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是形象门面,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落发问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以前只有女性或年轻男性会担心顶上无毛的问题,而现今工商发达,人与人接触的机会较以前农业社会提高很多,因此个人的形象成为社交重要的一环,许多事业有成的长者,对于以往不被重视或视为理所当然的掉发问题,已不再漠视。
掉发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是指头发的正常代谢,处于休止期头发的脱落,本是自然现象,只要每天不超过一百根,不必过于担忧。病理性的掉发原因很多,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皮肤癣、内分泌疾病、使用抗癌药或接受化学治疗、染上梅毒等,都可能造成短期间内大量掉发。还有一种圆秃,主要是情绪或压力造成,常见于产后、有升学考试压力的学生、遭逢重大事故或承受极大压力的人,头发突然一大把一大把地掉,头顶的脱落部位呈钱币状,由于可能在一觉醒来后发现,所以又称为“鬼剃头”,有时在环境改善后可以痊愈。而创伤性掉发是指不当的吹、染、整、烫、绑头发等过度拉扯而成,只要小心是可以避免的。
中医强调掉发与血虚、肾虚有关,须对症补养。(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掉发的两个成因:“血虚”和“肾虚”
中医认为,掉发的成因是“血虚”和“肾虚”。所谓“发者血之余”,而“营血虚损,则面色萎黄,唇色淡白,毛发枯而不润”,所以有人用四物汤或归脾汤来补血补发。又所谓“肾阴虚者,头昏耳鸣,毛发脱落,齿色枯槁,四肢软弱”,“肾精足,发肤能荣,其发乃茂”都说明了掉发和肾的密切相关。所以,能够针对血和肾来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以往中医的生发处方中,像神应养真丹、七宝美髯丹、斑秃丸等,均含有何首乌、黑芝麻及胡桃肉等补肾养血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所以,古人说:“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黑;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白而脱落。”当然,有原则就有例外,譬如年轻人的掉发很多是血热引起的,重点不在补肾补血,而该以白虎汤和泻白散,外加清热凉血药,配合生活正常、放松心情、少吃辛辣油炸,才可奏效。又如爱吃甜食、油腻、辛辣、冰冷食物的人,容易形成湿热体质,容易有脂溢性脱发,头发油垢多、头皮搔痒,人觉得疲倦、腹胀闷痛、吃不下、大便秘结、小便量少色黄,该以枇杷清肺饮加减来清热利湿。所以,中医治疗掉发,绝非守住一个秘方,一成不变的。
外用法,可尝试以人参叶、侧柏叶、毛姜、白鲜皮各12克,高粱酒浸泡一周,外搽患处,每日三至四次。其中人参叶可益气养阴,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毛姜能补肾益阳,可兴奋毛细血管、刺激毛发生长;白鲜皮可清热利湿止痒,高粱酒有活血祛脂作用;综合应用可以发挥保护皮肤、营养毛发、兴奋末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止痒和减少油脂等作用,从而促进毛发生长。
容易掉发的人更需懂得保养。通常湿头发所能忍受的张力,比干头发低很多,故刚洗完头未干时,大力梳发、夹发、戴帽等,最易伤害头发;尤其要做发型时,务必等头发全干后才能进行。平常用洗发精洗完头发后,宜再用润丝精洗一次;洗头时不可用力抓头皮,应以指压按摩方式洗头;阴干头发时,可用大浴巾将头发拍干,不要揉搓,否则头发易断裂;梳头发时,要用宽距离、半滑面、顶端较钝的梳子,不要梳湿湿的头发,而且要慢一点,不要太用力,不要太频繁;要常修剪头发,因为头发过长易于分叉。避免使用发油、发胶之类的产品,以免阻塞毛孔,产生脂肪酸而掉发。
(作者为台湾台中市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本文经作者授权刊载,转载本文请取得作者同意。)
责任编辑:王欣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