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會享受的官員在中國

作者:王鈞春 發表:2011-07-30 22: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歷經改革、開放30多年的今天,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級官員的待遇也得到很大改善。其中有些人(不能說大多數,也不能是極少數)的享受程度讓世界大開眼界,甚至可以創造吉尼斯記錄。

有些官員的「工資基本不動」。有些官員的「衣、食、住、行、玩」或被公家「全包」,或被抬轎子的人「白送」。當百姓對糧食、蔬菜的安全性所困擾的時候,很多官員的餐桌上早已是純綠色的「特供」食品了。多年前某省會城市的市長因經濟問題落馬後,其老婆曾經說過,每月家裡除了買點食鹽外其他什麼也不用購買。

有些官員的「老婆基本不用」。目前已經到了互相攀比,看誰的情人多誰的本事大的荒唐地步。據說廳級以上的貪官中80%有情婦,其中有些已達兩位數,更有超百人的。簡直可與千百年前的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翩妃」試比高低!

有些官員享用公車超過私家車。越到基層公車私用現象越發嚴重,公車不僅本人隨意使用,家屬和親朋好友也可借光。公車有公派的司機,不僅自己免去了親自代勞,而且包括油料費、修理費等所有支出均由公家開銷。比起自家養車既舒適又節省一大筆錢。

用公款領略祖國及世界的大好河山。很多著名的風景聖地都建有從國家級到省市級的「培訓中心」,為了掩人耳目,這種所謂的「培訓中心」,其實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供官員遊玩和療養。每到旅遊季節,這些地方便雲集了一批批的官員,對外名義上是「學習」、「培訓」,其實這種「挂羊頭、賣狗肉」的伎倆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現在的不少官員國內好地方走遍了,亞洲也看不上眼了,北美、歐洲也不感覺新鮮了,就琢磨著去非洲、南美等一些後開發的地方了。咱們的官員去國外一律以「參觀」、「考察」的名義,但是有媒體披露,很多接待方剛開始還信以為真地熱情對待,後來發現這些人對於參觀、考察的東西走馬觀花而根本沒興趣,所以後來人家十分冷淡,甚至乾脆不予接待,結果弄得中方十分尷尬。

退休官員活的更瀟灑。在高級幹部身上還殘存這「幹部職務終身制」的痕跡。比如一些高級幹部退休了,還享有秘書、警衛、司機、勤務、廚師、保姆、專車、住房、醫療等在崗的待遇。衛生部的一位原副部長在幾年前就表示,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的80%是僅為850萬黨政幹部所享用。全國有四十萬名幹部長期佔據幹部病房。

一些退休幹部並不滿足制度所給予的優厚待遇,他們要退而不休地「發揮余熱」。有些領導幹部退休後選擇了去上市公司擔任獨立董事(不在公司任職、不參與具體事務、沒有公司股票,卻能為公司出謀劃策的人)。在市值排在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34位政府退休高官任獨立董事。獨董不乏副部級以上高官在上市公司領著幾十萬元的年薪,如中石油獨董劉鴻儒曾為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年薪22.7萬元;獨董崔俊慧為國稅總局原副局長,年薪24.4萬元;浦發銀行的獨董為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劉廷煥,年薪 20萬元。

縱觀以上中國的一部分官員的超級享受待遇,無論與世界上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相比,可能都是頂級的。這些問題不管是官員自身的原因,還是制度設計上的弊端,我們都不可小視。

享受高質量的生活是人類所追求的共同目標。作為官員,將手中握有可支配的公共資源先自己享用呢,還是心繫著廣大人民群眾?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我們的古人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總書記在「七一」的講話中也諄諄告誡了我們。我們的前輩陳雲同志早就提出了警告:「黨風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其實,這些道理幾乎人人都明白,關鍵是如何落實。

到了我們的官員沒有特權可享受的時候,我們的事業就大有希望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来源:《環球網社區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