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前左)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右)於2025年7月11日在吉隆坡會議中心舉行的第58屆東盟外長會議及相關會議期間會面。(MANDEL NGA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迅速調整外交與經濟政策,針對中國(中共)展開多維度圍堵策略。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國際舞台上的言論及其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的會面,引發廣泛關注。根據時評人江峰、杜文與方偉的觀點,本文將深入分析川普的三大圍堵策略——俄烏戰爭、金磚聯盟、東盟供應鏈,以及王毅與盧比奧會面的深層意涵,並探討其對中美關係及全球秩序的深遠影響。
川普的全球戰略布局:三大圍堵策略
- 俄烏戰爭:打掉中共的戰略依賴
川普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宮後,展現了鮮明的地緣政治策略。他對俄烏戰爭的態度看似反覆,實則精心設計。江峰指出,川普先是暫停對烏克蘭的軍援,引發歐洲盟友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焦慮,隨後又迅速恢復軍援,並追加10枚愛國者導彈的供應。這一「先禮後兵」的策略並非針對俄羅斯,而是為了將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對付中共。
川普的邏輯清晰:俄烏戰爭拖延越久,美國在歐洲的資源投入越大,中共便能利用這一空檔鞏固其全球影響力。因此,川普通過操縱軍援節奏,將烏克蘭作為議價籌碼,迫使俄羅斯內部壓力加劇。江峰提到,2025年7月初,俄羅斯經濟因油價跌破每桶50美元而遭受重創,高官接連自殺,寡頭試圖逃亡,顯示普京政權的內部動盪。川普的公開批評(「普京殺了太多人,我對他非常不滿」)和美國即將推出的新制裁,進一步壓迫俄羅斯,使其難以繼續為中共提供戰略掩護。
對中共而言,俄烏戰爭的持續是其分散美國注意力的關鍵。王毅在布魯塞爾的失言——「中國不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否則美國會將全部注意力轉向中國」——暴露了北京的焦慮。方偉進一步分析,王毅的言論不僅顯示中共對俄羅斯的依賴,也反映其對美國戰略轉向的恐懼。一旦俄烏戰爭結束,美國將能集中力量應對台海、南海等亞太熱點,這對中共無疑是災難性的。
- 金磚聯盟:瓦解全球南方結盟
金磚國家(BRICS)作為中共挑戰美元霸權、推動「去美元化」的平臺,近年來備受關注。然而,川普上任後迅速採取行動削弱金磚聯盟的影響力。江峰分析,川普通過社交媒體公開威脅,對任何試圖以金磚貨幣取代美元的國家徵收100%關稅,並在2024年競選期間宣稱「金磚已死」。這一非軍事、非制裁的「非動能攻勢」效果顯著,導致金磚內部動搖。
2025年7月巴西里約熱內盧金磚峰會成為轉折點。作為金磚創始國,中國與俄羅斯領導人雙雙缺席。普京因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令無法出席,而習近平的缺席則被認為是對川普壓力的迴避。江峰指出,習近平選擇在國內進行低調的山西考察,參加百團大戰紀念活動,刻意淡出國際舞臺。這不僅反映了中共對金磚領導角色的放棄,也顯示其對美國金融霸權的妥協。印度、巴西、沙特等國相繼模糊表態,顯示金磚聯盟的「全球南方」願景已淪為「地區經貿閒聊俱樂部」。
方偉補充,川普對金磚聯盟的打壓並非單純經濟手段,而是通過關稅威脅和外交孤立,迫使金磚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他認為,川普的策略是「以經濟戰代替熱戰」,通過關稅和市場壓力,讓中共的國際聯盟無以為繼。
- 東盟供應鏈:切斷中共的逃生路線
