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與港媒接連披露消息稱,長期被視為習近平「軍中大秘」、貼身親信的中共少將鐘紹軍,已被免去中共解放軍國防大學政委職務,其接任者為夏志和中將。然而,官方至今並未發布正式公告,而是透過駐朝鮮大使館網站等「側門」管道間接披露。
這一異常變動發生在中共四中全會前後的關鍵時刻,引發外界對中共高層權力運作與軍中權力結構的高度關注。
鐘紹軍被免去職但「官方消音」
鐘紹軍長期被外界視為習近平的軍中「影子人物」,兼具貼身祕書與監軍角色。此次被悄然免職後,未有任何正式文告發布,反而由駐朝鮮使館網站披露:夏志和中將率中共解放軍代表團訪朝的消息,間接坐實職務更替。
這一做法,顯示出中共在軍中人事發布上的異常:既不願明說,又無法完全隱瞞。此舉被觀察人士形容為「半公開、半遮掩」的典型操作。
通報與通稿不一 宣傳口徑出現裂縫
10月25日,駐朝鮮大使館在官網發布抗美援朝75週年紀念活動通報,明確提到國防大學政委夏志和中將率團出席。但新華社的官方通稿卻將夏志和的姓名與職銜全數刪除,只以中共人民解放軍代表團泛稱,甚至改以中共軍科院相關負責人模糊替代。
更詭異的是,《人民日報》對該消息延遲轉發超過28小時;央視更是未轉載原稿,而選擇另一篇同主題但內容不同的替代稿。這在過去「宣傳一體化」的中共體制中,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評論指出,這樣的「延遲」、「避稿」與「替稿」現象,不僅反映宣傳體系的猶疑與混亂,也揭示了黨內對此人事變動的態度分歧。
軍權與黨權的張力 四中全會後的詭異信號
中共官方宣稱,剛結束的四中全會「進一步鞏固習近平核心地位」,但從鐘紹軍事件看,所謂的「大權在握」並非毫無裂縫。
軍方人事的異動若無中宣系統配合發布,意味著中央宣傳口與軍委之間的協調出現障礙。這不是單純的資訊延誤,而是權力分工與控制權之間的拉扯。
事實上,自2024年夏季起,中共軍中已有多名上將被查或被清除,但相關消息多由國防部單方發布,未獲《人民日報》與《新華社》正式背書。這顯示軍方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自我運作」,甚至擺脫中共中央的程式控制。
而四中全會結束後,軍委人事仍未補位。這種「拖字訣」的背後,是中共內部博弈下的脆弱平衡。
宣傳體系「精神分裂」 體制內的無聲抗議
中共宣傳體系一向以「統一口徑、一字不改」自豪。然而在鐘紹軍事件中,駐外使館、黨媒、軍媒三個系統各自為政,出現嚴重不一致。
在專制體制下,任何資訊的不一致,都反映了上層權力的不一致。當宣傳機構「延遲、不轉、避名」,這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抗議與消極抵制。
有自媒體評論指出,這是一場「靈異的宣傳異象」,其背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權力中心已難以達成完全共識。
誰被公開誰被淡化 權力試探的政治語言
在中共政治邏輯中,「露面」與「隱身」皆有其意涵。
夏志和被駐朝使館明確點名,卻在新華社稿件中被「消音」,顯然處於一種「尚未完全承認」的尷尬位置。這可能意味其任命仍在權力內部試探階段,也可能顯示不同派系對其定位仍存分歧。
換言之,這不僅是一次人事變動,更是一場權力再平衡的前奏。
權力裂縫擴大宣傳亂象難掩真相
鐘紹軍的去向不明,夏志和的「半登場」,以及宣傳體系的失序,三者共同勾勒出中共權力運作的真實圖景:
外表穩定,內裡分裂;表面一致,暗潮洶湧。
當軍權、黨權與宣傳權三條主線出現錯位,任何「統一宣傳」都難以維持。這不僅意味權力核心的信任鏈正在鬆動,也預示著中共體制內部的「分裂化」正在成為常態。
在一個以嚴控與一致性著稱的宣傳體系中,訊息延遲、刪名、避稿,都是極具意涵的異象。它們揭示了權力體系內部的不信任與失序。
當軍權與黨權出現張力,宣傳系統自然難以維持整體協調。鐘紹軍事件不僅是一次人事調整,更是中共三個權力機制內部「自我分裂」的縮影。
這種分裂若持續加劇,將使體制內的每個環節——從軍方到宣傳口——都被迫尋求自身的生存空間與話語自主。
而這,或許才是當前中國政治最大的變化信號。
裂縫越來越大 中共自我解體就不遠了
這樣説來,習近平大權在握的説法,實在不靠譜,而今後這種分裂的狀態會越來越多,宣傳機構,那些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就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之前有傳聞報導說:央視的人都不待見習近平,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爲習近平的確有一個本事,就是誰都恨他討厭他,也是不爭的事實。
軍政權既然已經分裂,那宣傳機構也必然進入分裂狀態,那之後的醜事就會更多有意無意的曝光出來。畢竟任何一個體制,都是從內部開始分裂,開始倒塌的。
看著中共的權貴們拚命要保黨因而保習,卻不知道習加速師更加速了黨的滅亡和解體。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