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精神在十年後

發表:2003-05-25 03: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按:本人認同此好文之觀點。我目前雖不在國內,但我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發展與衰落對國內應有借鑒作用。很多的暴發戶城市都是教訓。十年後深圳的房價跌進1000元也不會有人要。畢竟世上沒有不破裂的虛幻泡沫,深圳也不會例外。

深圳,在九十年代初期,筆者大學畢業的年代,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城市,一個非身懷絕技不可闖蕩的城市,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櫥窗,一代青年心目中的夢想之城。

  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的提出,到「蛇口風波」,深圳風采,深圳精神總是佔據《中國青年報》等雜誌的頭版,在神州學子心中掀起波瀾。當時的深圳,堪稱「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以只爭朝夕之勢,成為思想解放的先驅,觀念更新的楷模,大膽創業與開拓進取精神的象徵。深圳速度成為中國人意氣風發走向新時代拚搏進取的代名詞。深圳確實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蹟。人民日報曾經總結深圳的精神就是敢為人先的精神,不爭論,大膽嘗試的精神,敢於創新,埋頭苦幹的精神。

  短短十二年過去,再看深圳。深圳精神變成了什麼?

  深圳富了,深圳人牛了,胸懷狹隘了,脾氣變壞了。深圳還在發展,可是它已經不再激動人心。當年深圳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正在浦東上演。

  當初深圳創業者早就吃夠了官僚主義的苦,才跑出來自立門戶,決心建設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體制,特區之特,在於政府的職能轉變,政府的廉潔高效。而現實是深圳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團和群體,老子天下第一,任何改革不能觸動他的利益。原來的初衷早被拋棄腦後。國家機構出現了嚴重的膨脹,深圳在政府效率上已經沒有什麼特色可言。在執法人員素質上更令人不放心。《中國青年報》前不久刊載了一篇《一位公民的來信》,反映他的弟弟外出散步沒帶暫住證,被非法逮捕關押,被警察洗劫了貴重物品和毆打,在中間販子斡旋下,通過賄賂脫險的經歷。據說深圳已經圍繞二線關和暫住證形成了一條龍產業,據說每年能夠從農民工手中搜刮將近十億。警方大獲其利,對暫住證收費死不放手。二線關的設立原意是防止內地居民偷渡香港、防止深圳特區資本主義因素毒害內地。現在看來完全是假設的前提,如果每一個來深圳務工經商的人都首先被假定為偷渡嫌疑人,我想這不符合現代法律意義上的無罪推斷原則。深圳是中國的土地,中國公民應該享受國民待遇。如果外國人被笑臉相迎,農民被拒之門外並且搜身盤查,設卡刁難,高額收費,不只是殖民地心態,簡直就是十分嚴重的歧視罪。這道二線關就是二十一世紀的柏林牆,隔離和禁錮的是深圳的遠大前程。經常見諸報端的大火燒死工人、深圳老闆搜查工人身體、罰跪事件,深刻反映深圳一些人的陰暗心理:打工仔是犯罪嫌疑人,打工仔是窮人,外地人,有什麼權利和尊嚴?優惠政策只給老闆不給工人,不少工人連社會養老保險都沒有,這是非法雇佣的犯罪行為,在深圳卻氾濫成災。

  深圳近年來似乎更多關注誰拋棄了它,中央給了誰政策,殊不知深圳本身是中央優惠政策空前絕後的受益者。深圳還有制度創新、觀念創新的勇氣和精神嗎?

  深圳至今拿不出有競爭力和創新示範作用的積極的人口政策、戶籍政策、人才政策。中國加入WTO,全國各地加緊制定政策戰略,深圳卻顧影自憐,嘆息特區不特了,完全喪失了強者心態和當年「弄潮兒向濤頭立」的雄風。在適應全球化趨勢廢除行政審批、調整制定人力資源戰略、改革教育體制和學科設置,引進世界著名大學和國內高校創辦分校、推廣雙語教育、改善公務員知識結構、建設培訓體系方面有很多大文章可做,可是,現在深圳起不到制度孵化器的作用了,變成了一個畏首畏尾、渾渾噩噩、滿足於現狀、整天幻想中央大力扶持或者並入香港的南方角落裡的城市。常駐人口已經八百萬,規模完全可與任何中國城市競爭,卻把大量優秀人才、熟練技術工人、青壯勞動力拒之戶籍門外,甚至想加深戶籍鴻溝,提高戶籍門檻,為外來產業大軍進入深圳工作製造更多困難,例如提高借讀費。其結果是,將近七百萬人不在深圳購房買車,不在深圳安排子女上學。

  中國人每年把幾百億資金飄揚過海拱手送給澳洲、新加坡這些教育並不算先進的國家,深圳看不到這樣巨大的蛋糕,視而不見。直到今天深圳的教育和中國內地城市沒有什麼差別,也沒有像樣的高校,更不用談雙語教育產業。在深圳,歧視無所不在。深圳的歧視體系和北京相比是後來居上。WTO 的核心精神是公平競爭和非歧視原則,深圳完全背道而馳。

  深圳人必須明白,僅僅依靠大學畢業生是不夠的,技術工人是製造業的主力和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是一筆人力資本。沒有幾百萬建設者(實際多為中國產業工人的精英)的拚搏和奉獻,絕對不會有深圳的今天。他們應該受到平等的待遇,不給別人機會,也就喪失了自己的機會。沒有穩定的製造業技術工人隊伍,是深圳製造業日益衰落的原因。

  沒有平等對待深圳建設者的觀念,深圳將作為剝削者、欺壓者、歧視者的記憶留在打工公民心中,深圳應該淡化特權思想、等級觀念和爆發戶心態,善待那些前來尋求發展機遇的中國公民。需知道,今日被你拒之門外的人,明日將在別處擁有話語權,發展權。本人就是農民工子弟,照樣憑本事考大學,飄揚過海,留學工作,最後當老闆。筆者本意回國創業,原來看好深圳,現在不想了,我不喜歡一個法治低下、社會分裂、等級森嚴和歧視盛行的城市。如果我是任正非,我也會把華為搬走。

  相信不少深圳人不相信,紐約竟然是個隨便進出的城市,沒有暫住證收費繁雜手續和二線關阻攔,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居住。新加坡的就業准證是由僱主交費的,而且一旦取得就獲得子女平等入學權利,租賃房屋也不受限制,不收費用。深圳不應該被眼前蠅頭小利葬送自己遠大的前程。時代變了,形勢變了,不歡迎不尊重不善待外來打工的公民,人家還有別的城市可供選擇。反問一句:當初南下來深圳工作的,是天生的貴種嗎?

   深圳精神的初衷哪裡去了?

發展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