為規避美中貿易戰的懲罰性關稅,中共近年來將製造業轉移至東南亞國家,通過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進行「轉口貿易」,維持對美出口。然而,川普迅速識破這一策略。2025年7月8日,川普公開一份涵蓋亞洲、非洲、東歐、中東與中亞的國家名單,威脅對協助中共轉口貿易的國家徵收25%至40%的關稅,對金磚成員國則額外加徵10%。這一「關稅牆」直接封死了中共的供應鏈逃生路線。
江峰強調,越南作為轉口貿易的主要中轉站,近年來大量進口中國零件與半成品,加工後出口美國。川普對越南的20%基準關稅和40%轉運貨品關稅,迫使越南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方偉進一步指出,川普的關稅策略不僅針對中國商品,還通過提高對轉運國的懲罰性關稅,迫使東盟國家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他認為,川普的「供應鏈外交」是一場「全球經濟戰」,旨在將中國製造業孤立於國際供應鏈之外,迫使外資製造商轉向美國、印度或其他非中國地區。
王毅與盧比奧的吉隆坡會面:外交博弈的縮影
1.王毅的「外交自爆」與中共困境
2025年7月2日,王毅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的會談中,公開表示「中國不希望俄羅斯在烏克蘭失敗」,引發歐洲外交圈震驚。江峰認為,這不是簡單的口誤,而是中共內部戰略焦慮的暴露。中共長期以「中立調停者」自居,試圖在俄烏戰爭中兩邊討好,但王毅的言論直接暴露了其支持俄羅斯的立場,打破了外交模糊空間。方偉補充,這一失言導致歐盟對中共的信任崩潰,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公開批評中國加劇歐洲不穩定,中歐建交50週年峰會因此縮短,商界會面取消。
方偉分析,王毅的失言反映了中共外交系統的內部混亂。他指出,中共宣傳部門對這一事件的報導極為低調,僅發布簡短聲明,顯示中宣部甚至中央高層無法迅速拍板如何處理。這一「字越少,事越大」的現象,表明王毅的言論可能觸及了中共高層的敏感神經,或與內部權力鬥爭有關。
2.吉隆坡會面的火藥味
王毅與盧比奧在吉隆坡的東盟外長會議後的會面,是中美外交從「冰凍期」走向「緩解期」的標誌性事件。杜文指出,自川普上任以來,王毅多次試圖與盧比奧會面未果,尤其是在慕尼黑安全峰會和聯合國會議上,盧比奧因不滿王毅的傲慢態度(如「好自為之」言論)而拒絕會面。方偉進一步揭示,盧比奧對王毅的個人反感源於其對共產主義的深刻認識。盧比奧成長於邁阿密的古巴社區,深受反共文化影響,其外公的經歷讓他對共產主義的危害有切身認知,這使他在與王毅的交鋒中立場強硬。
方偉強調,吉隆坡會面表面上「積極、務實、建設性」,但實際上雙方「各說各話」,未達成實質共識。中方聲明重申「將兩國元首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要求美方「以理性態度看待中國」;盧比奧則強調「保持溝通渠道暢通」。方偉認為,這種模糊措辭表明雙方談判未果,僅維持表面和諧。他推測,會談氣氛極為火爆,雙方可能在關稅、芬太尼、轉口貿易等議題上激烈交鋒,但礙於外交禮節,未公開翻臉。
方偉特別提到,盧比奧的強硬底氣來自川普的全力支持。作為川普政府中最瞭解共產主義的國務卿,盧比奧在會談中可能毫不退讓,甚至壓制了王毅的氣勢。他認為,這次會面並非為習近平與川普的會面鋪路,而是雙方在試探底線,為後續談判保留空間。然而,盧比奧的強硬姿態和川普的關稅壓力,讓中共在談判中處於被動。
3 習近平的低調與內部權力動態
江峰與杜文提到,習近平在國際舞台上的低調(如缺席金磚峰會、選擇國內低調考察)顯示中共內部權力重組的跡象。方偉進一步分析,習近平正面臨國內對其外交政策失敗的批評,特別是與美國關係的惡化。吉隆坡會面後,中共高層對是否與川普會面猶豫不決。方偉認為,習近平若訪美,可能試圖通過簽署象徵性協議(如打擊芬太尼)來緩解國內壓力,但川普的強硬態度(特別是對關稅的堅持)讓這種可能性充滿風險。方偉預測,即使習近平訪美,川普也不會輕易讓步,任何協議都將是「面子工程」,難以改變中美對抗的格局。
