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的矛刺不穿腐敗的盾 (圖)

發表:2009-10-31 22: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由於官員腐敗案件層出不窮,觸目驚心,屢殺不絕,中國政府十多年來逐漸加大了反腐力度,這些反腐措施大致有:1995年啟動"雙規";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2005年和2006年重新頒布修改過的"上訪條例";2007年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2008年6月,中紀委開通舉報熱線,2009年10月28日啟動舉報網站(www.12388.gov.cn)。

不可否認,反腐措施的增加是個進步。但它到底有多大能量,是否起到煞住腐敗風氣的作用?這就值得懷疑,甚至被否定。

反腐渠道自欺欺人

中共的反腐渠道似乎很多,有上訪,有電話和網路舉報,有雙規等等,但實際操作卻達到了佛學裡"有即無,無即有"境界。

如果真心反腐,檢察官大人到北京或各省市的上訪辦坐坐,沏壺茶,讀份報,翹起二郎腿,就能聽到各路黑官的惡行。但目前的上訪辦和各地官員是如何對待訪民的?各地設置黑監獄,非法囚禁訪民。多次上訪的,二話不說就送精神病院。馬路上的標語乾脆寫明"越級上訪,牢底坐穿"等等威脅性詞句。北京的上訪辦,更成了截訪辦,訪民千辛萬苦走到上訪辦的門口,竟被各地駐京辦的警察暴力拘留和非法遣送。

再看看網路舉報。中國網路網警林立,實名上網。中宣部主導輿論大方向,對不"和諧"的網頁統統屏蔽。網頁都有網警和舉報警告,這到底是誰監督誰?因此,這個網路舉報,不過是網路上訪辦。

網路成為反腐功臣,其實多屬偶然。比如,周久耕的天價煙案,純屬當事人大意失荊州。現在的領導開會,都精得抽"裸煙"。沒有煙盒,任是神仙也猜不出這是什麼煙。如果是普通的香菸,還怕亮出煙盒來?這些鬼鬼祟祟的領導沒被抓著,並不說明他們是清官。

腐敗也起著穩定獨黨政權的作用

胡氏政府一邊大聲疾呼"腐敗亡黨亡國",一邊繼續腐敗。政府之所以反腐,正如薄熙來近來打黑所講的雷人大實話:重慶打黑是政府被黑勢力逼得沒辦法,不得已而為之。這句話用在反腐舉措上,可以說也是被貪官逼得沒辦法而為之。其實貪官和黑勢力沒有區別。中國的貪官一貪就是千萬億萬計,這樣的明目張膽,實在有礙觀瞻,同時也威脅到最高權力本身。

但中共並非凡腐必反,因為被允許的腐敗,是當權者們和諧的穩定劑。在最高權力決策層裡,就不乏腐敗分子,或腐敗家屬,但他們非常有默契地互相保護。胡錦濤兒子的公司涉及非洲的腐敗案、溫家寶夫人和兒子備受質疑的發財通道、傳聞帶"病"死在職位上的黃菊等等,一律不准在國內媒體上曝光;官員財產公開的議案也如天方夜譚。如果財產積累是合法的,何懼曝光?其他的如太子黨任將軍、任總裁、任省長、任國家副主席等等,也是腐敗體制內的平衡術在作祟。這不是用血統論來否定他們出任這些職位的資格,而是否定這個制度的公平性。因為這些人出任如此重要的職位,不是通過競選,或通過公開的資格考查等較為公平的程序而獲得的。

反腐淪為權力角鬥的工具

選擇性的反腐,保護著某個共同體的利益,因而,中共的反腐往往就淪為權力角鬥的工具。

這次重慶打黑,10個廳官落馬;前不久的司法系統反腐,從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到其廣東派系的司法部門的大員,幾乎如數受到整肅;十年前的賴昌星廈門遠華案,涉案官員過千人,其中20人被判處死刑(包括死緩),多人被判二十年重刑......這麼多的案件,都是整體腐敗,而且,這些黑勢力本身就來自中共內部,這說明整個政府就是個大黑幫。如果說,那些被打掉的黑勢力因為私藏槍械,貪贓枉法等等,所以必須受到法律制裁,那麼,政府自己任意拘留維權者,人間蒸發如高志晟等異議者、隨意勞教上訪者、官商勾結強拆民房、屏蔽網路......的行為,難道不也是黑勢力的所為嗎?因此,所謂的打黑,不過是黑勢力內部的大佬們爭奪地盤的火拚。

只反個官不反制度的反腐不會成功

中國的腐敗問題,不是個官的問題,而是整個體制問題。中國一黨獨尊,到了各級官員的層面,又是一官獨大,權力不受限制,因而無法無天。即使一個自我約束力很強的人,到了公財可以任意揮霍、美色當前、官系複雜的位置,也會喪失免疫力。毛澤東時代的好公僕焦裕祿等人,沒腐敗不是他們的意志堅定,而是在那種均窮的環境下,沒有腐敗的機會。但毛澤東及高級官員還是有比下層官員多一些的特權,毛澤東本人就是最腐敗的官員。因此,腐敗橫行皆因體制提供了腐敗的環境,這個體制更應被反。只譴責官員"目無法紀",對這些貪官多少有點"偏頗",他們本身的權力不受約束,何來法紀?中國的法紀大體上只是上級對下級,下級對無權者而存在的。

中共高官不少人在反腐風暴中紛紛落馬,這是事實。但更多貪官在成長,是不能迴避的事實。這是整體的腐敗,它有別於民主社會的個官腐敗。所以,光是整治貪官,而不改弦更張,實行民主制度,即使將反腐進行到底,也不過是左手監督右手而已。就像賣矛又賣盾的江湖客,既吹噓自己的矛,又神誇自己的盾,兩件兵器放在一起,等於廢物一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觀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