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離普通的中國人越來越遠

發表:2003-05-26 07: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第47屆世乒賽在全球S.A.R.S陰影下仍然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賽事雖只過半,但不出意外的話又將是中國隊包攬金牌,甚至是包攬前三名,而國人也早已不會像以前那樣為國球每一次的勝利歡呼雀躍,現在恐怕更多的認為是理所當然。可如果有人仔細觀察和統計一下現今青少年業餘時間打乒乓球的比率,就不難得出一個事實:乒乓球在離孩子們遠去,乒乓球在離你我遠去。

我們這一代(70年代)是在乒乓球一步步走向神壇的歲月裡成長起來的。中國乒乓球從低谷重回高峰到現在的天下無敵,同時也是我們兒童、少年、青年一點點長大的日子。我想我們這一代回憶起這段時光的時候,乒乓球或多或少都能佔到一定比重。小時侯很很多人一樣住在父母單位的家屬宿舍大院裡,大院裡人並不多,4、5幢樓的住戶還不如現在所住的一棟高層建築的人多,但大院裡還是有一座水泥乒乓球臺。我還記得因為水泥球臺的粗糙,乒乓球經常會以怪異的弧線飛行,但儘管這樣也還是對我們擁有巨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小學校園裡的乒乓球臺也是我們流連的舞臺,大學時和同學聊起來,大家的乒乓球生涯也幾乎都是如此開始和進行著的,大學時宿舍裡那張寬大的書桌也經常被用做乒乓球臺,而幾乎每個同學都可以打上幾板,水平也許不見得多高,但也都能打的有模有樣。

現在呢?無論是在各種名字起的越來越華麗,房子越蓋越漂亮的小區,還是收費越來越高,學業越來越繁重的學校,我幾乎已經找不到那種簡陋的恐龍級的水泥乒乓球臺。而更多精緻的木製球臺,則鎖在學校的體育館,各種俱樂部裡,想要玩,你就得掏錢。社區的綠地是越來越多,但那是用來觀賞的,是嚴禁入內的。社區的水泥空地是有限的,而且因為要用來泊車也越來越少。足球場是不敢奢望了,免費的籃球場,免費的乒乓球桌,這些基礎體育措施在哪裡呢?每當我看到在我現在所住的高層樓下極其有限的空地玩鬧的孩子,我不免擔心他們還會不會玩追迷藏?當老師、家長、社會、媒體一次次為網吧老闆的貪婪和流連於網吧的孩子的不懂事而義憤填膺,口誅筆伐時,他們可曾想過,孩子們課後可有什麼好去處?

在世界頭號選手波爾輸給了中國的小將邱貽可後,歐洲人說波爾的對手是整個中國。中國乒乓球是怎樣走上現在的神壇的呢?我想國人都很清楚。專業的陪練可以模仿世界上任何一位知名選手的打法,在中國隊隊員眼裡,任何一位外國選手都是透明的。龐大的豪華的專業的集訓中心,運動員不用為任何生活問題煩惱。如此之大的人力物力,除了部分是企業贊助,都是國家在掏腰包,而國外選手只能在俱樂部打球賺賺錢,其訓練生活水平之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體育精神是什麼?套用奧林匹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強。人進行體育活動的目的何在?是使自身更高更快更強。那麼國家體育的目的何在呢?是使一小撮人更高更快更強,還是使全體國民更高更快更強?我們的鄰國日本在奧運會上奪金的能力已經永遠趕不上我們,但被國人叫了多年的小日本的身體素質比之當今中國人又如何呢?上回看中央臺的《體育人間》,講的是中國上海的少年棒球隊訪問日本的事情,裡面提到日本每個城市都要有自己的對公眾開放的免費球場。重回祖國懷抱的香港,在為低收入者興建棚屋時也不忘修建公用足球場(不信者可參看《古惑仔》第一集情節)。在我們的體育總局為建造集訓中心耗費大把鈔票時,它是否考慮過為全國各地的社區贊助一張哪怕是水泥的乒乓球臺;當它在為模擬各國選手打法而專設陪練時,它是否考慮過為各級學校培養和分配一位乒乓球啟蒙教練?現在的中國,以在各大運動會的成績衡量,已然是世界強國,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能否體會到體育的真正樂趣,我們的同胞的身體素質,是否和我們奧運會的金牌數真正相稱呢?

乒乓球在日益精英化,其他運動項目又何嘗不是呢?足球學校的學費已經可以用天價來形容,中國以後會有街頭巷尾裡,窮人家裡走出的羅納爾多,齊達內嗎?當我們的專業運動員在封閉的各級體校運動隊為了出人頭地而訓練時,作為體育愛好者的普通人,希望親自享受體育的快樂時,我們的公共體育設施,公共鍛練場地,在何處呢?中國的足球迷可能是世界上最光說不練的足球迷。我不希望有朝一日中國的乒乓球迷也墮落如此。

現今的中國,世界上已經沒有哪個國家敢小視。我不知道依靠體育來為國爭光,體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有多大意義(也許對某些體育局領導的烏紗帽,還是很有意義的)。就讓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吧。我希望的是純粹的體育,是實實在在的可觸可及的體育,是可以親自參與自得其樂的體育。

希望體育不要離普通的中國人遠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