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最愛吃剩菜?

發表:2011-01-15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帶父母旅遊,最頭疼的事兒,是摸不清他們的胃口。那天在東京淺草寺,按圖索驥找到了朋友推薦的一家麵館,儘管是家小館子,門口排隊的人卻有二十多人,大太陽底下溜溜站了將近一小時。為了對得起自己的等待,落座後,我決定報復性地點一份「馬刺」,也就是生吃的馬肉。

「我可不吃生東西!」我媽立刻鄭重聲明。然後她詳細地敘述了在北京吃生魚片後腹瀉的慘狀,聲情並茂。「那給你點一份什錦天婦羅怎麼樣?」我小心地跟她商量。「不需要,不好吸收。」我媽言之鑿鑿,用一系列很具體的數據,闡述了老年人如何不適宜吃油炸的東西……總之,她強調自己只需要一碗拉麵即可,而且是最簡單的那種。

兒子陳樂不幹了,因為我曾經向他詳細描述過,馬肉刺身細嫩彈牙鮮美,而且只有在日本才能放心地吃到。兒子地位高啊,拿著菜單,指著上邊的圖片,對服務員一會兒「都走」一會兒「普里斯」,點頭哈腰七七卡卡點了好幾樣刺身,其中有兩份馬刺。我擔心父母吃不慣,又點了份兒咸菜和兩個熱菜,給每人要了一種麵條。兒子甩開腮幫子大吃,我和我爹各要了一壺清酒。微微地,我有了些醉意,店家又來推薦當天的一種貝類,要了來吃,果然不錯。但桌上還剩下了一些魚和肉,卻再也吃不下了。

喚夥計過來結賬。這時,一直吃咸菜的我媽,一個箭步把店小二阻在了門外,同時把我剛背到肩膀上的書包取了下來,焦急地說:「其實你不知道,你爸爸他呀,可喜歡吃生魚片了!」可是老爺子已經吃了不少,於是我媽只好悲憤地把盤子一字排開……樂樂壞壞地調侃奶奶:「小心下午鬧肚子哦!」我媽給了他一個白眼。

我爹是北方人,而母親則出生在水稻產區,所以在主食的選擇上,他們一直採取求同存異,擱置爭議的政策。做米飯換了小火,母親總會給我爸放進兩隻饅頭;我爸做饅頭,蒸鍋的中間是空的,為的是給我媽擺一碗米飯。真是佩服,他們就這樣生活了將近五十年。父母這一代人從小窮慣了,餓怕了,也養成了有東西捨不得吃的習慣。冰箱裡的食品,幾乎都是在過期前幾天才被消滅。做子女的經常開玩笑,笑他們節儉:「吃了那麼多年苦,怎麼還沒學會享福?」父母總是笑笑,表示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比如我妹妹想盡份孝心,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去海南住幾天,結果他們眼睛都沒眨就把錢存進了銀行,五年定期。

無奈,只好由我「押送」著他們出去,這次東京之旅就是這樣。臨行之前,我還特意跟他們交代,咱們是去旅遊,是享受不是逃荒。結果還是沒辦法,無論吃飯還是買東西,我媽都要過來打聽價錢,然後在一旁默默地心算,再突然大聲報出一個人民幣的數字:「乖乖,一瓶礦泉水這麼貴啊!」結果第二天再出去,父親的雙肩背沉甸甸的,過去拉開一看,是他們連夜在房間冰箱裡冷藏的涼開水,好幾瓶。

所以那天看媽媽津津有味地吃著馬肉刺身,我嘗試著開導她:「您看啊,我小的時候,咱們全家省吃儉用,現在也沒見剩下錢啊?當時您大方點兒,我們哪至於天天看著鄰居家流口水?」這句話把老媽說傷心了,她認為這是對她辛勤持家的否定。放下筷子,我媽默默站起身,接下來的一整天都沒理我。

為了承認錯誤,第二天晚餐,我帶著二老一小,去了澀谷一家專吃螃蟹的料理店,新鮮的蜘蛛蟹,從刺身、壽司、燒烤、清蒸、奶油焗到蟹肉蛋羹……當然,價格也不算便宜。我媽堅持全家要一隻就夠了,我心說,一隻?可能只夠那個大胖兒子吃的。於是當面要了一隻,又偷偷點了另一隻。很快,兒子的面前就擺滿了空殼,而父母面前的盤子裡還是最開始夾過去的那條蟹腿。他們很誇張地比劃著進食的樣子,卻不見消耗。我有些急,剔好了一個蟹鰲放到我媽的盤子裡。「你真不知道我多不喜歡吃螃蟹,你妹妹家冰箱裡現在還有好多隻,我根本不吃。」我媽說著,把蟹鰲像奧運火炬一樣傳給了我爸。我沒說話,又剔乾淨另外一隻遞了過去: 「這和秦皇島的梭子蟹還真不是一個味兒,麻煩你嚐嚐嘛。」說完繼續伺候我們家少爺吃喝。待我轉過頭來,發現新剝的蟹鉗子又出現在了我爸的盤子裡。老爸也沒客氣,一筷子又把肉還給了我媽,就這樣,幾乎我每次抬頭,那只蟹鰲都會變一個位置,就像我小時候蹲在馬路邊看變戲法一樣,那三隻小絨球,我永遠猜不出在哪個碗底下扣著……

這是我第六次去日本。之前的五次,這裡的美食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這次,無論是拉麵、燒肉、還是刺身,都讓我吃出了另一番滋味。那天晚上回到賓館,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真的,這麼多年,我爸我媽最愛吃的東西是什麼呢?我還真想不出來……回到北京後,兒子在父母那裡住了幾天。接他的時候我問: 「過了這麼多天,你有沒有發現爺爺奶奶最愛吃什麼呀?」兒子認真地想了半天,肯定地回答說:「剩菜」。

来源:日本新華僑報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