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1979年正式推行一胎化的計畫生育政策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中國政府最近還一直重申,不會改變、放棄計畫生育政策。這塊土地上,對執政者,尤其是計畫生育部門而言,多出生一個人是不受歡迎的,多生一頭豬是很受歡迎的。按照官方的理解,中國每多出生一個人,人均GDP就降低一點。相反,每多出生一頭豬,人均GDP就要增加一點。計生部門告訴了我們:養人還不如養豬,養孩子越多越賠錢。所以他們提出了這樣的響亮口號:"要致富,少生孩子多養豬!"他們的邏輯是:養孩子花錢,養豬賺錢,人多了,人均佔有的豬肉就少了,人少了,人均佔有的豬肉就多了。人多拖經濟發展的後退,豬多經濟發展才快。所以,人越少生越好,豬越多生越好。其結論似乎是,人口不如牲口。似乎到這片土地上只剩下一個人和N億頭豬的時候,中國就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了。這種人口政策,其論據聽起來頭頭是道;其結論卻荒誕不經。那麼,計畫生育政策究竟錯在哪裡?
計畫生育政策的第一個錯誤在於,它對人的看法是錯誤的。它認為人的生命不重要,人的財產不重要,人的尊嚴不重要,不把人當作享有不可剝奪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的個體。在執行計畫生育政策的過程中,存在極其野蠻、殘忍的侵犯人的生命權、生育權、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行為,以致家破人亡。在執行計畫生育政策過程了出現了許多毫無人性的標語口號,充滿了暴力、血腥,以毀滅財產甚至消滅生命相威脅。雲南某農村寫的:"一人超生,全村結紮!"四川某鄉村路邊農舍上寫的:"該扎不扎,見了就抓!"山東某農村寫的:"寧可家破,不可國亡!"安徽某縣寫的:"寧添十座墳,不添一個人!"江蘇多處農村寫著:"寧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個!"湖南某縣寫的:"誰不實行計畫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四川某地寫的:"該扎不扎,房倒屋塌;該流不流,扒房牽牛!""打出來!墮出來! 就是不能生下來!"這些惡語不僅是口號,而且是行動,甚至有些行動超過了這些口號。
計畫生育政策背後的預設是人是國家養活的。人口越多,國家養活的負擔就越重,要減輕國家的負擔,就必須減少人口。牲口可以多養,但是人口要減少。它把人放在為國家服務、完全服從國家需要的地位上。這完全是從對人價值極端工具化、完全服從國家需要的出發點來考慮的。這種把人當作國家工具的看法,非常典型地體現在把人的數量稱作"人口",這使人聯想到被餵養的"牲口"。計畫生育政策,只看到人有需要國家餵養的口,沒有人也可以創造財富的手,只見人口、不見人手。把人的問題看成是吃飯問題,這是典型的計畫經濟和國家主義觀念。事實上,中國的發展和進步正是靠人手推動的。中國歷史上人口增加較快的時候恰恰是文明發展較快的時候。今天,人們已經開始討論在幾多年後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但若中國人口跟美國一樣多,或者略少於美國或同步增長,會有人討論中國在哪一年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嗎?使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過美國成為可能的正是中國遠遠大於美國的人口基數。
第二,計畫生育政策是建立在對社會的錯誤看法基礎之上的,它否認社會有自我平衡人口的能力,相信國家權力是萬能的,認為只有通過國家的強制力量,甚至用暴力消滅生命,才有可能控制住人口的增長。今天許多發達國家的例子表明,社會自身的平衡能力足以自動調節人口的變化。計畫生育政策,破壞了社會的在人口上的自我平衡能力,尤其使破壞了家體在平衡人口中的計畫作用。計畫生育政策在對宣傳中把計畫生育稱作"家庭計畫"(family planning)。但是計畫生育根本不是家庭的自我計畫,而是對國家用強權對家庭的強行計畫。家庭是最古老的社會現象,家庭自身有很強的調節能力,它也是調節社會最主要的自然手段,家庭根本不需要國家計畫,家庭自己知道如何計畫。計畫生育恰恰用國家權力對家庭進行計畫,所以它根本不是家庭計畫,而是國家計畫。只要允許社會自我平衡,在方方面面給人們充分的自由,人類根本不需要用野蠻的手段(如戰爭、強制絕育或者強制流產的手段)就可以有效實現人口的平衡增長。
計畫生育繼承了計畫經濟的錯誤看法,認為人是創造財富的負擔,財富的根本來源不是人,而是自然資源;認為人口越多,人均佔有的自然資源就越少。實際上,任何自然資源都是人所界定的自然資源,都是人所認識到的自然資源。人所發現的自然資源固然是財富,但是最終要的財富還是藏在人的身上,並通過創造力的自由發揮展現出來。只要把人的創造力激發出來,財富就是無限的。把人的創造力扼殺了,像計畫經濟那樣,財富的源泉就枯竭了。人才變成負擔。失去經濟自由和財產權的人才成為負擔,而計畫經濟剝奪人的經濟自由和財產權,計畫生育政策不尊重人的經濟自由和財產權。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許多非常富裕的國家在佔有自然資源上卻偏偏很少。像蓋茨和巴菲特的這樣的富豪,也不佔有多少自然資源,他們有的只是腦子裡面智慧和外部的自由環境。
