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風華已逝 記者跟蹤暗訪經歷連環陷阱

發表:2006-04-07 19: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以「一街兩制」而聞名的中英街的絕代風華,已經隨歲月的流逝、隨時代的變遷而暗淡。走訪中英街,不見琳琅滿目的新奇商品,不見如織的遊人,更不見吆喝和討價還價的聲浪……在掙扎求存中,不法的經營手法,卻正在扼殺中英街的最後一點生命--信譽。

為瞭解黑導遊等人如何對遊客實施騙術,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六日)報名參加了一個專門觀光中英街的旅行團,進行跟蹤暗訪。在暗訪過程中,記者經歷了黑導遊等一系列人設下的連環陷阱。雖然正處於政府部門打假的「風頭火勢」,但一些商家仍藉當前大部分商鋪關門的機會,藉口清貨而套用老的招式進行欺詐行為。

  未進大門 先進圈套

   記者假裝外地來深旅遊者,乘的士到達中英街入口,剛一下車,一位看似忠厚老實的男子上前搭訕,稱可幫記者辦理出入境證明,但需要收取每人10元的手續費。徵得記者同意後,他帶領記者前往位於20米遠位置的政府部門辦證大廳。

   但一到辦證大廳後,該男子甚至連手續都懶得介紹,叫記者自行辦理通行證,而自己卻迅速消失在記者視野中。當記者按規定付費辦好證件後,那名男子卻如同鬼魅一般突然出現在記者身邊,並索取20元手續費後離開。而事實上其所做的不過是將記者引領到政府辦證大廳外而已。

  黑導引領 陷阱處處

   隨後,記者在一間導遊公司報名登記,加入散客團乘車進入中英街。車剛激活,隨車導遊就向遊客介紹了在中英街購物的注意事項:進入中英街後,最好不要購買DV、數碼相機等高檔商品,因為這些商品假貨較多,而且出關仍需繳納關稅。如遇商家提出用顧客身份證件辦理出關手續也勿相信,對方會以此要挾而獲得更多的訛詐金額。

   記者在報團前,那個稱可幫記者辦證的男子向記者推薦了其所謂的熟人,稱中英街由於政府部門打假,大量商家都關門停業並在瘋狂甩賣存貨,「我昨天就以每臺40元的價格購買了5臺膠片傻瓜相機!」一邊說著,那個男子一邊伸出消瘦的手指比劃著,希望能引起記者注意。「原來售價在7,000元左右的18K白金戒指,現在的售價只在2,000元左右。數碼攝像機才1,000元多一點。」

  翻新貨物 價格更高

   他還不斷勸說記者,許多人都趁機進入中英街購物,由於他能為遊客帶貨出關,所以他最近接待的遊客特別多。他說,記者可以放心在中英街購物,他會負責帶貨。而如果記者無把握挑選好的商品,他可找朋友幫記者「鑑定」並砍價。

   記者進街下車後,兩名女子突然在身後喊停記者,自稱是那個男子介紹的導遊,稱可帶記者到正規店面購買產品。在其「精心導遊」下,記者被很自然地帶到一家商店,門口是一張用洪金寶做招牌的紙人。「那是洪金寶開的商店,裡面的東西不錯,你去看看。」導遊似乎怕記者不上心,反覆說了幾遍。但據記者觀察,這些店面裡的數碼電子產品等,許多都是翻新機,質量根本無法保證,而且價格有的甚至是香港的幾倍,比深圳本地還高出許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