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川普在與習會晤中贏四大成果 仍有一項遺憾(圖)


2025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韓國釜山金海空軍基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這是川普連任總統以來首次與習近平會面,此前數月來,兩國關係持續緊張。
2025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韓國釜山金海空軍基地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圖片來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美國《福克斯新聞》專欄作者、列剋星敦研究所副總裁麗貝卡.格蘭特博士(Dr.Rebecca Grant)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在亞洲之行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不僅在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中取得突破,也在經貿、投資與人工智慧領域鞏固了美國的戰略優勢。她形容,川普正以強大的美國經濟實力,重塑全球經濟秩序,打破舊有的全球化格局。

川普(特朗普)以經濟實力主導亞洲格局

文章指出,在與習近平會晤之前,川普就已經著手重建美國的經濟安全基礎。他通過與多個亞洲國家簽署新的雙邊貿易協定,修復了西方國家自2001年允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零關稅體系以來造成的失衡。

而在韓國釜山的川習會期間,川普進一步推動中方在大豆、稀土和芬太尼出口限制等領域做出承諾,並可能促成中國擴大購買美國石油。

格蘭特指出,這一系列動作使習近平「明顯感受到壓力逼近」,因為美國擁有廣泛的盟友網路,而中共在國際舞台上「幾乎只有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作為夥伴。

格蘭特表示,此次川習達成的美中協議實質上是一項為期一年的休戰安排,避免了川普此前威脅對中國實施的100%懲罰性關稅。

她分析稱,儘管中方能否履行承諾仍存疑,但川普手中掌握著足夠的籌碼。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額高達5250億美元,美國依然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這意味著如果中方重啟貿易對抗,川普仍有相當的戰略空間。

四大成果與一個遺憾

一、在稀土領域扭轉局面

文章指出,中國長期將稀土出口作為貿易博弈的利器,一旦收緊供應,就會擾亂全球製造鏈。而此次習近平同意放寬稀土出口限制,代表美國取得階段性成果。

川普則著眼長遠,計畫通過盟友與友邦共同增加關鍵礦產產能,削弱中國在稀土市場的壟斷地位。

格蘭特援引川普的話說,在與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會談時,雙方簽署了多項關鍵礦產合作協議,包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越南與日本等國。川普表示:「再過一年,我們將擁有多到不知如何使用的關鍵礦物和稀土。」

她還指出,這些協議出自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主導,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之為「美中競爭的轉折點」。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共以稀土出口為威脅是「犯了一個真正的錯誤」。

貝森特指出,北京這種做法反而讓全世界都看清了風險——大家現在都明白,不能把關鍵資源掌握在中國手裡。他形容說:「把槍放在桌上是一回事,但朝天開槍就是另一回事。」意思是,中共不只是威脅,而是真正讓人感受到危險。

他還強調,美國已經著手尋找替代供應來源,預計在一到兩年內就能完全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屆時,中共將失去在稀土問題上的任何籌碼。

二、大豆貿易重啟 

文章提到,大豆是美國對華出口中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農產品,每年出口額達120億美元。

今年5月,中國一度停止採購美國大豆,但在此次川習會後,習近平承諾將在今年補足採購量,並從明年起每年採購2500萬噸,接近2024年的2700萬噸水平。

來自愛荷華州的共和黨眾議員扎克.納恩(Zach Nunn)表示,這是「重要的第一步」,有助於恢復美國農民對華出口的信心。

三、AI晶元戰略

格蘭特指出,川普在人工智慧晶元政策上採取了務實的雙重策略,允許美國廠商對華出口中高端AI晶元,但禁止最頂級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川普說:「我們不是在談論Blackwell。」他強調,美國要通過銷售、盈利和再投資,保持在全球AI市場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像拜登政府那樣僅僅限製出口。

她分析說,AI領域的勝負並不取決於單一晶元,而是依賴整個美國AI生態體系,包括晶元、雲計算與軟體的全球協同。讓全球開發者繼續使用美國系統、在美國控制的數據中心運算,就能讓中國在創新與市場份額上被排除在外。

格蘭特稱,這種戰略「聰明而高效」,既維持了利潤,也確保了技術主導權。

四、吸引空前規模的外國投資

評論指出,川普此行還帶回了前所未有的投資承諾。

韓國資金將重啟費城造船廠,日本資金將投向燃氣輪機與小型模塊化核反應爐等新型能源項目。

早在5月,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已率先宣布在美投資,如今更多亞洲盟友也競相加入。

川普在韓國表示,目前投資承諾總額已達18萬億美元,涵蓋造船、AI數據中心及鋁冶煉等產業。他說:「我認為等到第一任期結束時,投資額將達到21或22萬億美元。」

格蘭特指出,這些投資既是對川普政策信心的體現,也可視為對「過去數十年不平等關稅與製造業外流」的一種反向補償。

唯一遺憾:烏克蘭問題仍無突破

格蘭特認為,川普此次亞洲行唯一的遺憾在於未能在烏克蘭問題上取得實質進展。

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告訴隨行記者,烏克蘭議題「被提得非常突出,我們談了很久」,並表示「習近平會幫助我們,我們將共同努力」。

但格蘭特指出,從現實看,北京仍通過購買俄羅斯石油和供應微電子元件,維持俄方的戰爭機器。她說,習近平完全可以通過一個電話讓朝鮮人退出烏克蘭戰場,但中國並不在意俄烏雙方的傷亡,也不在意歐洲的恐慌。

她補充說,唯一略顯積極的跡象是,在川普對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Rosneft和Lukoil實施制裁後,中國四家大型能源企業暫停了海運俄羅斯原油的採購。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