即便是自然資源,其內涵也是隨著人的認識不斷變化的,有彈性和進化、發展的概念。自然資源是通過人的智慧不斷發現和利用的。五百年以前沒有人認為石油、鈾礦是自然資源。任何自然資源都是人把它變成自然資源的。人通過創造力的自由發揮能夠將"非資源"(如氮氣、太陽光)變為"資源"
(氮肥、太陽能)。人類的文明史就是通過人的創造力不斷將"非資源"(比如過去的煤和石油)變成"資源"的過程,人類的生活水平也因此不斷提高。
像計畫經濟一樣,計畫生育政策對財富的性質和來源的看法完全是錯誤的。計畫經濟和計畫生育沒有看到最重要的財富在人腦子裡。所以,人口不是決定國貧國富的原因。只要剝奪經濟自由與私有財產權,創造財富的人手就變成只消費糧食的人口,變成需要被養活的淨負擔。
像計畫經濟認定國家有能力確定產品的價格一樣,計畫生育政策認定國家能收集完全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有能力找出適合一個國家的最佳人口規模。但是人口的變化是自然演進的過程,根本就不存在"最佳人口規模"這樣的東西。政府也根本沒有能力、也收集不到做出最佳人口規模的判斷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而也沒有能力做出這樣的判斷。所以,政府根本無法知道一個社會最優的人口規模到底是多少。
計畫經濟及其相應的政治制度就是把人由自我養活者變成被養活者,由財富的製造者變成財富的消費者。人口膨脹並不是盲目生育的結果,而是自由短缺和國家強制的結果。人口增加不是貧困的來源。自由的缺失和錯誤的制度才是貧困的原因。計畫經濟和計畫生育政策都斷定,人口過剩是由於盲目生育或者過度生育造成的。因此要由國家來加以計畫。其實中國歷史上的生育模式總的來說都是自發的生育。指責這種模式是"盲目的生育"是很不準確的說法。如果中國人口真的相對過剩,那麼其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土地國有化,是剝奪私人對土地的財產權。這種制度把農民拴在土地上,農民要耕種土地養活自己,就被迫從事農耕,加上傳統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被迫生育更多的孩子,被迫生育男孩來種地、養老。第二是戶籍制度。戶籍制度不允許勞動力流到能發揮自己更大價值的地方,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一起把人束縛在土地上,強化生育更多孩子的衝動。第三是計畫經濟。計畫經濟不承認人的經濟自由、財產權。人不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財富,人被迫變成依附土地和單位的工具。第四是政治法律制度。一個社會如果不是法治社會,會加劇生活的不確定性,加劇人們對未來的恐懼和擔心。為了緩解恐懼與擔心就自然希望自己有許多孩子,而且最好是多有男孩。恰恰是這些制度造成中國人口虛假過剩,這些因素在中國計畫生育政策中完全被忽略了。
計畫生育背後的另一個假設,是減少人口可以增加就業。既然有失業是個問題,那麼減少人口不就解決這個問題嗎?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失業問題是由於產業結構變遷和經濟自由短缺造成的,而不是因為人口過多的。比如,現在發達國家只需要不到25%的勞動力就能滿足大家的工農業需求。第三產業的興盛為剩下的 70%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而在計畫經濟下,第三產業通常是最不發達的。相反,經濟自由越充分的,創業的制度環境越好,就業就會大大增加。
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造成了一系列問題和後果。
第一,它造成了中國巨大的計畫生育既得利益集團和巨大的計畫生育預算。如果把中國人養得計畫生育這套官僚系統全部撤除,把計畫生育的官員全部解散,納稅人的負擔家會大大減輕。計畫生育大大加劇了中央集權,鞏固了不良的制度,強化了國家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控制,包括對普通公民的私密生活的監控。
第二,計畫生育政策惡化了中國人口結構,造成人口逆淘汰、老齡化的提早到來。
第三,計畫生育強化了性別歧視和男女性別比例失衡。
第四,破壞法治、侵犯人權。計畫生育是很粗暴、粗糙的政策。
第五,計畫生育造成獨生子女兒童沒有正常的社會成長的環境。其不良影響以前基本上被忽略,現在還沒有全部顯現出來。
自由主義把人當作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生育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權。人不僅是消費者,而且是生產者,其不僅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更重要的是其也是知識的生產者,而且人的消費行為本身是財富創造了動力之一。如果為了有效利用資源,就應該是讓公民享受充分的經濟自由和產權保障,讓市場和社會來自行調節人口結構。良性的人口政策首先要尊重人最基本的價值和權利,保護人的基本權利。從根本上來說,計畫生育是計畫經濟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產物。與計畫經濟思維一樣,計畫生育試圖去計畫根本不能而且不應該計畫的東西。計畫經濟退場了,計畫生育政策能持久嗎?希望計畫生育至少能漸漸地退出歷史舞臺。
来源:劉軍寧的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