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四億人口的中國,擁有著八百多萬人口的福州街上沒有人店裡沒有客。這是中庭街啊,晚上九點多鐘,這誰頂得住啊,人都去哪了?
兄弟們,這幾天剛從老家回到廣州啊,發現廣州的人啊明顯少了很多大街街道上面沒有人,商場,商場裡面也沒有人到底是什麼情況啊,這個消費能力啊直線下降啊,他們是北上發展去了嗎?還是說回村養老去了,到底啥情況啊?以前吃飯啊,需要排隊一兩個小時的地方啊,現在也沒有多少人了,很明顯的能感覺出來啊,今年的人比去年的人少了太多了。
到底是誰讓咱們中國人不再願意生孩子了,把世界上最重視傳宗接代這個民族直接搞成了人口負增長,寧願背上那些不孝的罵名,也不願意再要孩子。五年的時間,咱們的生育率直接下跌了四成淨增長,人口減少了九成的人口,他萎縮速度讓全世界都震驚了,就連官方都破天荒的出來喊話,讓年輕人不要再沈迷於物質,享受了盡早結婚生子。但是問題是啥呢?年輕人背不了,這鍋也背不動,結婚少,生育率低,這只是一個表面的現象,深層次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看大陸節目我是美玲!
過去,中國以「人口紅利」霸佔世界工廠的地位,然而現在卻即將進入「人口債務」時代。
有專家預測,到二零六四年,我們可能只剩下四億人。我們說經濟的增長,長期來看,人口中期看技術,短期看政策,那麼人口數量是最重要的一個經濟增長的指標。我們的生育開放之後,我們現在生育率反而進行了暴跌,已經跌到了全球的倒數。第二,自然增長率僅為百分之一點一。人口的頂峰已經過去。
博主直言,我們不妨以一個典型的四十歲左右中產家庭為例來觀察人口結構的變化。這個家庭,上有四位老人,中間是夫妻二人,下有一個孩子,共七口人。而這其實正是當下中國很多家庭的典型構成。
但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拉長20年,也就是到了2044年,伴隨上一代人的逐漸離世,這個家庭人口將驟減至僅剩三人。再往後推20年,到了2064年,隨著夫妻兩人步入老年乃至離世,整個家族可能只剩下那一個孩子獨自存活。
這個縮影,其實正預示著整個中國人口結構的演變軌跡。根據多方研究預測,到2044年,全國總人口可能跌破8億,而到了2064年,更可能跌至4億。這可不是緩慢萎縮,而是斷崖式衰減。
隨著人口銳減,除少數一線城市還能維持一定的活力,全國更多地區或將步入「鶴崗化」狀態,房子空著、街道冷清、年輕人外流、服務業難以為繼。一個「空城時代」,正在悄然逼近我們每一個人。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必須直面的未來現實。
還有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可能跌破800萬大關,總和生育率降至1.2,意味著平均每位育齡女性會生育1.2個孩子,为全球倒數第二。然而,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是6,幾乎每家都有五六個孩子,降幅的速度實在太快。
一六年我國新生兒數量還是一千七百八十六萬,八年時間,這個數字直接腰斬了一半。更扎心的是,按照這個速度滑下去。再過十年呢,可能一年出生的孩子還不夠填滿一個地級市的幼兒園,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不是簡單的數字變化,而是一場看不見盡頭的人口滑坡。與此同時啊,不生孩子造成的影響也開始愈演愈烈。首當其衝的就是婦產科。前段時間我陪我姐去了一趟醫院的婦產科,我發現婦產科已經成為醫院裡邊最佛系的科室了。以前產房啊,我記得聽我媽說天天爆滿廠房床位那得靠搶的,就連走廊上的床位,你都得跟醫生搞好關係,提前預約。但是現在呢我們隨時去隨時有床,走廊那更是空曠比。比如今產產科,一天接生都都超過七八個,我看護士都快閑出病了。不僅如此啊,一些月子中心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前幾天還看到在深圳一個月子中心倒閉了,曾經的一床單求,現在打折都沒有顧客。
最讓人難受的,是整個教培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萎縮。以前幼兒園還能勉強招滿,現在很多地方甚至在大規模撤並小學。
突發,杭州又有兩所小學合併知名教育集團入駐五一前夕,錢塘區教育主管部門發布通告,確定從二零二五年九月一號起,大江東的前進小學和臨江小學合併,引進學正教育品牌,成立學正第二實驗,兩所學校的現有場地將作為學政第二實驗的校區。
突發情況啊,珠海這所小學就要停辦了。據網友爆料,位於前山的榮華小學發出停辦通知。據告知書顯示,近年來,受區域人口結構變化生源數量急劇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辦學面臨嚴峻挑戰,將於二零二五年九月起,榮華小學將正式停止辦學。
