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提高基準利率以遏制通脹

發表:2007-08-22 20: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星期二宣布再次提高基準利率,以遏制通貨膨脹,這是中國今年第四次提高利率。有專家表示,加息的幅度很小,不足以減少市場上過多的流動性,預計中國政府將會繼續加息。

*央行稱加息是為合理控制信貸穩住通脹預期*

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星期二表示,將從星期三開始,把一年期貸款利率從6.84%提高到7.02%,把一年期儲蓄利息從3.33%提高到3.6%。中國人民銀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息是為了合理地控制信貸,穩住通貨膨脹預期。

7 月份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6%,這是10年多來最快的增長速度。此外,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目前仍然過熱。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第二季度增長了11.9%,這是12年來最高的增長速度。此外,7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比一年前劇增了67%,貨幣供應的增長也達到18.5%。在今年頭7 個月裡,城市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6%。

*菲爾斯滕伯格:中國幾次加息幅度過小*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菲爾斯滕伯格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為了給經濟降溫,一年多以來中國一直在上調利率,把銀行存款的利息從2%上調到目前的3.6%。但是,幾次加息的幅度都比較小,沒有大幅度減少金融系統中的流動性。

菲爾斯滕伯格說,考慮到目前的通貨膨脹率,銀行存款的實際利息仍然是負的,這種加息不能算是真正的緊縮措施。

菲爾斯滕伯格說:「如果儲蓄利息為3.6%,這正是目前的水平,而通貨膨脹率為5.6%,那麼,實際利率是負2%。總的來說,至少在美國,人們不會認為這種負實際利率代表的是緊縮的貨幣政策。」

不過,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有經濟學家指出,中國央行這次加息是有意把銀行存款利息上調到高於通貨膨脹率的水平,因為在今年頭7個月裡,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了3.5%。

*尹尊聲:用市場機制來遏制通貨膨脹*

美國西東大學商學院管理系主任尹尊聲教授肯定了中國這次的加息行動。他對美國之音說,與中國以前經常用指令性措施給經濟降溫相比,用市場機制來遏制通貨膨脹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尹尊聲說:「像目前這個做法通過金融市場的操作來調整通貨膨脹,我覺得這個做法比原來用行政手段要好得多。原來幾次用行政手段來限制房地產的用地和房地產建造的規格和檔次,但是都沒有起到作用。所以,我覺得還是應當用市場的規律、市場的機制來抑制通貨膨脹比較合理。」

*尹尊聲:加息幅度過高或影響經濟*

印第安納大學的菲爾斯滕伯格教授認為,要真正給經濟降溫,遏制住通貨膨脹,中國需要更大幅度地提高利率。

然而,西東大學的尹尊聲教授認為,上調利率應當循序漸進,一次不能調太多,否則可能對經濟產生破壞性作用。尹尊聲說:「這裡面的問題是,你也不希望動作過大,提得過猛,使得經濟停滯也不行。」

尹尊聲教授舉了美國的例子。他說,美國自從去年以來,連續十幾次提高利率,每次提的幅度都不大,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尹尊聲:中國各方面物價目前都在攀升*

尹尊聲教授剛剛從中國歸來,對中國物價上漲的情況比較瞭解。他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分析了中國物價近來急劇上漲的原因。

尹尊聲說:「一個是從政府來講,貨幣供應的問題。市場上貨幣量確實比原來大得多,老百姓手裡還是有錢;第二就是由於去年的豬瘟問題引起豬肉的供應不暢,不能滿足需求,一下子刺激了整個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再加上房屋市場,由於政府政策上的各種原因,現在房子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

尹尊聲教授說,中國的房價最近上漲得很厲害,不僅最大的城市上漲,二線城市也開始上漲,因此,可以說,中國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價目前都在攀升。

兩位專家都認為,目前加息的力度還不夠大,預計中國政府將會繼續提高利率。印第安納大學的菲爾斯滕伯格教授還指出,中國需要大幅降低貨幣的增長才能讓經濟冷卻。

由於近來通貨膨脹率比銀行存款利息要高,許多中國老百姓把錢從銀行轉移到股市和房地產市場。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加息的決定是在中國股市星期二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之後宣布的。上海綜合股指星期二上揚了1%,創下4955.21的最高記錄。華爾街日報引用JP摩根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的話說,中國現在加息顯然是著眼於A股市場。龔方雄預計星期三中國股市將會下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