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下的GDP增長不可輕信

作者:陳海玲 發表:2011-09-17 14: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8年9月次貸危機演變成金融危機後,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美國、日本,GDP增長要麼下降,要麼索性負增長,幾輪刺激性貨幣政策下來後,各國GDP增長得以統統重新向上。據此很多人認為政府們的救援政策是有效的。但是,筆者看來,這正是問題的所在。各國向市場傾注的貨幣,像興奮劑一樣,亢奮了各國本已疲憊的GDP,不僅掩蓋並且惡化了原有的問題,而且也逐漸失去了藥效各國GDP增速在2011年下半年又重處於下滑趨勢。

當前的世界經濟因為出手過重的救市政策而被嚴重扭曲:多國政府及企業嚴重負債,入不敷出,貨幣超發,結構性問題惡化。

市場有著自我療傷功能,前提是它能將落後的產能清除出去。政府干預得太多,反而拖延了市場自我康復過程。在獲得大批的新增貸款後,該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一些過熱的產業更熱,創新的企業遲遲沒有成長的空間,經濟的內生性增長動力缺乏,市場的傷口一直在流著膿水:通脹持續上升,失業率躥到高位也不下來。

政府到底該做什麼呢?筆者認為,只需在流動性很緊張時暫時性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就像孩子發了高燒要緊急退燒一樣,之後,市場的康復則交由市場去解決。

具體而言,歐債危機的實質是政府借債太多,嚴重超出其可承受的範圍,這種財政赤字本該更早更大地削減,而現在只是在慢慢地一點點地減,而且阻力很大。問題就在於不少歐元區的人民不願意大幅削減政府開支,而一些政黨則利用民眾的這些反應來爭取選票,多黨相爭之下,財政赤字難以大幅下降。央行不論增發多少貨幣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另外,歐美失業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世界勞工價格資源價格在某些地區被極大地扭曲。而中國則要解決經濟基礎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的問題。

因此,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中國,面對此場金融風暴,如果那是市場的問題請由市場解決,如果是政治的問題請用政治方案解決,切不可越俎代庖,甚至演變成強者對弱者的掠奪或是尋租鬧劇。

来源:大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