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條件是「美國化」還是「非洲化」?(圖)

發表:2010-08-19 13: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8月17日舉行的「醫療產業論壇」上,幾位主講嘉賓相映成趣的發言很是耐人尋味。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杉說,中國主要大城市的許多醫院,其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水平足以令外國人羨慕。他1995年去美國醫院考察時,從醫院的藥品表上發現,胺片青黴素還是美國醫院的一線藥,而那時這種藥在中國許多醫院裡已基本不使用了。中國藥學會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則說,中國人不要沾沾自喜,我們現在吃的藥遠低於非洲那些撒哈拉以南貧困國家的黑人,他們從國際上得到的援助藥品,是按國際標準生產的,而我們的質量標準遲遲不肯提高,因為提高藥品質量是要成本的,而在中國目前的醫療採購過程中,我們執行的是唯價是取,誰的價格低就選誰。

把這兩位嘉賓的話結合在一起,恰好可以生動反映出中國醫療行業的現狀。經過多年過度市場化的發展,中國醫療行業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一方面是按市場價格收費、主要面向高端人群的醫療機構和醫療設施獲得了長足發展,只要你肯出錢,在中國目前基本上不存在看病難的問題。而另一方面,中國總體醫療服務質量低下的狀況卻遲遲得不到改觀,以至於出現了中國人用藥質量趕不上非洲災民的情況。宋瑞霖主任上文講的恐怕還主要是中國城市地區,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的情況更加嚴重。還是宋主任的話:我們現在有103萬鄉村醫生,實際上他們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但恰恰是他們讓農民在得病的時候能夠有人去求助。

本次論壇的另一位主講嘉賓、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說,中國農村的很多衛生院,它們本應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原則向農民提供醫療服務,但不少衛生院卻設立了「高幹病房」,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賈康把中國醫療行業當前的問題歸納為兩點,一是過度市場化,二是過度官場化,出現了比照正部級醫療待遇以及正局級、正處級、正科級醫療待遇等現象。過度市場化是政府推卸自己提供均等化公共醫療服務的責任導致的,而過度官場化又使政府本已嚴重不足的公共醫療投入過度向官員、公務員和某些特定人群傾斜,使中、下層百姓獲得的公共醫療服務更加捉襟見肘。

那麼,中國有沒有可能解決賈康提出的這「兩化」問題呢?論壇的另一位主講嘉賓、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給大家舉了陝西神木縣的例子。她說,神木縣的「免費醫療」實際上主要是對窮人免費,像公務員、企業職工還是要交費的,但窮人真的是免費,而且得到的待遇和縣委書記是一樣的。神木縣委書記對她說,神木要做到「醫病醫貧醫天下」。

當然,以神木一個縣的財力是醫不了「天下」的,那麼以中國目前的財力能否讓全國農民都得到神木老百姓那樣的公共醫療服務呢?楊燕綏說,神木每年的醫療費用支出是1.5億到1.8億。如果就按1.8億算,中國目前有2,010個縣級市和縣,一年的醫療費用就是3,608億元,大約相當於中國政府半個月的財政收入。中國2009年的軍費開支是1,500億美元,約合1萬億元人民幣。只需拿出相當於軍費開支三分之一的錢就能徹底解決中國7億多農民的醫療問題,政府真的沒有這個財力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