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醫院裡,幾名兒童在成人陪同下等待醫護人員的診治。(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近日,廣東佛山出現基孔肯雅熱疫情,並蔓延至澳門。截至7月19日,佛山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873例。它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
央視新聞報導,7月20日,佛山市召開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佛山市副市長文曦介紹,截至7月19日,佛山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873例,其中順德區1790例,主要集中在樂從、北滘、陳村鎮;禪城區49例,主要集中在石灣鎮、祖廟、張槎街道;南海區34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所有病例均為輕症病例,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針對相關疫情,佛山市政府已組織專業人員入戶滅蚊。佛山全市核增35家醫院,可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項目。
「醫學界」文章指出,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在廣東主要是通過白紋伊蚊叮咬傳播。
早在1952年,這種疾病已在非洲被發現。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報告過這種病例,主要分布在東南亞、非洲、歐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區。
基孔肯雅熱典型的臨床表現通常以發熱為最先出現的症狀,隨後會出現關節疼痛(通常出現在腕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指關節等小關節)。2-3天後,四肢或全身會出現皮疹(多為斑丘疹),一般3-5天即消退。
整個病程通常持續5-7天,絕大多數患者病情較輕,但個別患者關節疼痛可持續2-3個月,甚至更長。
目前,廣東發現的病例均為輕症,但仍需關注新生兒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慢病患者。這些人群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熱容易出現併發症,需及時就醫。
目前,基孔肯雅熱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也沒有針對性疫苗。其臨床治療以對症支持為主,比如使用退燒藥緩解高燒,用止痛藥減輕關節疼痛,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和休息。
關於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方法,主要是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
(一)滅成蚊。蚊香、電蚊拍、防蚊噴霧要備好,衛生死角要處理,沒有蚊蟲的叮咬就沒有此類病毒的傳播。
(二)清積水。室內水生植物3-5天換水一次,儲水容器要加蓋,沒有蚊蟲滋生地就可以大大減少蚊蟲的叮咬。
(三)防叮咬。出門穿淺色長衣長褲,戶外樹蔭草叢少逗留,家裡安裝紗門紗窗,睡覺時掛蚊帳。
基孔肯雅熱蔓延至澳門
中央社報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衛生健康局8日監測發現一起境外移入基孔肯雅熱病例後,15日快速增加至478例確診。接著,疫情持續蔓延,17日輸入澳門。
澳門衛生局通報,18日接獲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是今年澳門第一例。患者是澳門居民,男性,61歲,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順德區探親。17日早上,他出現發燒、頭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痛等症狀,返回澳門後便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
通報稱,這名男子18日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並呈陽性。患者病情穩定,將安排接受住院治療,患者同住人士暫無不適。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16日表示,廣東順德出現基孔肯雅熱爆發情況。雖然香港今年暫未錄得基孔肯雅熱的確診個案,但為審慎起見,該中心已為應對輸入的風險做好準備,並會繼續密切監察該病在鄰近地區傳播的趨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