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國面臨的環保挑戰

發表:2002-11-21 05: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今世界,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中國人。而這龐大的約12億5千萬人口,僅靠7%的世界可耕地來養活。

嚴峻的糧食壓力使中國在一些問題上難以抉擇,比如廣受批評的計畫生育政策。在其它領域,決策者也要將人口因素考慮在內。單單在農村的廣大人口就對自然資源,特別是水源,農田和森林構成了巨大需求。再加上從1993年到1997年中國年均11%的經濟增長速度,使資源需求形勢日益嚴峻。

反過來,這又刺激了對能源的需求成倍增長。煤炭是中國最廣泛使用的能源,其消耗量從1949年的3200萬噸顯著增長到1995年的9.67億噸。煤炭是污染最大的化石能源,燃煤釋放的二氧化碳比燃油或天然氣都多。近二十年來,西歐和北美的煤炭使用量在不斷減少。

許多科學家和政界人士相信,因人類活動而釋放的過多二氧化碳可能引發災難性的氣候變化。這種氣候變化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幾乎各個領域,因此很可能是最嚴重的氣候變化。

因此,盡快盡量減少所有化石燃料的使用,特別是煤炭使用的呼聲不斷強烈。

迪克爾爵士(Sir Crispin Tickell)長期擔任英國政府的環境顧問,他也是中國國際環境與發展合作委員會成員。

他對BBC新聞網說:"根據中國出版的統計資料,中國在過去十年做到了經濟增長的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絕對減少。"

"統計數字經不起推敲,引發了懷疑。但的確發生了實質性變化。"

迪克爾爵士說中國領導人正在準備承認在環境保護方面犯下的錯誤並尋求解決的建議。

"氣候變化意味著降雨落到了錯誤的地方。與美國不同,中國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中國的水問題意味著中國不得不進行大規模人口遷移。"

"我曾對長江洪水中喪生的人表示哀悼。"

朱鎔基說:"謝謝您-- 但我們中國人認識到,洪水是我們自己的錯,因為我們把樹砍掉,還將河流改道。我們破壞了天然的屏障。"

"人們正在覺醒。"

另外一個引起關注的領域是污染。由於技術過時,許多中國城市的空氣危及人身健康。

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將增加二氧化硫的排放和產生更多的酸雨。

人們追求更高生活品質,包括城市人口和機動車輛的增多,也會對環境增加壓力。

這些都是中國面臨的嚴峻問題。中國需要調動剛剛培養起來的環境意識,加以應付。然而,雖然中國在環境意識和表現方面都有進步,但中國人對稀有物種的需求不斷,依然令環保人士大為緊張。

地上走的,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爬的,只要能吃,人們就有胃口。人們還需要用虎骨和犀牛角來配製藥品和補劑。

由於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中國對象牙的需求也在增長,這也許會是非洲所剩無幾的大象的死咒。

中國已經走過一段漫長的道路,認識到全世界共同享有一個環境,但中國未來在環保領域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