據資料顯示,珠海市榮華小學是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從二零一一年接手渝州小學後,更名為榮華小學期間,通過科學管理質量,新校也取得過很多好成績,想不到現在也要說再見了。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有的數據統計,全中國20多萬所小學銳減到只剩14萬出頭,減少了一半都不止。這意味著什麼?等這一批出生率斷崖式下降的孩子長大,我們的學校將有一半的課桌是空著的,而這,還只是教培行業遭受衝擊的冰山一角。
和教培綁定的,還有圖書、文具、課桌椅、留學、興趣班等一整條產業鏈,都面臨重新洗牌。消費行業同樣難以倖免。最先中招的是母嬰產品市場,很多奶粉廠商現在都在發愁庫存積壓,不知道該怎麼清理。
再往下推演,其實車市也會受影響。以前家庭買車,很多是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學、外出遊玩。可現在大家連孩子都不願生了,你還買什麼車?坐地鐵不是更省事?
同理,買房的「剛需」也在迅速消失。過去支撐房地產市場的,是結婚、生子帶來的住房需求,而現在,連結婚率和出生率都拿不出像樣的數據,這座「剛需金字塔」正在塌陷。房子再多,也沒有人去住。
現在有六到八億棟樓十四億人,你猜這房子是怎麼能賣完?就是一個有價無市的一個狀態,對不對?並且人口現在正在急速的下降,什麼叫急速下降?現在人口老齡化已經達到四到五億,你再過十年,二十年,你試試又有多少二手房騰出來,並且八零後那會兒多大歲數結婚二十多歲就已經結婚。
現在孩子都已經十多歲了,現在的零零後根本就不結婚裡外裡差出來一代人,這一代人,人家在房地產方面能做多大貢獻?你們有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所以說以後房子說升值的,你們用你們的腦瓜子想一想怎麼升,賣給誰?
也有網友問,為什麼以前那麼窮大家還搶著生,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好了,反而不生了?原因其實很簡單也很現實,孩子的經濟回報變了。在農業社會,孩子是家庭的生產力,生得多,幹活多,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但到了工業社會,孩子長大後成為社會的生產力,賺的錢歸自己,父母反而要投入巨額成本養育他們。
過去生孩子是「增勞力」,現在更多變成「高投入、低回報」。數據顯示,養一個孩子平均成本高達68萬元,在一線城市甚至翻倍。在看不到未來保障、回報和公平的情況下,生育意願自然持續下滑。這不僅是家庭的選擇,更是國家和社會結構性挑戰的前兆。
更何況現在中國經濟每況愈下,賺錢越來越難,養孩子就更不容易了。
中國現在出生率是天下第一大難題了。你看二零二四年中國的出生孩子九百五十四萬。
然後這一年我們的死亡人口一千零九十三萬,也就是全年下來這個國家少了三十九萬,人少這個小縣城的人口。那麼你現在人口的下降,就意味著他創新熱度在快速大規模的下降。第二呢,孩子減少以後會帶來一系列的原來的產業結構的很大的變化。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叫飛鶴奶粉,中國最大奶粉企業。那董事長說,我們原來奶粉的這個規劃是按一年出生兩千萬人口來進行規劃的。那現在呢不到一千萬了,也就是我準備了兩桌飯,永遠呢只有一桌人甚至更少的人來吃了,所以他就會產生影響。
博主指出,如今,真正難解的問題,不是「年輕人不願生孩子」,而是他們「根本不敢生」。很多人並非抗拒為人父母,而是對未來缺乏安全感。我曾問過一位90後,為什麼不考慮生娃?他說:「我是個有責任感的人,但現在連自己都顧不過來,怎麼敢為另一個生命負責?」
這才是低生育率的核心原因,年輕人不是不想承擔,而是沒有條件去承擔。他們害怕失業、害怕看病貴、害怕孩子讀不起書、買不起房,更害怕年老的父母和未來的自己没人照料。
如果一個社會連基本的教育、醫療、養老保障都難以覆蓋,年輕人自然會用腳投票,推遲婚育,甚至放棄婚育。
是什麼阻止你生娃?我今年二十八歲,不敢生娃,說白了,就是因為窮沒錢生沒錢養沒地兒住,沒人帶,不想他生下來受苦。
我和我老公呢現在賺兩萬多塊錢,生個孩子奶粉,一個月兩千塊錢,各種輔食吃穿五千塊,再加上培訓費,我們可能一分錢都存不下來,父母輩呢都是養兒防老多子多福。我們這一輩兒生孩子就是拼車拼房,就拿上海的房價來說,郊區就兩百萬起。所以說共村階層買房太難了,開放二胎對我一點用都沒有。我這一輩子生一個就夠了。以後我孩子愛生不生不生呢,也隨他。
