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米SU7起火司機身亡 專家揭車子設計缺陷(圖)


10月13日,四川成都發生了一起小米SU7碰撞起火事故,多名路人試圖上前救援。
10月13日,四川成都發生了一起小米SU7碰撞起火事故。(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10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日前,一輛小米SU7在四川成都發生碰撞起火事故,駕駛員不幸身亡。多名路人試圖救援,卻未能打開車門,半隱藏式門把手設計引發熱議。 

10月13日,成都警方在微博帳號「成都公安」發布警情通報稱,當天凌晨3時18分許,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發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31歲的鄧姓男子駕駛小型轎車在天府大道南段,與前方同向由李姓男子駕駛的小型轎車發生碰撞。隨後,車子越過道路中央綠化帶,起火燃燒。

事故造成鄧姓男子死亡,涉事兩車均不同程度受損。經檢測,鄧姓男子涉嫌酒後駕駛機動車,目前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根據網傳視頻,起火的車輛疑似為主打高性能的小米SU7 Ultra車型。資料顯示,這一車型採用半隱藏式門把手設計。

視頻畫面顯示,事發前涉事小米SU7行駛狀態異常,車身搖擺不定,並在高速超車後與一輛網約車追尾,隨後衝入對向車道,並起火燃燒。

事故發生後,司機被困車內,多名路人上前參與救援。有人用工具猛砸車窗,有人專程拿來滅火器,但車門始終無法打開。當消防人員趕到現場將火撲滅時,車輛已嚴重焚毀,僅剩車架。

有參與現場救援的目擊者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事故車輛「外車門是個電子鎖,當時無法打開」。許多人「拳打腳踢」試圖打開車門,但未能成功,等消防車趕到,使用切割機切開車窗,才把人拉出來。

小米汽車官方並未就此發布官方回應。13日股市開盤後,小米公司的股價一度下跌超過7%。

今年3月29日晚,安徽也發生了一起類似事故,導致3人死亡。當時,一輛小米在SU7使用NOA智能輔助駕駛時,因前方施工改道而撞上水泥隔離樁並起火。由於車門打不開,車上的3名女大學生全數喪命。

10月14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汽車安全專家向澎湃新聞記者分析車門無法打開的問題。他說:「SU7車型在外門把手上沒有機械解鎖冗餘設計,車內是用按鈕的,斷電後按鈕無法實現電解鎖,而SU7內部機械冗餘門把手隱藏在車門內板裡,車內人看不見,車外救援人員即便砸破窗玻璃也夠不著。」

他表示,如果汽車廠商要生產符合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的門把手,成本要較現有普遍使用的門把手價格翻倍。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告訴記者,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門把手普遍是電子門把手。當出現事故斷電時,電子門把手便會失效,需要通過機械門把手開門。

他指出,小米SU7門把手的外表看似是機械門把手,但實際是全電子把手,純電動控制,一旦斷電就無法工作。此時唯一能開門的,只有車門內側的備用機械小把手,但前提是車主還有行動能力可以開門。

上述成都交通事故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有博主指出,小米電動車隱藏式門把手居然沒有機械開關,只有一個電子開關。「我問一下,如果撞擊斷電後,這車門打不開,車內人員意識模糊或者昏厥,你怎麼施救?怎麼開門?有沒有小米的工程師能告訴我,這麼逆天的設計,你們開發團隊到底是咋想的?」

該博主表示,其它品牌汽車的隱藏式門把手既有電子開關,又保留了機械應急開關和機械鑰匙開關。小米電動車內部有一個機械應急開關,但是外面的門把手並沒有預留機械開鎖裝置。這種設計會增加因事故打不開車門,而錯過最佳救援時間的風險。

此外,對於警方通報中說車主涉嫌酒駕一事,網友們紛紛表示質疑:「都燒成碳了,怎麼測的?」「酒駕?怎麼測出來的?都燒成這樣了。」「酒駕是車門打不開的原因嗎?」「還在事後測了酒精?還測出來了?再說了,這和起火有什麼關係?不知道的還以為喝了汽油呢!」

有不少網友表示:「車輛的設計應該將人的生命安全排在首位。」「安全必須是第一位的,一切創新也得以安全為前提。」「生命安全至上,車門把手必須改為外掛式。」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