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治國人麻木的心靈--從魯迅到蔣彥永

作者:茉莉 發表:2004-03-16 00: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作為一位因「六四」入獄、流亡的人,我在獲知蔣彥永先生公開向當局提出「為六四學生愛國運動正名」的消息時,心裏有難以描述的感動和感激。在感動之餘,我想起了魯迅。魯迅是上個世紀的一代文豪,蔣彥永是當今名醫,這樣兩個人看起來完全不同,但是,他們在人道主義精神上一脈相承。

魯迅和蔣彥永都是浙江人,都是世家子弟。蔣彥永終生行醫,因其職業之故,他在抗擊薩斯期間,揭露真相拯救人民。現在,他又勇敢地公開自己親身搶救六四屠城遇害者的具體經歷,為六四亡靈呼籲,成了海內外中國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被視為「民族魂」的魯迅,當年也曾一度學醫。他在日本專攻醫學時,偶然看到一部記錄影片裡有日本兵殺中國人的鏡頭,圍觀的中國人表現出麻木之狀。深受刺激的魯迅認識到,光強健民族體魄是無用的,醫治心靈尤為重要,於是魯迅棄醫從文。

在這兩位浙江人的生平中,都曾遇到當局屠殺學生的暴行。一篇檄文《紀念劉和珍君》,寫盡了魯迅在「三.一八」慘案之後的悲憤,他痛斥當局的暴行,長歌當哭:「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那裡還能有什麼言語?」

而蔣彥永在他《上本屆「人大」「政協」會議書》裡,以一個外科醫生的嚴謹,真切地記敘了301醫院在「六四」摻案發生之後兩個小時在內,「接收了八十九位被子彈打傷的,其中有七位因搶救無效而死亡」的情況。他描寫自己當時看到那些身上到處是血的青年時的反應,「當時我的腦中嗡的一聲,差一點暈了過去。」

面對淋漓的鮮血,救助過許多年輕人的魯迅,一直開展對國民性的批判,即「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的目的是啟發民眾覺悟,去反抗壓迫與壓迫者,他把自己的批判鋒芒最終引向奴役者與奴役制度本身。對於一些幫助壓迫者逃脫罪責的言行,魯迅說:「倘使對於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辭,不發一矢,而但向『弱者』嘮叨不已,則縱使他如何義形於色,我也不能不說『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實是殺人的幫凶而已』」(《論秦理齋夫人事》)。

與作家魯迅在批判現實的思想建樹不同,終生行醫的蔣彥永身體力行。在「六四」後的大清查中,蔣彥永頂住壓力,堅持自己的觀點:「鎮壓學生運動是錯誤的。」十五年中,他於「1998年曾和部分同志以一批老共產黨員的名義,給國家領導人和人大、政協代表寫信,建議重新評定六四。」他還利用機會,把自己的六四親歷及其看法當面告訴了中共元老楊尚昆。現在,他又公開站出來要求為六四正名。

魯迅和蔣彥永都為受難者沉痛呼籲,他們在醫治國人麻木的心靈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比較起來,立誓「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是不幸的,作為清醒的孤獨者,他長期在絕望中抗爭,因此陷入痛苦的絕地。而蔣彥永先生卻趕上了一個人權意識普遍覺醒的網路時代,他的呼聲傳遍世界,引起廣泛而強烈的贊同,從而成為一個時代的人道楷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