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和高食物价格深切影响国计民生,升斗小民叫苦连天,大家要问:物价非如此之高不可吗?以油价为例,基本面长期倾向供不应求。前五大供油国家中,美、中、俄本身需油甚殷,美国更早在五、六年前即提高战备储油,另外,沙乌地与OPEC等国则开始惜售,不肯明显增加供给。前五大需油国中,不产油的日本、德国等虽采分散措施、抑制需求成长,但效果有限,相对被许多开发中国家大力追求经济成长,大量耗油所拖累。
抑制需求成长是平抑油价的不二法门。台湾和许多开发中国家一样,政府用补贴方式(包括减免货物税)抑低油价,不但损失税收(成为企业的利润),而且需求无从减缓,连带地,也与"节能减碳"政策目标相违。国际油价走高无法避免,请让国内油价忠实反映效率经营下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石油是一项重要的商品,而且石油这一族(family)商品包括现货和期货、选择权等衍生性商品,在价格形成(市场上每日交易)过程中,除了反应基本面供需因素以外,也加入了市场预期心理和投机性因素,许多避险基金、金融机构、机构投资人等本身既不产油,也不需用油,都加入市场兴风作浪,这股强大的金钱力量有时会抑低油价(1991年波湾战争使油价一度曾高达每桶40美元,几年内,却被空头打回到每桶十美元),有时则哄高价格。油价目前这波涨势在最近半年内拉抬了40%以上,有专家认为每桶70美元已经足以反映基本面的成本和合理利润,以上部分就要归咎于市场炒作。
商品市场泡沫化是低利率惹的祸,长期低利率容易引来通膨,长期实质负利率则驱储蓄性资金和退休基金进入金融市场投机,有如驱羊群入掠食动物的地盘。在全世界国家中,除了日本以外,美国利率水准最低(2%),有许多东南亚国家(包括台湾)和中东国家,货币钉住美元,利率也跟随美国,其实,美国短率降至2%乃为因应其经济成长接近停滞(零成长),而有其不得不然的背景,上述国家都还维持一定的经济成长水准(台湾在4-5%之间),不适合跟随美国的低利率,也不宜让其币值较美元为弱,因为这二者在当前都将招致通货膨胀。
遽然升息、升值对国内产业打击很大,但国内产业长期应提升其竞争力和产业价值,不能仰赖两率来贴补同业削价竞争的缺口,当两率回到其中性水准时,国内产业应有其适应策略。另一方面,政府在抗通膨和顾产业间应有其取舍(trade-off),在金融泡沫化和高通膨同时存在的时代,台湾应思考:
1、币值应否与美元间维持一弹性调整空间?
2、利率水准应否与美元脱钩,尽快回到中性水准?
3、货币政策是否要拴紧些?几分紧?
(作者是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会计研究月刊社社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经济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