稀土外交與中共的戰略掣肘
杜文提到,中國的稀土管制是當前國際關注的焦點。稀土作為航天、軍工和高科技產業的關鍵資源,長期被中共作為戰略籌碼。然而,美國已加大本土稀土開採,計畫十年內實現自給自足,打破中國的壟斷。方偉補充,中共的稀土優勢來自國家補貼、低成本生產和寬鬆的環境政策,但這一模式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且未能轉化為技術優勢。他認為,中共試圖通過稀土控制全球供應鏈,但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反制,這一策略正面臨失敗。
方偉進一步指出,中共的傾銷模式(如小包裹海嘯衝擊比利時)正在引發全球反彈。比利時港口因中國小包裹激增(每日300萬件,97%來自中國)而癱瘓,迫使歐盟考慮加徵關稅。這種傾銷不僅衝擊當地零售業,還引發對中國製造的普遍抵制,顯示中共的經濟模式正在失去可持續性。
中美關係的未來與全球秩序的重塑
- 川普的「非動能戰爭」
江峰認為,川普的策略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大戰」。通過社交媒體威脅、關稅政策和軍事部署,川普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將中共推入戰略死角。方偉補充,川普的關稅策略(對越南加徵20%基準關稅、40%轉運關稅)顯示其決心不退讓。他認為,川普的「萬國關稅」政策迫使盟友和中立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形成對中共的全球包圍網。
方偉強調,川普的強硬不僅針對中國商品,還延伸到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例如,川普要求盟友提高軍費、購買美國武器,並簽署新貿易協議,這已在北約和亞太盟友中生效。北約計畫到2035年將軍費提升至GDP的5%,而韓國、日本、澳洲、印度等國也面臨選邊壓力。川普的公開言論(如「若中國攻臺,我將炸平北京」)形成心理威懾,讓中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 中共的戰略退縮與內部困境
中共的回應顯示出明顯的退縮姿態。習近平的低調、外交部的沉默、金磚峰會的缺席,以及對美國關稅威脅的無力反制,表明北京正在選擇「能拖就拖,能讓就讓」的策略。然而,川普設定8月1日為經貿談判最後期限,並推進「去中化」法案,顯示其不給中共喘息空間的決心。方偉認為,中共高層內部對習近平的不滿加劇,特別是其親俄路線和對美外交的失敗,可能導致權力鬥爭進一步升級。
方偉預測,中美元首會面(若發生)將難以達成實質性突破。川普的關稅政策和盧比奧的強硬立場,讓中共在談判中幾乎無退路。他認為,中共可能通過打擊芬太尼等象徵性讓步來換取面子,但無法改變供應鏈脫鉤和全球貿易格局重塑的大趨勢。江峰補充,2026財年美國將與中國實現供應鏈脫鉤,形成新的全球貿易秩序。
川普的三大圍堵策略——俄烏戰爭、金磚聯盟、東盟供應鏈——系統性地削弱了中共的全球影響力。王毅的失言暴露了北京對美國戰略轉向的恐懼,而與盧比奧的吉隆坡會面則顯示中美關係在經貿壓力下勉強緩和,但未達成實質共識。此次中美外長博弈也凸顯盧比奧的強硬底氣和中共內部的外交困境。習近平的低調與內部權力動態,凸顯中共在外交與經濟上的雙重掣肘。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川普通過關稅、軍事部署和外交威懾,重塑了全球秩序,將中共推向戰略死角。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將取決於中共是否能在內外交困中找到突圍之路,而川普的強硬姿態恐將繼續主導這一博弈。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