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謊言

發表:2003-02-26 00: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不久前在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中看到一個小案子,耐人尋味。

  事情本來很平常: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女生叫明子---節目主持人特別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十分溫順乖巧的孩子"---在去年中秋節那,被班主任拉住紅領巾猛拽了幾下因為她父親在當天早上到學校投訴班主任亂收費,造成頸椎脫位,住院治療十多天後痊癒。

  家長告到學校,學校敷衍推諉;告到區教育局,倒是受到了重視,局方派出了調查組,周密調查後得出結論:沒有發現老師行凶的證據。家長悲憤之下,求助於媒體,引起了幾家新聞單位的關注,調查的調查,曝光的曝光。

  形成輿論壓力後,班主任以攻為守,以侵害名譽權將學生家長告上法庭。明子家長覺得簡直豈有此理提出反訴,要求班主任賠禮道歉並賠償醫藥費及精神損失。法院審理時採納了媒體記者調查學生取得的證據,判決班主任侵害事實成立,賠償明子醫藥費1800元,精神損失費4000元。

  一直敘述到這裡,應當說還是乏善可陳。震撼效應產生在水落石出、眼看要風平浪靜之時。明子傷癒返校後,被全體同學所孤立。更有甚者,班上同學還自發地組織了一個"跟蹤團"來監視她的行動。這個"跟蹤團"有組織,有分工,情報直接送給班主任。一個小男生還用刀當面威脅恐嚇明子,收到滿意的效果後,旋即給班主任寫了一份"喜報"。這對小明子的打擊,遠遠大於先前所受的暴力侵害。

  電視裡這個女孩垂淚說:我再也不想上學了。

  在節目中,我們看到與明子同班的二十幾個孩子面對鏡頭,記者問他們,有沒有看到老師拽明子的紅領巾?這些孩子像統一訓練過一樣,齊聲高喊:

  "沒---有---"

  由於我已經知道真相,看著那些天真無邪的小臉,心裏難以抑制地湧出厭惡和悲哀。、

  這些孩子其實明知自己是在撒謊。他們不但撒謊,還懂得以積極的迫害行動取得老師的歡心。這只是一群不到10歲的孩子啊他們已經懂得了利害關係,已經明白得罪同學與得罪老師,哪樣對自己最有害。他們甚至非常成熟地知道把握這個來之不易的向老師表功邀寵的機會,這令我們許多未諳世故的成年人汗顏。他們唯一不關心的,是受害同學的感受和命運,因為,這與他們無關。

  這些孩子,10年以後要進入大學,20年後會成為官員學者律師法官,他們將掌握整個社會的命運,他們將不斷面對舍己為人還是損人利己的選擇,而童年的烙印,會在其中發揮多大的影響?

  但責任在孩子嗎?不有沒有一位家長,在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會對孩子說:"你一定要說出真相,不要怕為此付出代價"?如果家長自己成為此事的當事人,他會挺身而出,為明子作證嗎?假如我是其中一個家長,我會教自己的孩子為明子作證,從而得罪學校、老師和整個班集體嗎?反思自己一生,多少次面對邪惡和謊言,難道沒有做出過屈辱的選擇?

  所以,我們既不要責備那些孩子,也不要批評那些家長,因為,這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縮影。在這個事件中出場的人物不過是一面鏡子,它照出的,是我們共同的醜惡靈魂。

  這也不能怨我們。如果我們真的像嬰兒一樣純潔,天使一樣坦誠,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還能否生存?無數失敗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聰明起來。我們再也不信奉正義、良知,"良心多少錢一斤"遂成為這個時代的道德宣言。我們認定自己的利益只能一點一滴去從別人手裡爭奪,那麼,怎麼能教孩子從小誠實信用?大多數家長,恐怕巴不得孩子10歲以前就掌握三十六計,18歲以前就精通"哈佛學不到"的學問。

  林語堂先生在65年前寫的《中國人》中指出,"在中國,如果一個人有公共精神,他就會有危險。"因此,"我們敬佩他們,熱愛他們,但我們不希望家裡有這樣的人。當我們看到一個男孩有太多的公共精神,以至使自己陷入那種窘境時,我們會大膽地預見這個男孩將是他父母的災星。如果我們能盡早地阻止他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如果林先生再生,來為我們作一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劣根性的演講,《中國人》中的文字,不需要作任何修改。65年過去了,我們的生產力從馬車進步到航天器,我們的生活方式從煤油燈發展到多媒體家庭影院,而我們關於社會、公平、正義的觀念,並沒有隨之一起進步。從華老栓手上的人血饅頭到明子的同學獻給老師的「喜報」,其實質並無不同。

  偉大的孟子曾發出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呼籲,那是何等的境界啊但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不幸掙紮在求生存、求溫飽的邊緣地帶,殘酷的現實使他們認準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吃飽了才是硬道理、富起來才是硬道理。禮義廉恥等等軟道理只能漂洋過海,應了孔子的一句氣話:"我這一套如果行不通,就他娘的出國。"

  現在,西方人民不但普遍做到了"幼人之幼,老人之老",甚至推廣到以人道對待動物,別說這樣拽孩子的脖子,就是拽小狗的脖子,也會有人打抱不平。每當看到類似的西方社會新聞,我們那些有識之士就一撇嘴:"真是吃飽了撐的!"

  是啊,洋鬼子哪裡有我們聰明。我們會把自己家裡裝潢得像賓館,而把賓館糟踢得像豬圈;我們知道進家換鞋,而誓死不去掃樓道;我們知道痰盂放在家裡不衛生,而創造出開窗吐痰法;我們從不擔心丟棄的廢電池會污染土壤水源,因為我們早就懂得到喝純淨水;我們知道在公司的班車上要搶先給上司讓座,而在公共汽車上就完全不要理會任何人。這裡包藏的精妙的關係和複雜的計算,豈是洋鬼子們可以理解的?

光明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