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位各國藏學家和學者致胡錦濤主席的公開信

發表:2008-03-31 12: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尊敬的主席先生﹕

最近這兩週,世人目睹了在西藏高原各地爆發的抗爭。雖然大部分的抗爭起先都是和平的﹐隨之在後的鎮壓行動卻常流於嚴苛暴力﹐導致了到目前為止以藏族為主的人數不明的逮捕與為數眾多的人員傷亡。事態如此發展所引發的全球性關注及焦慮可想而知。作為學者﹐我們研究的西藏文明不只是一個學術課題﹐"她"更是一個人群的文化特質與活生生的經驗實體﹐也是世界文明中珍貴的一員﹔我們因此對當下的情勢特別憂心。在此﹐我們對無辜漢藏人民的傷亡表達沉痛的哀悼。然而在西藏地區我們熟悉的許多地方,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在惡化,悲劇正在發生。就在我們起草此信的同時﹐針對和平抗爭參與者的逮捕、槍擊仍在繼續﹐當局對他們的指控卻趨於籠統﹐缺乏明確的法律程序並罔顧其基本人權﹔其它無數民眾則被迫重複政治口號﹐否定他們的宗教領袖。

眼前發生在西藏的這些事情使我們不可能繼續保持緘默。從當前的情況看來﹐當局著力的﹐似乎是在與中國內地及世界隔離的藏區繼續壓制不同的政治意見。但是﹐藏人受壓抑的不滿由來已久﹐他們最近的發聲不是當局現在的做法能夠消除的。作為學者﹐我們特別重視言論自由。違反此一基本自由,並將中國政府不想聽見的聲音定罪只會適得其反,增長而不是降低動盪及衝突。

沒有人願意在他自己的生活裡,身受藏人所面臨的種種表達和言論上的限制。所以﹐問題不在藏族人民對這些限制的抗拒﹐也不在他們最近表達出來的心聲。反之﹐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聽見並響應他們的聲音。把最近西藏民情的不安歸咎給達賴喇嘛,正說明瞭中國政府仍然在迴避本身的政策失敗--儘管後者才是民心不滿的真正肇因。繼續妖魔化達賴喇嘛,不但令您領導的政府難以見容於國際輿論﹐更只會增長西藏人的憤怒離心。我們的專業在於瞭解西藏的過去與現在﹐文化與社會﹔對於事態的最近發展﹐我們不能不發出最強烈的抗議。這一次的事件已經在中國境內域外造成了極大的震撼﹐我們在此誠懇地支持在3月22日提出"12點意見"呼籲書的中國作家與知識份子群。

並此﹐我們呼籲當局即刻停止使用武力對付中國境內的西藏人民﹐立即停止對西藏不同觀點的各種形式的壓制﹔我們同時呼籲您所領導的政府,明確落實國際社會共同接受的人權規範﹐賦予西藏人民並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公民應有的言論自由。

2008年3月27日

發起人簽名(Copy the signature from the original):

Jean-Luc Achard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Paris 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巴黎)

Agata Bareja-Starzyńska (Warsaw University華沙大學)

Robert Barnett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

Christopher Beckwith (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納大學)

Yael Bentor (Hebrew University, Jerusalem希伯來大學,耶路撒冷)

Henk Blezer (Leiden University萊頓大學)

Anne-Marie Blondeau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高等研究實踐學院,巴黎)

Benjamin Bogin (Georgetown University喬治敦大學)

Jens Braarvig (University of Oslo奧斯陸大學)

Katia Buffetrille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高等研究實踐學院,巴黎)

José Ignacio Cabezó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

Cathy Cantwell (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學)

Bryan J. Cueva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Jacob Dalton (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

Ronald Davidson (Fairfield University費爾菲爾德大學)

Karl Debreczeny (Independent Scholar獨立學者)

Andreas Doctor (Kathmandu University加德滿都大學)

Thierry Dodin (Bonn University波恩大學)

Brandon Dots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倫敦)

Georges Dreyfus (Williams College威廉斯學院)

Douglas S. Duckworth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北卡羅萊納大學)

John Dunne (Emory University埃默裡大學)

Johan Elverskog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南衛理公會大學)

Elena De Rossi Filibeck (University of Rome羅馬大學)

Carla Gianotti (Independent Scholar獨立學者)

Maria Gruber (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s, Vienna維也納應用藝術學院)

Janet Gyatso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

Paul Harrison (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斯坦福大學)

Lauran Hartley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

Mireille Helffer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Paris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巴黎)

Isabelle Henrion-Dourcy (Université Laval, Québec魁北克拉瓦爾大學)

Toni Huber (Humboldt University , Berlin洪堡大學,柏林)

Ishihama Yumiko (Waseda University早稻田大學)

David Jackson (Rubin Museum of Art, New York魯賓藝術博物館,紐約)

Sarah Jacoby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

Marc des Jardins (Concordia University ,康考迪亞大學)

Matthew T. Kapstein (University of Chicago;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芝加哥大學; 高等研究實踐學院,巴黎)

Gy?rgy Kara (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納大學)

Samten Karmay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Paris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巴黎)

P. Christiaan Klieger (Oakland Museum, California奧克蘭博物館,加州)

Deborah Klimburg-Salter (University of Vienna維也納大學)

Leonard van der Kuijp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

Per Kvaerne (University of Oslo奧斯陸大學)

Erberto Lo Bue (University of Bologna博洛尼亞大學)

Donald Lopez (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執安大學)

Christian Luczanits (University of Vienna維也納大學)

Sara McClintock (Emory University埃默裡大學)

Carole McGranahan (University of Colorado美國科羅拉多大學)

Ariane Macdonald-Spanien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高等研究實踐學院,巴黎)

William Magee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Taiwan大法鼓佛學院,臺灣)

Lara Maconi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paris,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巴黎)

Dan Martin (Hebrew University, Jerusalem希伯來大學,耶路撒冷)

Rob Mayer (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學)

Fernand Meyer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實用學院萬高等研究所,巴黎)

Eric D. Mortensen (Guilford College,吉爾福德學院)

Paul Nietupski (John Carroll University約翰卡羅爾大學)

Giacomella Orofino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Napoli "L'Orientale,那不勒斯東方大學)

Ulrich Pagel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Andrew Quintman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

Charles Ramble (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學)

Fran?oise Robin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paris,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巴黎)

Ulrike Roesler (University of Freiburg弗賴堡大學)

Geoffrey Samuel (Cardiff University卡迪夫大學)

Kurtis Schaeff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維吉尼亞大學)

Cristina Scherrer-Schaub (University of Lausanne洛桑大學)

Peter Schwieger (Bonn University波恩大學)

Tsering Shaky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Nicolas Sih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維吉尼亞大學)

Elliot Sperling (Indiana University印第安納大學)

Heather Stoddard (Institut National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paris,國立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巴黎)

Robert Thurman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

Takeuchi Tsuguhito (Kobe City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神戶市外國語大學)

Gray Tuttle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

Emily Yeh (University of Colorado科羅拉多大學)

Ronit Yoeli-Tlali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學院)

Michael Zimmermann (University of Hamburg漢堡大學)

(截至2008年3月30日,包括以上75位發起人,已經有350位各國學者聯署簽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路文摘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