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國:俺在美國當苦力

作者:作者: 金書龍 發表:2005-06-09 19: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奴隸在美國自然早已消失了,原來的都進化成了低薪的苦力。美國法律上寫的清清楚楚,打工最低時薪5。5一小時,很不幸,俺雖然和高薪無源,這最低薪倒有幸享受過那一個月。

某年夏天,學校發生了革命,凡注學分做研究的研究生就發給1600的fellowship,童叟無欺,剩下的就一毛不拔了。這錢來的算是便宜可惜就是太少,對於俺這樣不會省錢的主來說,這三個月是注定要預算赤字,朝不飽夕了,雖然好過顆粒無收,感覺上總是不爽。

別的系MBA的學友們向來是顆粒無收的,夏天倒是能小有斬獲,不是在會議廳搬椅子就是在旅館看大門。俺看了就得了紅眼病,於是就向學校各涯門廣發郵件。反應最積極的是會議中心的經理,當天就找俺去了,高訴俺這是個體力貨,沒啥技術含量,屬於老少皆宜那種。當然時薪就是5。5多一分也沒有。

第二天就稀裡糊塗的上了班,這會議中心主要白天為會議服務,晚上則常常是大小婚宴了。俺的活無非是給人端菜,撤菜,倒酒,添茶,當然宴會前裝台面,會後撤席面,涮涮洗洗也是免不了了。

服務早餐那是要5點鐘起來的,比不上半夜雞叫也差相彷彿了。晚上辦婚裡的那是常常要鬧到半夜的,能清理完畢那外面早已是斗轉星移第二天的清晨了。
一起工作的都是些家住附近的本科生,在校內工作還有20%的學費BONUS所以說起來對本科生還算有點萬由引力。

在會議中心工作上班打卡,下班打卡,完全是時薪時報。雖然常常想站那兒混日子聊大天拿錢,可只要你站著好像就沒閑著的時候,不過等後來不在會議中心干了,心寬體胖一下長了20磅卻又讓我對會議中心的工作懷念不已了。

因為大廚總是要多做出些菜來以備不時之需,每天干全天的活服務完了,多出來的菜就成了我們一班小工的夜點或中餐。在會議中心的一個月大廚們能做出來的菜我算是都嘗過了。可惜是都沒留下甚麼印象,果腹想來是可以的,美食就萬萬談不上了。

在會議中心工作最大的感覺就是年輕,身邊全是一幫18。19的毛頭小夥,小妞。聊起天來男的出口就是黃片,女生出口就是毛片。早年聽說這美國人不愛背後議論人,背後張三李四的那是國人的惡習。可俺發覺不然,在大餐桌上就這幫小兄弟最愛聊的就是誰和誰好啦,今兒誰又對誰有意思啦,要不就是對某某男女愛戀的預測。說起來和北京的大雜院也豪無兩樣。

在會議中心就幹了一個月就讓老闆知道了,聽說俺自食其力上山下鄉就很不以為然,老闆找到系秘就說加個實驗室維持的小工吧,一小時7塊大洋,說是一週20小時,可加一起一週能幹3小時就不錯了,於是俺就從此脫離的最低薪,開始享受起高福利了。

人說沒打過工的那是白來了趟美國,凡事從零起,慎始敬終,俺看俺這個起點算是零了,可惜終點現在暫時還看不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就寫到這裡,就到這裡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