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消息,北京青年報以「留學兩年花費人民幣20萬(多在領有獎學金情況下),換來月薪人民幣2500元」為標題,報導了中國大陸許多「海歸派」身價大跌的窘境。報導說,原本這家軟體公司只是「隨便」注記具留學優先的徵聘文字,卻沒想到真的有「海歸」來,還同時來了3個。
中關村管委會人力資源處處長王立平表示,企業關注的是人力資源成本和效益比,無論「海歸」、自學成才、境內畢業生都在同一個平台上競爭,早期過度挹注「海歸」成效的榮景不復見。
北京中關村一直是「海歸」人士關注的職場重點。3年來,中關村內的科學園區已經海歸創業企業1785戶,佔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的15%,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平均每個工作日就有2戶留學人員企業註冊成立。
來到中關村的「海歸」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精英型人才,帶著資金和技術,這些人的主要目標是創業,還頗能受到地方政府歡迎;但另一類是專業人才,到中關村的目的是為了就業,和數十萬來自大陸各地的優秀大學研究生,一起爭食職場金飯碗。
王立平認為,雖然「海歸」擁有語言和國際化視野的優勢,但是如果只是抱有過海「鍍金」想法的留學人員,顯然,「海歸」的名片並不能讓他們成為職場中的搶手人才。「光是海歸是不足的,真正吃香的是既有國外工作經驗,又有國內合資企業或跨國公司工作經驗的人,假如你只有前者也是不行的,因為任何地域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北京一家「獵人」公司總經理一語道破「海歸」者的現實處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