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方脸:习加速师如何五年内毁掉中国经济?(图)

发表:2025-04-13 01: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上海一家商场
上海一家商场空荡荡(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4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尹华综合报导)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特别是在习近平任期内,中国的经济增长显著低于前任时期,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似乎越来越深,尤其是在全球竞争激烈、关税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习近平的经济政策是否真的有效呢?时评人、自媒体大V多伦多方脸从四个阶段回顾中国经济在过去五年的发展,并探讨习近平的一些关键决策及其带来的后果。

第一回合:问题暴露与共同富裕政策的启动

回顾2020年,中国经济开始暴露出不小的问题。尽管从2012年到2019年,GDP增速逐年放缓,但总体上,民众对未来充满信心,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然而,进入2020年后,房价上涨、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以及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开始成为不容忽视的信号。

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推行了“共同富裕”政策,试图解决社会不平等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2020年11月,马云及蚂蚁金服的打压成为这一政策的标志性事件,随之而来的是对房地产泡沫和网际网络企业的强力整治。这一系列政策似乎旨在转移社会矛盾,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并未有效地缓解经济压力。

在经济学理论中,贫富差距并不必然直接导致消费不足,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贫富悬殊会影响社会的消费力,但这一问题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比如,美国虽然贫富差距大,但其消费能力并不差,而日本等北欧国家虽然贫富差距较小,但消费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些现象表明,单纯将消费问题归结为贫富差距过大,并无法全面解决问题。

此外,习近平的“共同富裕”政策更像是一种极端的“富豪斗争”,通过打压富人、逼迫他们捐款来实现再分配,这种措施不仅没有解决经济困境,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尤其是富人和外资的大规模撤离。

第二回合:疫情复苏与经济短期回暖

2020年起,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中国的经济面临更大的挑战。尽管疫情带来诸多困扰,但在一些方面,疫情反而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暂时的喘息机会。中国实施严格的清零政策,通过大规模的封城措施抑制了病毒的蔓延。这一政策让未封城的地区得以继续生产,从而推动了对外贸易额的迅速增长,弥补了部分经济损失。

2020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大幅上升,成为“第二春”。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尤其是在欧美国家的工厂停产时,中国依然能够满足全球的产品需求。此时的中国经济虽然处于困境,但得益于全球市场的需求,暂时脱离了严重的衰退。

然而,这样的局面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各国开始逐渐恢复生产,中国经济的独特优势——停产不影响生产——迅速失去了意义。

第三回合: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与产能过剩

进入2023年后,全球经济逐步恢复,中国的出口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中国在疫情期间积累的过剩产能,开始在全球需求回暖后面临消化难题。

中国政府采取了加大生产、低价清销等措施来维持市场份额。然而,这种以牺牲内需为代价的策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为了保持高出口量,中国采取了压低成本、压缩劳动力薪资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内卷现象。

在这一阶段,习近平似乎未能及时调整政策,导致出口依赖度过高,国内经济内部的消费增长无法跟上生产力提升的速度,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时,世界其他国家开始反应过来,关税壁垒逐渐提高,中国的“低价”优势也随之被削弱。

第四回合:关税时代与全球经济围堵

随着全球对中国关税政策的加强,尤其是在2024年,多个国家开始对中国的电动车和其他商品征收重税,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依赖价格竞争维持市场份额的战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例如,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欧盟也提高了对华电动车的关税,最高达45.3%。而在2024年,WTO的裁决对中国提出了近200起诉讼,大多数是由发展中国家提起的。这一系列的贸易战使得中国出口受到严峻考验,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经济的压力。

面对全球关税的增加,习近平提出了通过政府补贴刺激消费的策略,试图通过家电、电动车等产品的补贴,带动内需。然而,单纯的补贴政策能否解决深层次的经济问题仍然值得怀疑。中国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经济改革来解决,而非依赖临时的刺激政策。

习近平的经济策略反思

多伦多方脸说,回顾习近平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到从“共同富裕”到过度依赖出口,再到在全球关税加剧的背景下仍然推行低价竞争的策略,习近平的经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有效应对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虽然在短期内,一些政策暂时缓解了经济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决策并未解决核心问题。

中国经济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习近平的政策虽然有所调整,但在面对全球竞争和国内经济内卷化的挑战时,缺乏更为深远和系统的战略眼光。

如果把中国经济的衰退比作一场病,那么习近平无疑是那个误诊的医生,虽然他曾采取过一些对症下药的措施,但最终却未能治愈根本问题。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依赖于更为深刻的改革和战略调整,而不是仅仅依赖单一的补贴政策或短期的低价竞争策略。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