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年輕人變得自私、不願承擔責任,而是他們沒有條件去承擔。現實生活中,失業風險、看病難、育兒貴、房價高,壓得人喘不過氣。更別提還有年邁父母的養老和自身未來的保障問題。在缺乏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保障的環境下,年輕人選擇推遲結婚,甚至徹底放棄婚育,已成為不得不面對的理性選擇。
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不結婚,不是不想結婚啊?而是不敢結婚,你知道現在普通人結完婚後的真實生活嗎?
兩個窮人生了一個孩子,再養四個沒有退休金的老人,背著三十年的房貸加車貸,每天睜開眼睛,先欠銀行,兩百塊,閉上眼睛,算一下。
這個月還能剩幾塊,你以為結婚是甜蜜的,是也不是現實,是工資到賬五分鐘房貸奶粉學費直接劃走。
博主指出,當錢都捉襟見肘的時候,連一頓像樣的火鍋都不敢隨便吃,愛情又怎麼能填飽肚子?多少年輕夫妻白天在職場忍氣吞聲,晚上回家還要為了一點瑣事爭吵不休,最終讓婚姻輸給了現實的柴米油鹽。可即便如此,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義無反顧地走進婚姻、生兒育女?因為從小到大,社會告訴我們:不結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卻很少有人提醒你,一旦結了婚,也許你連自己原本的人生軌跡都不得不放棄。結婚,原本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如果它帶來的只有壓力和消耗,那這樣的婚姻還有什么意義?
還有評論指出,年輕一代不願生孩子的背後,不只是個人選擇,更在撼動整個社會結構的基礎。未來的教育產業會面臨收縮,幼兒園、小學關閉潮將持續蔓延。而與之相對的,是養老產業快速膨脹,將來「在養老院做廚師」,可能比「在幼兒園當老師」更吃香。
更嚴重的是,養老危機正在逼近。現在你少生一個孩子,未來就可能要一個人獨自承擔三四位老人的贍養壓力。而國家延遲退休、延長社保繳費年限,也正是養老金賬戶「入不敷出」的真實寫照。
二零二四年,我國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已經突破三億,到了三點一億人,佔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也就是我國現在每四到五個人裡,就有一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而預計到二零三零年,這個比例將會從百分之二十二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大概每三個人裡就會有一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了。
這時候就有人要說,那我們得抓緊銀髮經濟的風口了。這,沒錯是,但銀髮經濟,就是老人們,他們手裡有多少錢算過嗎?
根據二零二一年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年人生活狀況,人口調查基本數據公報。二零二一年,我國老年人人均收入是三萬兩千零二十七點四元,可以見得老年人收入相對還是較少,那麼可以發展的銀髮經濟體量就相對較小。
當然,隨著重度老文化的加速,未來銀髮經濟也不可小覷,但此時不得不提老年人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轉移淨收入,什麼是轉移淨收入?
就比如說養老金子女的贍養費,這是老年居民的收入主要來源佔比將近百分之五十。
那麼提到養老金養老金現在有多大缺口,這個說的有點遠,有點多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下,但機會還是有的。
歸根到底,是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讓年輕人敢於生、願意生的社會保障體系。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有勇氣去迎接一個新生命?也許,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真實的困境。
好的,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裡。請記得點讚、訂閱、留言,並分享給您的朋友,感謝您的支持。我是美玲,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
来源:看中國視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