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行賄受賄」風氣

發表:2003-02-28 09: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南方網報導,近日從吉林長春傳來一條有關於「送禮」的消息著實讓人哭笑不得:小學生為了能讓班幹部在老師面前時常給自己「美言」幾句,竟給班幹部送禮,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班幹部,在開學之初竟然收到同學送的禮物20多件。

  「行賄受賄」之事,原本是大人間的事情,但是送禮的風氣在學生之間竟然如此的盛行,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消息引出許多人感慨:在校的小學生,無非都是些不諳世事的孩子,「行賄」、「受賄」這樣的詞他們甚至還沒有學過。那麼,他們是如何會被捲進這樣的送禮風氣之中的呢?  

   20多份禮品均為在老師面前「美言」

  據媒體報導,吉林長春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開學沒幾天的時間裏,竟然拿回家裡20多件價格不菲的玩具。家長問其原因,沒想到孩子竟然說是班上同學送的,就因為他是班上的班幹部,而且班上的其它每一位班幹部和他一樣都收到了同學送的很多禮物。

  而據學校的教師透露:現在學校裡為數不少的學生把「有著一定權力的」班幹部當作「籠絡」的對象。而且越是年級低的學生越是看重與班級幹部的關係,有好吃的想著給班幹部留著,有了好玩的也想著送給班幹部。「這種現象已經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了,並不是一個兩個的小學才有向班幹部『送禮』的事。」

  小學生給班幹部送禮?聽完當「幹部」的孩子一本正經的講述後,哭笑不得的家長們問起了原委。「班幹部都很受老師的喜歡,他們直接管著我們。在教室裡,我們的一言一行其實老師是看不見的,全憑班幹部向老師匯報。不認真聽講、下課後每個人做什麼事情,班幹部會向老師『打小報告』,那麼大的權力,我們當然要和他們搞好關係。」送禮的小學生如是說。

  於是,小手槍、好看的貼畫、文具盒、各類可口的小食品……這些東西都成了小學生向班幹部行賄的「贓物」。「收了我們送的東西,班幹部們心裏自然就有數了,他們肯定會在老師面前替我們『美言』幾句的。」送禮的小學生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校園「送禮文化」風勢不減

  近幾年來,有關於校園裡送禮的各類事件頻頻地在媒體上出現。最初是家長給老師送禮,為的是「照顧」自己孩子;之後發展成學生直接給老師送禮,目的仍然是為了「照顧」自己;再往後,竟然成了學生給學生送禮。雖然以「照顧」為名的送禮的目的一直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送禮的形式、禮品的花樣卻是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革」。

  全國各類媒體頻頻地公開批評報導校園送禮的不正之風,但是這一風氣還是被愈演愈烈。

  早在1990年時,就有媒體披露:重慶的一些市級小學的開學日竟成了家長給老師的送禮日,每到了這一天,家長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親自把孩子送到學校,同時也要完成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為老師送一份禮。起初這種發生在家長和老師間的送禮收禮還相對較為隱蔽,但是後來,家長們乾脆公然提著大包小包在學校裡出現,並全然沒有了任何避諱之意。

  山東濟南某一縣級小學裡,一些教師公然把想要的禮物名稱寫在紙條上,讓學生帶給家長。之後,家長備好東西後再學生原路帶給老師,一來二往,教師們還不忘了叮囑學生,記著把禮物用黑塑料袋包上提來,別露在外面……

  發生在學生們之間送禮的內容更是繁多。一個河北石家莊的小學生向媒體記者道出了許多其中的內幕:他們班上的同學,送給班長和副班長的禮物是不一樣的,而科代表收到的禮物和班長副班長又各不相同。班長的權力最大,得到的禮物數量和質量都是最好的。而其它班幹部們得到的禮物就要看他是分管哪個方面的工作了,管紀律的班幹部,一般都比較吃香,相比之下,管衛生的班幹部就不及紀律幹部收到的禮物多。

  吉林長春的那位小學教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學生間的送禮現象並不是個別現象,在目前的眾多學校中是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的。」既然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足見小學生給班幹部送禮是繼給老師送禮後刮起的又一股不良之風。

  社會是第一推波助瀾者

  近年來社會上的各種「送禮風」盛行,勢必令小學生「耳濡目染」,而孩子們日常接觸最多、印象最深、影響最大的要數電視廣告。

  「今年過年送什麼?」、「孝敬爸媽XXX」、「送禮就送三大禮」……這些在電視廣告中最常出現的廣告詞,恐怕不光是大人才對它如數家珍。「正在讀小學的孩子,最大的年齡不會超過十三歲。他們獲取的社會信息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電視。」全國政協委員、原北京教育學院的副院長文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事實上,孩子們並不全明白廣告裡的商品是作什麼用的,但是會記往廣告的內容,有時還會效仿。看到電視中孩子抱著大禮包給人送禮的鏡頭,他們自然會學習。」

  社會的大環境對於孩子們的影響是很大的。他們正處於學習新鮮事物的年齡階段,對於一些事情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裏,電視廣告對於孩子們的影響不容忽視。「社會上要盡量控制那些誤導孩子的廣告和信息的傳播十分重要。」文哲提出。

  社會上的一些風氣在不知不覺得傳播到了學校,又傳播給了學校的孩子們。「近幾年來,電視廣告中頻繁地起用孩子來做廣告,並在全國知名媒體中評選廣告小童星,其實這些行為仔細想來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是弊大於利的。」北京市通州區一位小學教師劉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劉娜還告訴記者:「現在的小學生,每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他們的偶像,並會潛移默化地向他們心中的偶像學習。電視裡,廣告小明星們推薦的產品在孩子們心裏就是名牌,而小明星的舉動自然更是有人模仿。這些都是直接導致孩子們送禮成風的原因。從源頭上讓孩子們盡量少地接受這種「熏陶」意義重大。」

  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許多人都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這句話。小學生送禮賄賂班幹部之所以從個別現象發展成為具有普遍性的風氣,家長具有一定的責任。就職於豐臺火車站的郭明宇有一個十歲的女兒叫郭晨,是豐臺區三路居小學的五年級學生。當記者和郭明宇聊起小學生給班幹部送禮的事情時,郭明宇竟然告訴記者,他十歲的女兒以前也幹過同樣的事情。

  「我承認家長對於這件事情是有責任的。」郭明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有些不太好意思。他說女兒三年級的時候回來說班上有很多同學給班幹部買禮物,當時的確想過制止,但是後來又怕女兒不這樣會受委屈,也就沒說什麼。提到這件事情時,郭明宇大致地算了算,女兒給班幹部送禮的錢兩年加起來也有好幾百塊了。

  其實像郭明宇這樣的家長很多。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會受到不公的待遇,只能隨波逐流。而還有一部分孩子送禮完全就是跟家長學的。逢年過節,許多家長都會購置一些包裝精美、品種繁多的禮物送給朋友,更多的是送給領導。而送禮之前的準備過程勢必「難逃」孩子的眼睛。日久天長的耳濡目染,孩子哪有學不會之理?

  多數孩子看到家長送禮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因此給班幹部送禮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這種影響非同小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