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專欄】:中共政府從美國金融危機獲得一項收穫 (圖)

——中國政府救房市缺乏道德正義

發表:2008-11-01 17: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政府救房市缺乏道德正義

最近,中共政府從美國金融危機獲得了一項"收穫",即通過宣告美國自由市場制度破產為"政府干預經濟"正名。繼"正名攻勢"之後是出手拯救房市。財政部、國稅總局於10月22日宣布,自今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徵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而此前一段時間內,南京、西安、重慶、杭州、上海、石家莊等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拯救樓市的各種政策,其中心內容高度一致:優惠購房者以刺激房市需求,拯救開發商。

中共政府之所以要救房市,完全是因為中國各級地方政府對房地產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土地出讓金成為中國各級地方政府的"第二財政"。統計數字顯示,2002-2006年間中國土地出讓金約佔同期全國地方財政收入的 35%-47%左右。從土地出讓金佔地方財政收入比例之大來看,說其構成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命脈也不為過。所謂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當中的"內需",主要就是房地產構成的內需。加之中國80%左右的土地購置和房地產開發資金均來自銀行貸款,其中個人按揭貸款約佔銀行貸款的20%,房地產低迷勢必增加銀行的爛帳。

--基於上述原因,出於救地方政府財政、救銀行等目的,中共政府理所當然要救房市,房地產富豪集團因此受益。

然而此舉卻引起了一片反對聲音。公眾認為救房市是保護房地產集團少數人的利益,傷害公眾利益。按國際標準,房價收入比(即住房價格是家庭年收入的倍數)的合理區間是5倍到7倍,超過房價收入比就意味著居民住房負擔超重。事實上,北京四環內的房價收入比是27.8倍,其他城市也均在15倍-20倍之間。普通民眾購買不起房屋是普遍現象。正在望樓興嘆的小老百姓們,希望樓市價格下跌後,有希望一圓住房之夢。而各地政府的"救市"之舉,目的就是要維持目前的高房價,正好與公眾期望南轅北轍。

如果政府只是個企業,行"救市"這類自利之舉,倒也無可厚非。但政府畢竟是全體納稅人供養的社會管理者,維持社會公正是政府社會分配職能當中應有之義,不應該被少數利益集團俘獲並利用社會公器滿足其利益需求。但中共政府歷年來的所作所為,與其說是履行了政府職責,不如說正好證明其蛻變為一個自我服務型的自利型集團。房地產業的制度設計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中國近10餘年來國民財富確實迅速增長,但與世界相比,這一增長只是在幾個特定的領域和板塊中迅速膨脹。有人形象地總結,"中國式國民財富的尋寶圖上大大地寫著這幾個字:地產、金融、股市、礦產資源,它們是本輪國民財富增長的‘四大金剛'"。而在這"四大金剛"中,地產一直穩居頭牌。而全球富豪榜中,前500位富豪只有大約30人是地產商。但2002年中國富豪排行榜的前100位富豪中,有40餘人涉足地產;而在2007年的中國富豪排行榜中,前100位富豪中,竟有48人從事地產業。而地產業盛產富豪,並非這一行當的人具有點石成金之超人能力,而是基於中國地產行業的制度設計。這一制度既使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權力,"一身而二任" 地充當土地的買者與賣家,居中牟取暴利,還使政府官員有了一條牟取私利的重要管道--國家審計署早就公布:80%以上的貪官均與土地有涉。

歷經多年發展"黃金期",政府與房地產利益集團享受了樓市飈升的黃金盛宴。從去年開始的房地產下跌,其實是中國房地產業擠去泡沫,讓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的契機。此時此刻,政府推出救市措施,與其說是政府是在為中國經濟出招,還不如說是出於保住本集團利益的考量。因此,這種救市之舉缺乏道德正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夏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