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時報在線"英文版2009年6月25日發表了Francesco Sisci發自北京的一篇新聞分析。文章指出,今天的中國就像幾百年前的"中央帝國"一樣以一種急切焦慮的心情密切關注著古代絲綢之路沿途地區的穩定性,儘管目前絕大部分外貿管道都集中在大陸的東南沿海。
文章藉助即將在大陸上映的影視巨作"白銀帝國(the Empire of Silver)"以古論今,認為包括伊朗在內的廣袤的中亞大地,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中國外交戰略極為重要的一環;歷史上,中國人雖然一直未能以軍事手段完全控制中亞,但中亞依然成為"中央帝國"經濟脈絡的關鍵部分;"歷史的回聲極大地影響著北京對當今伊朗情勢的基本估量"。
6月9日德黑蘭街頭。一名伊朗婦女一邊吹著口哨,一邊用手機攝像。來源:Associated Press
伊朗大選剛剛結束,大陸官方的國際問題與伊朗問題專家就輕蔑地聲稱"有人在選舉中搞鬼" ;在這一點上,中國人與俄國人的看法不謀而合----正如俄國媒體6月22日所大肆報導的那樣,"德黑蘭示威系美國中央情報局幕後推動",而"目的是要顛覆伊朗政權"。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24日發表題為 "伊朗使中國更懼怕民主"的分析文章稱,儘管中國官方一口咬定伊朗的動盪緣於"西方的滲透",然而大陸領導人卻又不時感到心虛,因為大陸民眾會說就連伊朗那樣的宗教國家都有那麼悠久的選舉歷史,"候選人能夠自由辯論,選舉結果可以受到質疑,立法機構享有發言權",而中國卻還堅持"繼承人或候選人內定",結論是"中國在政治上甚至比伊朗還要落後"。
西方媒體不約而同地把發生在德黑蘭的街頭暴力與1989年的北京天安門血案相提並論。"每日電訊報"的文章說,人們一致認為伊朗當前政局的實質可以用以下等式加以描述:"天安門廣場 + Twitter = 德黑蘭"。總之,伊朗大選及其所產生的政治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伊朗本土,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政客與民眾都試圖從中尋找對自己有利的答案。
美國"華盛頓郵報"6月26日所刊登的一篇政治評論"伊朗正迫不及待地尋找葉利欣(Iran: Desperately Seeking Yeltsin)"說,伊朗反對派缺乏葉利欣那樣的政治家,在很多關鍵時刻都處於"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
伊朗革命需要大批民眾參與,"因為每一個獨裁者在下令屠殺抗議民眾時,內心其實都是極為恐懼不安的;如果軍隊執行了命令,像1989年天安門事件那樣,獨裁政權以巨大的政治代價得以倖存;而如果軍隊拒絕執行命令,像1989年布加勒斯特事件那樣,獨裁者終於垮臺,齊奧塞斯庫死得像條狗"。"而今天的伊朗卻缺乏一名強有力的反對派政治領導人,一個像葉利欣那樣可以站在十字路口向抗議民眾指出方向的鐵腕領袖"。
就在伊朗政治與社會變革日益深化的同時,北京發現它越來越走向進退兩難的地步。也許它並不希望伊朗發生這種變革,因為這種變革對中國大陸民眾所產生的影響,要比"中央情報局插手伊朗大選"難以對付得多。
来源:萬維讀者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