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綜合報導)中共四中全會剛剛落幕,海外傳聞習近平下臺、張又俠逼宮、元老串聯的喧囂甚囂塵上,卻在公報「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句中煙消雲散。權力鐵腕依舊,還是暗流湧動?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在「不明白播客」中預測,習近平與中共「必有一鬥,但非惡鬥」,或以「體面下臺」收場;評論家矢板明夫則提出三種習近平倒臺的劇本。
蔡霞:習近平與中共必有一斗
蔡霞的核心論點是,習近平與中共的鬥爭不可避免,但非公開火拚,而是元老與軍隊聯手下的「體面下臺」。她從三層關係詳細剖析:
- 權力關係與元老制約
中共「四個服從」(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實為「權力至上,無權服有權」。蔡霞稱習為「黑幫老大」,源於2019年私下講話,指中共是「幾人捏鼓出的黨」。如1989年江澤民上臺,系鄧小平、陳雲妥協交易。習上臺12年,初期元老(前總書記、總理、常委)因其「憨厚」支持,反腐選擇性針對異己,元老默許。但習集權導致軍隊空虛、經濟崩盤、國際孤立,動搖中共根基。元老代表黨整體利益,憂「船翻」,故暗中制約習,傾向「非惡鬥」方式促其退位,避免政局動盪。
- 黨與軍關係:張又俠的「恐怖平衡」
「黨指揮槍還是槍壓黨」是關鍵變數。2023年火箭軍將領「團滅」、抓李尚福、軍委裝備部徵集2017年來違紀線索,蔡霞視為習對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的「鳥盡弓藏」。張掌裝備部,李為副手,此舉是「剪裙邊」,意在削弱張的軍權根基。習借張之力連任二十大後,過河拆橋,欲反制其威脅。但張為自保,形成「恐怖平衡」:習不敢輕動張,恐軍隊反噬;張無法推翻習,怕中共崩塌。蔡霞以「投鼠忌器」比喻:習是「鼠」,中共是「器」,如文革後抓「四人幫」需待毛去世。張又俠與習的博弈是終局核心,若軍隊鬆動,元老可借力促習退位。
- 中共與民眾及國際關係
國內管控鬆動,2022年彭載舟、白紙運動、2025年重慶戚洪、山東濟南、四川江油、武漢金地廣場等投影標語事件,顯示民眾反抗增強。高科技監控雖強,難全抑。國際上,閱兵刺激美歐增軍費、援烏克蘭,美兩黨對臺共識強化,中共難控外部壓力。蔡霞幽默批評習、普京、金正恩「150歲」口號,反諷若長壽,中國與世界和平將受長久威脅。這些鬆動為黨內變局提供外部催化。
為何現在視習為威脅?
那麼,習上臺12年,為何元老現在出手呢?蔡霞認為,初期江澤民等私心選習近平,視其「無威脅」,反腐未損元老利益,黨內冷漠文化(下級被抓,上級不言)助長默許。但習集權導致軍隊首腦「空虛」、經濟「官逼民反」、國際孤立,元老恐中共滅亡,故制約習。
至於邊緣化元老是否能抗衡,蔡霞強調「槍」是關鍵。2017-2018年前,習修憲連任無人可擋,但2023年軍隊鬆動,張又俠為自保牽制習。中下層黨員難動,因高科技監控、黨內「掐尖」(優秀者被排,投機者冷漠)、2016年強化紀律(政治生活準則、處分條例牽連家人)。習用「借力滅異己後猜忌」(如劉源、王岐山),使張又俠警覺。元老借軍權可破局。
蔡霞認為,習「欺軟怕硬」,60年代打群架棄眾逃跑顯示其性格。親信如王小洪恐「樹倒猢猻散」,難助其反撲。若元老與軍隊施壓,習更可能接受「體面下臺」,如內部退位,而非硬抗引亂。
