟改革已經無法解決現在的經濟問題。更不能靠「運動」來治理經濟,我們在很多經濟領域還在搞「大躍進」和「放衛星」,這樣的結果,只能是製造更大的經濟災難。解決中國經濟問題,功夫在詩外,經濟改革需要以社會改革和社會公平為突破口,重新進行設計。

我們迫切需要重塑經濟改革的目標。這個改革的目標,既不是過去的效率至上,也不是過去的一切以經濟增長為中心,更不是只問經濟增長的結果而忽視經濟增長的方法和路徑,我們需要的是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所有人都受益的經濟增長。我們不能再搞國富與民富的對立,不能再為了追求國富而犧牲民富,更不能為了經濟增長而不顧社會公平和市場倫理。國企不應該成為通貨膨脹的幫凶,更不應該成為民營企業的殺手。我們應該以「藏富於民」的理念重新構建國企的改革目標,讓國企成為社會分紅的基礎,透過給民企減稅等方式為民企創造好的營商環境。

中國經濟改革正確的路線圖應該是在公平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而這個「富」不應再被掠走,而是藏富於民,並且讓富裕起來的老百姓能夠得到政府「以民為本」的公共服務。我們要透過有效的預算改革,把錢花在民生保障上。讓老百姓無需再為看病、上學、住房、養老發愁,讓老百姓放心地把錢花在其他消費上,以此拉動內需。

我們希望能夠形成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這些人擁有大部分社會財富。同時,透過這些人形成的強大購買力,為民營企業提供強勁的利潤增長點。企業賺錢後,就能雇更多人、發更多工資,然後這些錢又回到中產階層手中形成又一輪購買力。這樣,無需政府大舉投資,經濟就會按照它自己的規律實現自我平衡,進而持續發展。

我們需要建立全新的經濟治理方式。政府不能過分干預經濟,不能成為市場的主體和參與者,干預多了就變成了政府在辦市場,這樣的市場只能是越辦越糟,越來越不像市場。政府要做的就是營造好的公平的營商環境,尤其是知識產權執法、反壟斷執法等方面。如果這些做不好,就根本不可能調整好結構,更談不上創新。

為什麼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就是因為我們的思路是錯的。在現有經濟治理的思路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治理只能淪為運動式的整治,這背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現有的經濟體制裡,只有零碎的物價部門、工商部門、衛生部門、食品藥品管理部門、稅務部門,缺少捍衛市場秩序的社會目標。我們更習慣把社會上的事情當成政府的事情來抓,而不習慣把市場上的事情還給社會自己來管理。我們應該鼓勵這些無良企業的內部員工,像美國那樣能用《吹哨法案》來檢舉、揭發自己的企業;我們應該允許社會自己成立民間組織,關注和調查食品安全問題。與此同時,我們應該鼓勵老百姓和民間消費者團體參與制定產品標準,而不是任由企業綁架產品標準,我們更不能期待通過幾次「運動」就能把公平的市場秩序建立起來,政府的角色應該是「裁判員」,而不是「運動員」。

我們的分配政策也是如此。我們總有計畫經濟的思維,政府一看居民收入不高、內需不振,就要求調整分配,不斷提高最低工資。這種漠視經濟基本規律的結果就是沿海製造業企業痛苦不堪,少數有實力的企業向內陸轉移,以此逃避沿海地區不合理的最低工資標準;而大多數企業只好無奈地裁員。我們這種靠政府來建立工資增長機制的思維是完全錯誤的。這樣做的結果,是收入差距被拉得更大了而不是縮小!我告訴各位,我們看到的所謂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做法完全是錯誤的。首先應該做的是,也是政府能辦到的,就是全面提高和做實公民的「隱性收入」,全面做實社會保障制度,讓老百姓不花錢或者少花錢就能夠看得起病、養得起老、上得起學和住得起房。其次是降低企業的稅費,讓企業有錢給給員工多發工資;再其次,就是創造好的公平環境,降低地價和地租,促進位造業和服務業的全面振興。至於企業如何振興和創新,那完全是企業的、市場的事,你政府再怎麼投入也沒用,你還不如把這些錢投入社會保障領域。

我們的證券監管部門也在犯同樣的錯誤。我們一提嚴刑峻法,就好像等於證監會要勤政吏治,搞幾次運動、抓幾個典型。可是這樣做真的有效嗎?學術界對全世界49個國家的資本市場研究發現,證監會這樣借公權力執法,對資本市場發展基本沒用。而有用的只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強制上市公司披露的越多越好;另一個是私人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能基於虛假披露或者欺詐披露到法院起訴的立案門檻越低越好。

就拿重慶啤酒案來講,一個賣啤酒的去搞疫苗,而且從頭到尾都沒有好好披露。證監會只是琢磨怎麼修改披露規則,根本就沒有考慮怎麼事後問責。各位想想看,如果我們給予投資者足夠的權利保護自己,支持大成基金把重慶啤酒管理層告到法院去,同時也支持大成基金的基民把大成基金管理層告到法院去。然後,給這些公司開出天價罰單,那別的上市公司還敢瞎玩兒什麼礦業概念、新能源概念嗎?

所以說,今天的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邊緣。而我們下一步要思考的是,如何化危機為機會。

来源:中國企業家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