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政壇醜聞 中國網路出現不尋常解禁(圖)

發表:2012-03-30 09: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關趙紫陽的信息在中國網路上短暫解禁

伴隨王立軍出走美領館,薄熙來遭解職的政壇動盪,中國網際網路過去幾週出現了一系列極不尋常的解封或放鬆現象。

一些曾經被屏蔽的搜索詞彙在某些網站上,在短時間內可以查到了。

例如同1989年六四事件以及法輪功有關的詞彙時不時可以在中國的搜索引擎百度和新浪微博查到。

已經逝世7年的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一直以來是中國網際網路的敏感詞。但3月21日凌晨,趙紫陽三個字首次出現在百度百科,千多字的內容講述了趙的生平、被撤職經過,據悉至21日晚已有216萬人次瀏覽。

3月21號,中國網民發現,「六四」這個詞彙在百度上短暫的被解禁。天安門母親的組織者丁子霖也說,他丈夫成功的在網上搜索到了一些「敏感的材料」。

丁子霖表示,為何現在網上搜索放鬆不得而知,但願事情是在朝積極的方向發展。
權力鬥爭使然?

一些分析人士稱,中共黨內的權力爭鬥造成了網際網路有選擇性解除屏蔽的奇異現象。他們認為,通過觀察在某一事件上中國當局對社交網站發言的「封」或「放」可以看出更深層的政治意圖。

中國網際網路的觀察家們注意到,當二月份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的事情發生後,中國的網監們一開始並沒有怎樣特意阻止各種推測,謠傳和小道消息在網際網路上瘋傳。

在北京的一位中國事物專家比爾·畢肖普2月8號在其推特上對此現象揣測說,「北京的宣傳機構是否在有意的允許網上一些關於王立軍出走美領館的議論,以此來映出對薄熙來的不利呢?」

就在這之後不久,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報告說姜維平的名字在百度上解封了。

姜維平曾是文匯報駐大連記者。因在香港媒體上發表批評薄熙來和其他中國官員的文章被判刑八年。

姜維平後來獲釋並去到加拿大。在海外繼續發表批評薄熙來的文章。

他的名字長期來是中國網際網路屏蔽的敏感詞。

二月份王立軍事件發生後,姜維平這三個字一度解封。雖然後來又被屏蔽,但許多中國網民得到的信息是:薄熙來要有麻煩了。

果真,薄熙來3月15號突然被免職。

中國當局對薄熙來解職的原因和他解職後的去處沒有提供任何信息,導致網上有關薄熙來的各種謠傳盛行。

而中國的網監當局似乎在這個時候又一次採取了極不尋常的「不干涉」手法,任網上關於薄熙來的各種揣測流傳,直到數天後網上「政變」的謠傳幾近失控時才開始嚴加控制,刪除,屏蔽有關信息。

前面提到的中國網上出現有關趙紫陽的資料在兩天後又消失了。在北京的一位政治學者陳子明說,他認為這體現了中共高層在這個問題上的爭鬥。

分析人士說,所有這些近來中國網路發生的異常現象或許顯示出中共內部高層的權力鬥爭正變得日益激烈而不再那麼隱蔽。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