她還分析,習行為源於「貪慾」,非金錢,而是名聲與權位,欲成「千古帝王」。閱兵邀26國,意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欲改世界秩序。2012年杜潤生建議政改或打臺灣,習選後者,認其「易打」,暴露世界霸主野心。
終局預測
蔡霞預測,元老與軍隊聯手,通過內部糾結而非火拚,促習「體面下臺」。她不給時間表,強調邏輯:軍隊鬆動(張習博弈)、元老制約、經濟與國際壓力催化。若順利,習退位可保中共穩定;若失控,恐政局動盪。
矢板明夫:習近平倒臺的三種劇本
矢板明夫提出三種外部劇本,可能性由高到低排序,是中長期威脅:
1.健康崩潰(最可能):習健康隱憂明顯,如開會放兩個杯子(一水一中藥)、數週不出面疑手術。矢板認為,雖習與普京聊「活到150歲」,但亞健康狀態易致垮臺。
2.暗殺(可能性存在,但低):大清洗(如苗華派)激怒軍內,暗殺未遂事件多(如南非帶數百人換酒店員工、飛機改道新疆坐火車回京)。安保強,但「百日防賊」難永續。矢板視此為意外因素,與蔡霞的「恐怖平衡」呼應:若張又俠派暗中默許,成功率或升,但仍低。
3.民變(潛在威脅):經濟下滑致「民不聊生」,白紙革命是前兆,但訴求單一未爆發。群體事件多,若訴求匯聚(如羅馬尼亞式),黨內反習勢力順勢倒戈。矢板強調,這需經濟持續惡化,與蔡霞的民眾鬆動觀點一致:國內反抗增強,催化內部變局。
兩個觀點的互補與分歧
蔡霞與矢板的分歧在於時間與路徑:蔡霞預見中長期內部「非惡鬥」導致「體面下臺」,強調黨內邏輯(權力、軍隊、元老制約),視習為中共威脅,終局是漸進退位,避免船翻。矢板聚焦短期穩定,駁斥內部政變(四中全會無異、閱兵證軍權),但警示三劇本中健康與民變的外部衝擊,2027年連任後或爆發。
互補之處顯著:二者均認習權力暫穩(蔡從平衡論,矢從跡象論),但均見隱憂。蔡的軍隊變數(張習博弈)可與矢的暗殺、民變連結:若健康惡化,張或順勢倒戈;民變匯聚時,元老藉機施壓。驅動因素上,蔡析「貪慾」野心(世界霸主),矢補健康不確定性。對比歷史,蔡借「投鼠忌器」與文革,矢引大清洗鞏固獨裁,均示中共本質難變。
從國際視角,二人警示九三大閱兵與四中全會的後果。閱兵炫耀武力與「新邪惡軸心」同框,刺激美歐提升軍費、加大對烏克蘭軍援,並強化美國兩黨對臺灣問題的共識,加速中共全球孤立;四中全會表面穩定,卻暴露內部清洗加劇國際疑慮,促使西方國家加強圍堵策略。國內,蔡霞列舉具體事件如2022年彭載舟四通橋橫幅事件、白紙運動、2025年各地投影標語(重慶戚洪、山東濟南、四川江油、武漢金地廣場),顯示管控鬆動與民眾反抗增強;矢板指白紙革命為前兆,預見經濟下滑導致「官逼民反」,群體事件匯聚成類似羅馬尼亞式的災難性民變。
為何現在是轉折點?
蔡霞解釋,2023年軍隊鬆動是關鍵,2023年張又俠(軍委副主席)為自保牽制習近平,形成「恐怖平衡」。元老借軍隊影響力(張手握軍權)可推動「體面下臺」,避免火拚翻船。
她表示,習近平執政12年,初期因被元老(前總書記、總理、常委)視為「憨厚無威脅」,反腐僅針對異己,未觸及元老利益,黨內冷漠文化使下級被抓時無人發聲,元老默許。但如今,軍隊高層「空虛」(如2023年火箭軍將領「團滅」、抓李尚福)、經濟崩潰(「官逼民反」)、國際孤立(九三大閱兵刺激美歐增軍費、援烏克蘭),威脅中共存亡。元老擔憂政權「船翻」,開始制衡習近平,視其為對黨整體利益的威脅。
黨內基層因高科技監控(如全面覆蓋的攝像頭與數據追蹤)與「掐尖」文化(優秀者被排擠,投機者冷漠)難以反抗,2016年強化紀律(如政治生活準則、處分條例牽連家人)加劇高壓。但外部劇變(如經濟惡化、民眾抗爭)可為黨內外力破局提供契機。
矢板認為,若發生民變(如經濟下滑引發類似羅馬尼亞的抗爭),黨內被壓勢力可能倒戈,配合外部壓力促成變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