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男女的發病比例約為4比1(圖片來源:寶寶吧)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國王的演講》成為大贏家勇奪多項大獎。這部影片描寫英王喬治六世克服口吃,發表英國史上最觸動人心的經典演說,讓大家開始 關注口吃。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兒科主任崔其亮、兒科醫師鐘鑫琪介紹道,口吃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男女的發病比例約為4比1,因為男孩的語言發育較女孩遲緩,這個比率不算小。但是,在孩子的口吃現象中,約80%能自然康復,只有20%會持續到成年。其中,家長的溝通引導起關鍵作用。
過早學雙語能誘發口吃
鐘鑫琪說,從臨床規律看,性格較內向,常常緊張和焦慮的孩子更容易有口吃問題。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口吃、眨眼、聳鼻都是情緒發泄的一種手段。 有些家庭的語言環境太過複雜,在孩子年紀尚小時,家裡人有講家鄉話的,有講粵語的,又講普通話,這些混亂的刺激讓孩子發音混亂,孩子會很焦慮容易引發口吃。「這是 因為,孩子的神經得發育到一定階段,才能承擔一定強度的語言刺激。」鐘鑫琪說。這就好比一棵樹還未長成,還承受不起懸掛70斤的重物,你就重壓,枝椏會垮掉。
同樣道理,過早接觸雙語早教也是口吃成因。近幾年,早教觀念深受家長關注,一些早教人士認為孩子要早早受語言刺激能促進發育,但 是,這個觀點已經越來越受到質疑。鐘鑫琪認為,只有等孩子在把主流語言掌握好了,才適合學其他語言。這個掌握好的標準是能把語言跟正常實物結合起來,比如,跟孩子說「給媽媽拿個蘋果」,孩子就能拿個蘋果來時,這個年齡一般是2歲之後。
而在有的家庭中,家長態度也是孩子焦慮的源泉。有些家長有攀比心理,對孩子嚴格要求,「你必須說好這話」「別的小孩能說你為什麼不會說…… 這也會讓孩子緊張焦慮,越學越不好,反而造成口吃。此外,還有許多孩子口吃是習得性的,因模仿口吃者說話而形成。
口吃常見症狀
除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外,家長也得關注孩子有無口吃症狀。鐘鑫琪介紹道,口吃有以下三種表現:
一種是連續性的,比如「你你你你,怎麼還不來」;
一種是難發性的,發不出某個字的讀音如「大家好」中的「大」字費半天勁才發出來;
另一種是重複性的,比如「你把那蘋果蘋果蘋果拿過來」。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孩子有這種情況,不妨先帶孩子上五官科做個檢查,看有沒有大舌頭、聲帶異常、聽力損傷等問題,這些屬於器質性病變引發的口吃。如果排除了這些問題,則要上醫院的兒童發育行為科就診了。
家長幫助,口吃兒易康復
鐘鑫琪說,口吃一般很少用到藥物治療,主要是展開語言訓練,而家長是小孩最好的康復指導老師,家長要盡量用清晰、簡單的短語與孩子交流。她建 議,家長營 造一些輕鬆的語言環境,多創造機會讓孩子主動開口表達。如果孩子還有口吃,千萬別說「慢慢說」「你再說一遍」這樣的話語引起他的注意,這只會造成孩子焦慮 不安以及挫折感,不利於口吃康復。應該傾聽孩子講什麼,而非在意孩子是否講得流利。此外,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唱些朗朗上口的兒歌。
如果孩子有口吃問題,早干預治癒越有可能。臨床上,有些孩子年紀大點,神經、大腦發育完善後,通過看電視、跟社會交流,口吃能得到改善。但這並非絕對現象,還是家長早就醫早干預效果好。
来源:大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