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治國:都江堰蓋新壩千年活文物「等死」

發表:2003-08-18 15: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聯合報記者汪莉絹報導,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鴆鴆都江堰,歷經兩千多年不衰,仍發揮灌溉成都平原作用,素有「千年活文物」之稱,也是聯合國列入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然而,此一具有兩千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如今卻因岷江上游要加蓋大壩,面臨成為廢古堰的困境。

都江堰管理局擬在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魚嘴分水堤上方一點三公里處,興建一座高二+三公尺、寬一千二百公尺的大壩鴆鴆楊柳湖水庫大壩,此舉引來都江堰市和文物保護專家的大力反對,雙方爭論激烈,使得這起古堰蓋新壩事件,成為近期大陸社會注目焦點。

堅持要興建大壩的都江堰管理局認為,建壩勢在必行,如果不建,都江堰上游紫坪鋪水庫無法發揮效益,高達七+億元人民幣的巨額投資無法回收。紫坪鋪水庫位於都江堰上游六公里處,為中共西部開發的+大工程之一,自二○○一年三月動工,預定二○○五年竣工。

反對興建的都江堰市和大陸文物專家指出,當初興建紫坪鋪水庫時,即明確不在魚嘴附近建壩,紫坪鋪水庫的興建已破壞都江堰的自然景觀,若在魚嘴前蓋起大壩,將使都江堰遭到徹底破壞,千年灌溉系統將失去功能,成為名存實亡的死文物。

建不建壩,雙方爭執不下,鬧到中共中央出面協調,連番派出調查組前往勘察。雖然中共中央調查組作出建壩將危及都江堰的結論,但事件並未落幕,主張興建大壩的都江堰管理局和其背後的大陸水利部門,仍表示沒有放棄建壩的主張,只要實驗論證通過,就會向中共中央申請立項。

這起古堰蓋新壩之爭,不僅反映出中共缺乏世界遺產的保護機制,也反映出中共官場各自為政,並夾帶龐大的利益之爭。

大陸水利部門早在多年前曾論證紫坪鋪水庫應否興建,即遭許多專家反對,認為這不是岷江水資源開發的唯一方式。當時,水利部門即計畫在都江堰魚嘴上游三百公尺處興建配套工程;在與會專家堅決反對下,始將工程計畫移至距離魚嘴一點三公里的楊柳湖,但仍遭到反對。

專家反對意見並不被水利部門採納,為了通過論證,水利部門又邀集另一批專家進行論證,如此一批批地撤換專家,直到全是「御用專家」,也終於取得同意興建的結論。當時,水利部門還使出「釣魚工程」手法,即先求紫坪鋪水庫立項通過,再擴大水庫工程規模,索求更多經費,再以「姐妹工程」為由,強求興建楊柳湖工程大壩。

大陸水利部門逢河川就想蓋水庫和大壩的做法,早就引起大陸百姓不滿。古堰蓋新壩事件遭揭露以來,大陸網友紛紛在網上指責水利部門不斷地興建工程、爭取經費,只因可從中獲取利益。

若不是都江堰市擔心建壩舉動將破壞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景觀,使都江堰面臨被世界遺產除名的危險,建不建壩恐怕沒多少人在意。反對魚嘴前蓋大壩最力的都江堰市,由於之前已花費兩億多元改造都江堰環境,好不容易才使都江堰申報世界遺產成功,正期待有所收益;若蓋大壩後,都江堰古老水利工程遭受破壞,不僅將面臨被世界遺產除名,也會使該市蒙受損失。因此,該市才不惜「槓」上級別更高的都江堰管理局。

都江堰建壩之爭,除了部門利益,同時也暴露出大陸缺乏專門管理和保護世界遺產機制的弊病。都江堰建壩事件,並不是大陸的世界遺產遭破壞的第一起,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起。武當山大火、張家界亂建、泰山亂修索道、水洗孔林孔廟等事件,歷歷在目。究其因,在於大陸各地文物保護意識薄弱,擠破頭為地方歷史文物申報世界遺產,只為想把古蹟文物當成搖錢樹。

目前,大陸被列入世界遺產有二+九處,排隊準備申報世界遺產也有數+件,中共當局實應教育地方政府,如何保護這些珍貴的遺產,而不是只知「向錢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