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即治理:從江油少女案看中共如何維繫獨裁暴政(圖)

作者:李聰玲 發表:2025-08-06 10: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
中共黨旗(圖片來源:JESSICA YANG/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5年8月6日訊】2025年7月22日,四川江油,一位十四歲少女在一棟爛尾樓中被數名同齡女生圍毆、羞辱、強迫脫衣。施暴視頻在網路廣泛傳播,喚起了無數普通中國人的憤怒。然而,更令人憤怒的不是校園暴力本身,而是施暴者在公安面前輕蔑地說出「進去二十分鐘就出來了」。其囂張的態度,展示了法律是某些人手中的擺設。接下來,成百上千的江油市民走上街頭,和平請願要求公正。中共當局則如往常一樣,毫無遲疑地祭出了它最熟悉的統治工具——鎮壓。

從催淚彈與甩棍,到運豬車與信號屏蔽,江油這個本不應成為政治熱點的小城市,一夜之間被拉進了高壓維穩的中心。有人質問:為什麼連一次校園欺凌事件,政府都要出動武警?但這並不意外。1989年的天安門廣場,2019年的香港街頭,一模一樣的劇本早已寫好。中共的邏輯自始至終未變:凡是挑戰其權威的,即便只是市井平民吶喊一句「我要公道」,也將視作政權威脅。

這就是中共式治理的本質:鎮壓即治理。它不是偶發的「誤判」,而是一整套制度、信仰與暴力機構交織成的系統性暴政。江油,只不過是這座龐大鎮壓機器最新的一次小型演習。

江油少女遭霸凌事件的本質,既是一起教育與家庭資源失衡下的社會悲劇,也是中共治下司法、媒體、公信力全線崩塌的縮影。受害者來自弱勢家庭,母親是聾啞人,長期在校內遭受孤立與欺辱。而加害者則肆意施暴、錄製視頻、公開羞辱受害人,甚至明知公安不會追責而愈發放肆。當視頻流出,輿論震怒之際,警方輕描淡寫地將主犯送至「矯治學校」,對其餘從犯批評教育,意圖草草了事。民憤難平,數百市民自發在市政府前和平集會,唱國歌請願。他們沒有暴力,沒有口號,只有公義。然而,中共卻如臨大敵,出動警察包圍現場,深夜抓捕抗議者,並用「運豬車」將他們拉走,甚至部署信號屏蔽車,試圖讓這一切從網路上「消失」。

所有這一切清楚地說明:中共政權已經把「群眾」視作敵人,視言說為動亂,把公義當成顛覆。只要有挑戰其面子的風險,哪怕是少女家屬的跪地懇求,它都能迅速轉化為一次國家機器的全面出動。

1989年6月4日凌晨,天安門廣場。坦克隆隆駛入,北京街頭響起槍聲。無數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市民倒在血泊中。那年他們要求的不過是最基本的反腐、言論自由與政治改革。面對呼喚良知的青年群體,中共政權卻選擇動用軍隊,殺人維穩。鄧小平曾說:「不鎮壓,國家就會亂。」而「國家」,在中共的話語中,從來不是人民組成的共同體,而是黨權的延續物。八九六四之所以是中共的政治禁忌,是因為那一夜暴露了一個血淋淋的事實:中共無法用對話維繫合法性,它只能靠子彈。

三十多年過去,血痕未曾褪去。死者未有碑銘,家屬被監控,紀念日成為敏感詞。中共不僅鎮壓了肉體,更持續性地鎮壓了記憶、歷史與真相。六四不是過去,它是政權運行的核心機制。每一次「穩定壓倒一切」的鎮壓邏輯,每一次對「境外勢力」的指控,每一次對人民合理訴求的恐懼與拒絕,都與那一夜的槍聲緊密相連。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起初,是人民對《逃犯條例》的反對,後來演變為一場捍衛自治、追求民主與人權的廣泛社會運動。百萬港人走上街頭,要求「五大訴求」,表達了對專制入侵的深深恐懼。中共的回應依舊是熟悉的劇本:污名化、誣陷「港獨」,製造「暴徒」敘事,通過控制警察、法院與媒體進行系統打壓。最後更以一紙《國安法》將整個香港牢牢納入極權之下。大批抗爭者被捕、判刑、流亡。新聞機構被封,學生會、工會、NGO紛紛被解散。選舉制度被篡改,民主派被清洗。僅僅三年,香港從亞洲最自由城市之一,淪為中共治下的「二次回歸」之地。

如果說六四是對自由的絞殺,那麼香港就是對自治的終結。中共以港人為敵,將合法抗議定義為「顛覆國家」,以法律之名行專制之實。即便如此,港人的勇氣與堅持,仍是自由火種在黑夜中閃耀的證明。

江油、六四、香港,這三場看似不同背景的鎮壓事件,實則共享同一治理邏輯——中共製度性暴政的三大支柱。一是法律工具化:法律在中共治下並非獨立規則,而是政治意志的延伸。無論是江油公安輕描淡寫地「批評教育」施暴者,還是港警濫用「非法集結」逮捕抗議者,或是六四後對學生的追捕,都反映出法律不是「護法之器」,而是「維穩之刃」。二是暴力與恐懼的內化:從街頭鎮壓到「被失蹤」,從定點清除到大規模網路審查,中共塑造了一種全民恐懼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普通人不敢發聲、媒體不敢追問、教師不敢教真相。恐懼成了中共最廉價、卻最高效的統治方式。三是對真相與記憶的系統扼殺:無論是對六四的封鎖,還是對香港運動的歪曲,或對江油事件社交媒體的審查刪帖,中共深知控制敘事比控制行動更關鍵。只要人民不記得,就不會反抗。而鎮壓的最終目標,正是讓人們「假裝這事從未發生」。

江油事件讓我們看到,中國人並非麻木的順民。在最基層的社區中,普通百姓尚能分清對與錯、公與私,他們願意走上街頭,為一個被羞辱的孩子請命。他們是中國的希望,是公民社會尚未被完全摧毀的證據。但若任由中共繼續沿用鎮壓機器處理一切社會問題,中國未來將更加暗淡。每一次暴力維穩,都是對人民信任的再一次透支。而沒有人民的信任,政權終將崩塌。

今天,是江油的少女;昨天,是香港的青年;前天,是天安門的學生。若我們還保持沉默,明天將會是誰?

鎮壓是中共唯一熟悉的治理方式,它不會主動改變。真正的改變,來自人民的覺醒、抗爭與堅持。我們必須寫下真相、傳遞記憶、拒絕沉默。無論身處海內外,每一個關心民主自由的人,都有責任將江油少女的哭泣、香港青年的吶喊、六四廣場的血跡傳播出去。這是對暴政最有力的反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