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生:揣著糊塗當聰明 巨富難逃滅口之災

發表:2006-03-27 04: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3月17日上午,曾經轟動一時的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億萬富翁袁寶璟雇凶殺人一案塵埃落定。據現場記者介紹,宣判前,一臉微笑的袁寶璟走入法庭和家屬打招呼。當法官宣布,「袁寶璟、袁寶琦、袁寶森三人立即押赴刑場注射死刑;袁寶福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時,袁寶璟激動得大喊:「我不服,我要檢舉!」。

據當日中國法院網,2005年10月14日,本該被執行死刑的袁寶璟被暫緩執行。10月26日,有媒體曝出袁寶璟沒死是由於他捐出了價值近50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資產。隨後袁寶璟的律師劉家眾對媒體表示,袁被暫緩死刑,真正原因是由於他檢舉揭發了涉及某省一位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經濟犯罪事實。一位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的首富,既關係到政法系統出來的一名無賴之死,又牽聯出省政法部門最高官員的犯罪線索,其中的玄妙不言而喻。

「錢能擺平一切」,千金換一命,顯然都是法制軌道的絆腳石,但僅憑幾句翻來覆去的口供而拿不出物證,就輕易地以三條命來祭曾為刑警隊長黑幫殺手之死,即使沒有舉報某高官的「重大立功表現」,也稱得上是法制觀念的死敵。信手拈來近日一例無背景的「殺人案」,就能發現兩案結果的天壤之別。3月21日,北京市一中院對「北大學生八十餘刀殺死同學案」刑事部分作出判決,北大男生安然用事先藏匿的菜刀砍死同學崔培昭,判決書認定安然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一審被判死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金錢沒有味道,獨裁權力的分配依靠的是臭味相投。以權貪錢是專制下無法識破的日常病,富翁(本文提到的富人不包括官商、官股、太子黨之類的紅頂資本家)因此也養成了不可一世的糊塗心態,而政治染指經濟則有跡可尋,當權錢交惡時,富翁們於是成了維護權力的保險絲,絕大多數貪官卻能逍遙法外。據博訊2006年3月22日報導,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接受訪問時透露,中國官員腐敗風險係數僅為4%。

相對於25萬左右擁有總財富為60%中國年GDP的富人,平民百姓反而表現得理智和開明,他們超越金錢迷信,更加註重正義和寬容,這正是法治和民主的基礎。去年民工王斌余萬般討薪不得而怒殺老闆一家四口案,民眾對王斌余懷有廣泛的同情,請求免死的呼聲不絕於耳。袁案也是如此,中共誤以為百姓的「仇富心理」會埋沒對司法公正的要求,沒想到網民幾小時內數萬條的評論幾乎一面倒向巨富,為「老鼠」之死鳴不平,同時更痛恨「老虎」的無法無天。中共惟恐引火燒身,不足一天時間就把網易、新浪網的有關頭條新聞銷聲匿跡,其它網站也緊隨著相繼撤除相干評論,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正適得其反地讓網民愈加接近真相。

倉盈足而知榮辱,中共也常有心無意地宣傳說,經濟決定政治。正是這種動物的叢林法則驅使下,財富愈加為虎作倀,常使富人財迷心竅。與其說等待富翁們的政治崛起,還不如直接說以錢維權、錢可通神。撈到「第一桶金」的富翁總是自命不凡,就像袁寶璟一樣,企圖以500億的國捐感化中共獨裁者,最後死到臨頭才茅塞頓開。袁家三兄弟的命亡或許能震醒部分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的富翁,首富袁氏以區區1千萬元的建昊獎學金髮展基金博得了人們的好感,關注回報社會的慈善事業體現出富人們真正的覺醒,權力和金錢不會是永久的靠山,只有人民才是始終有力的支柱。@

3月23日於巴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