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会享受的官员在中国

作者:王钧春 发表:2011-07-30 22: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官员的待遇也得到很大改善。其中有些人(不能说大多数,也不能是极少数)的享受程度让世界大开眼界,甚至可以创造吉尼斯纪录。

有些官员的〝工资基本不动〞。有些官员的〝衣、食、住、行、玩〞或被公家〝全包〞,或被抬轿子的人〝白送〞。当百姓对粮食、蔬菜的安全性所困扰的时候,很多官员的餐桌上早已是纯绿色的〝特供〞食品了。多年前某省会城市的市长因经济问题落马后,其老婆曾经说过,每月家里除了买点食盐外其他什么也不用购买。

有些官员的〝老婆基本不用〞。目前已经到了互相攀比,看谁的情人多谁的本事大的荒唐地步。据说厅级以上的贪官中80%有情妇,其中有些已达两位数,更有超百人的。简直可与千百年前的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翩妃〞试比高低!

有些官员享用公车超过私家车。越到基层公车私用现象越发严重,公车不仅本人随意使用,家属和亲朋好友也可借光。公车有公派的司机,不仅自己免去了亲自代劳,而且包括油料费、修理费等所有支出均由公家开销。比起自家养车既舒适又节省一大笔钱。

用公款领略祖国及世界的大好河山。很多著名的风景圣地都建有从国家级到省市级的〝培训中心〞,为了掩人耳目,这种所谓的〝培训中心〞,其实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供官员游玩和疗养。每到旅游季节,这些地方便云集了一批批的官员,对外名义上是〝学习〞、〝培训〞,其实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现在的不少官员国内好地方走遍了,亚洲也看不上眼了,北美、欧洲也不感觉新鲜了,就琢磨着去非洲、南美等一些后开发的地方了。咱们的官员去国外一律以〝参观〞、〝考察〞的名义,但是有媒体披露,很多接待方刚开始还信以为真地热情对待,后来发现这些人对于参观、考察的东西走马观花而根本没兴趣,所以后来人家十分冷淡,甚至干脆不予接待,结果弄得中方十分尴尬。

退休官员活的更潇洒。在高级干部身上还残存这〝干部职务终身制〞的痕迹。比如一些高级干部退休了,还享有秘书、警卫、司机、勤务、厨师、保姆、专车、住房、医疗等在岗的待遇。卫生部的一位原副部长在几年前就表示,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的80%是仅为850万党政干部所享用。全国有四十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

一些退休干部并不满足制度所给予的优厚待遇,他们要退而不休地〝发挥余热〞。有些领导干部退休后选择了去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不在公司任职、不参与具体事务、没有公司股票,却能为公司出谋划策的人)。在市值排在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34位政府退休高官任独立董事。独董不乏副部级以上高官在上市公司领着几十万元的年薪,如中石油独董刘鸿儒曾为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年薪22.7万元;独董崔俊慧为国税总局原副局长,年薪24.4万元;浦发银行的独董为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刘廷焕,年薪 20万元。

纵观以上中国的一部分官员的超级享受待遇,无论与世界上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可能都是顶级的。这些问题不管是官员自身的原因,还是制度设计上的弊端,我们都不可小视。

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作为官员,将手中握有可支配的公共资源先自己享用呢,还是心系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我们的古人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书记在〝七一〞的讲话中也谆谆告诫了我们。我们的前辈陈云同志早就提出了警告:〝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其实,这些道理几乎人人都明白,关键是如何落实。

到了我们的官员没有特权可享受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来源:《环球网社区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